南半球的星空.抗疫前奏


题记:从来没想过,“抗疫”这个词,会跟我如此接近。如果说,上半场我们还只是隔岸观火;那么下半场,我们已成剧中人。我试着把自己近两周的琐碎唠叨和妇人之见汇聚成篇,为自己,为后人,留一份文字记录。你知道,这个只是前奏,接下来才是进行曲。


山雨欲来之“挺学”篇2020.3.17.

这两周,新冠疫情Covid19的阴影开始一点点覆盖南半球,澳大利亚的新州、维州、昆州确诊数据,每天都以两位数递增。校园保持开放,每天送孩子上学,都有“送狼入虎口”的感觉。校门口停车,drop off,对着她欢乐的背影看了又看,忐忑不安。七八百人的local学校,华人孩子的比例少之又少,校园里从没见过口罩影踪,如果我让女儿戴个大口罩上学,恐怕有立马被人踢出校门的危险。除了反复叮嘱她勤洗手和保持距离,我不能再做更多。

昨天周一,我特意跟着她进校看看。校园里热闹喧嚣依旧,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六年级的女生们别了一个周末,兴奋地围在一起亲密聊天,有的手里还拿个面包边吃边聊。调皮的男孩们你推我搡,在教室门口走廊追逐打闹,抱成一团。我正走着,两队放before school care的小朋友背着大书包迎面走来,看管老师拿着点名册跟在后面,都是低年级的孩子,因父母上早班,六点半就送来学校了。操场上,送完大孩子的师奶们带着个小的,三三两两站在小道上继续八卦。而那些赶着上班的家长,则穿着制服一路晃着车钥匙匆匆离开。依然是一派土澳宁静祥和,波澜不惊,自给自足的太平景象。想当初武汉人民是无知而无畏,如今咱们是有知,依然无畏。这,又算不算轻慢呢?

我能理解澳洲政府目前面对三天翻一番的确诊数据,依然采取不关闭学校的决策。停学意味着大部分人(包括部分医护人员和机要服务人员)为照顾孩子而停工,又把学生推向社区或老人家里,造成另一种社会混乱另一种传播风险。生活停摆不易,这牵涉到太多人的生计问题,牵涉到整个社会运转的秩序问题,环环相扣。只是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更关心的是家人的健康问题,希望能把孩子留在家,不给社会添乱,这是首要,其它的神马都可以补救。

女儿学校上周五还组织了全校的HarmonyDay大集会,鼓励多元文化种族和谐。孩子们穿着各色民族服装大游行。校长在上面一个个喊国家的名字,孩子们一个个上前展示服装,紧挨着站成一排,台下孩子们交头接耳,家长们掌声雷动。我在礼堂后头看得一惊一乍,环顾四周,还好,礼堂很通风。然后,政府就在第二天宣布取消500人以上非必要集会。再后,我们就在周一接到校长的信,取消本周五的NoBullying集会,海归家长必须自我隔离两周,如果社区发现case立马关闭学校。

于是,我们将继续在每一个半夜,等待着另一只不知何时会掉下来的靴子,或者在翌日清晨,等待着没有最糟只有更糟的消息。女儿昨天回来说:“妈妈,在学校保持距离根本不可能,我今天已经被同学撞过好几次了。”她无奈地拍拍自己的小手臂。接着,小家伙还坚持今天下午要去她喜欢的中学,和七十多号人一起参加那个每周一次的Program。。。我想说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咱们负责打全场的华人妈妈们的小心脏,都得多强大呀!挺住意味着一切,还有两周才放秋假,我们能挺得住吗?

山雨欲来之“逃学”篇2020.3.20.

今天是北半球的春分,南半球的秋却姗姗来迟,依然是夏天艳阳高照的节奏。我疑心,持续的紫外线高温,真的可以杀死病毒么?

一大早送好女儿上学,看着那个橙色的小身影(今天是“反对校园霸凌日”穿橙色衣服)渐行渐远,内心却平静了许多,这一周以来的种种焦虑也似乎渐渐放下。昨晚刚睡着不久,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女儿班的教室和隔壁教室,有确诊人员去过,可是她们还要继续上学。。。我一个激灵惊醒,恍惚间安慰自己:不用再担忧了,昨天已经跟老师请过假,明天最后一天上学,接下来两周在家学习。既然学校坚持不停课,那咱们请假还不行吗?

眼瞅着连日激增的数据和政府坚决不关校的神操作,老妈这周再也不淡定了,真的心疼这些毫无防护每天裸奔的孩子。周二下了决心,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先说服俺家小妞,再努力说服俺家老爸,晚上给班主任发了邮件,表达了我们的担忧,希望这周让孩子尽快考完主科试,下周我们打算把孩子留在家。老师没回复。不过女儿周三放学回来说,尽管她的班目前只有一个人请假,但是老师今天宣布了,如果你想下周自己留在家,本周考完数学和英文就行了。

我周四早上送上学,专门去教室找老师谈。男老师一米八的个头,澳洲本地人,背对着我正在一扇一扇地开窗。教室里的桌椅由原本分组围坐改成三、四横排,孩子们几乎挨着并排坐。听女儿说,这一周老师非常注意让他们餐前去洗手,吃饭时不许到处乱跑,先统一坐在教室里,由老师监管着吃十分钟再出去玩。教室里不开空调,只开风扇。。。看来学校真的尽力了,可怜这些老师们为了让家长可以出去上班促经济,自己成了高风险的“廉价保姆”。

男老师转过身看见我在门口,赶紧迎了出来,我观察他的神色大概早猜到我要说什么了(潜台词:就你们华人家长特紧张!)。我表明了来意。他说没问题,这周考完英文就可以,但是没考的科目就没成绩了。我问下周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在线学习的资源?他说尽量吧,但是在家学和在学校学完全不一样,肯定没有在学校效果好,至少没有讨论和互动。我说没关系,我们会尽量监督她在家自学。老师没再多说什么,赶着进教室准备上课,我对着他的背影轻轻说了句Take Care。接着去办公室给孩子请两周假,办公人员记下孩子的班别姓名,又严肃地问我:“你们请假只是预防性质吧?没有跟确诊病例有过接触吧?”我说没有。她放心了,说这就可以了。我走出校门,有点莫名其妙的轻松,又有点悲凉,主动“逃学”,这在我们家,还是第一次。

昨天朋友圈在传一个新闻,说昆州教育部门严厉谴责那些无故旷课的孩子,严重的要被起诉(后来被证明是假新闻)。然后总理还威胁私校,如果擅自关闭学校就撤funding。女儿学校校长今早也发信说,学校尊重每一个家庭的选择,但是不能要求老师给自己不上学的孩子额外辅导,预防性质的请假被视为“未经官方许可的缺席”,將会被记录在孩子每年的Report card上。

To be or not to be?关校,还是不关?这些都是政客们费劲衡量考虑的事情,只是不要用孩子们的健康来作赌注就好。家长有能力和义务保护好自己的孩子,预先跟老师和学校沟通好,坚持做你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谁都不愿意成为所谓的“群体免疫力”里的百分之六十。想明白了,也就不纠结了。

上周中文学校停课,私教也停了,我自己也暂时失业了。下周开始,陪着孩子宅家,好好学习,好好读书,好好活着。。。


山雨欲来之跟风篇2020.3.6.

近日澳洲政府甩出来一句:必要时屯一两周食物以备不时之需。于是各大超市纷纷掀起了抢购热潮。我周五跟风去了趟超市,第一次遇上抢购潮,有点茫然,不知该囤点什么,家里冰箱就那么大,买多了也是泪。

商场入口新增了自动喷雾消毒器,我伸手过去一试,消毒液自上而下迅速喷洒在手上,凉凉的,很清爽。超市里的人流明显比平日多,购物车走了大半,超市小哥正吃力地推着一条购物车龙归队,我赶紧闪开。想在旁边架子上像惯常一样抽张消毒湿巾擦购物车把,才发现湿巾早都没了,心想澳洲人的消毒意识真是突飞猛进。


我一边买菜一边打量别人的购物车,还挺正常的,人家本来就一个月才买一次自然多些,也没见大伙特别抢购啥呀。不过当我走到传说中的卫生纸货架前就傻了眼,光秃秃空荡荡一整溜,一卷不剩无比空旷,这世界都怎么啦?金属货架散发着嘲讽的光芒,有点刺痛我,才醒悟自己上周竟然还能买到两小袋是多么的幸运哪。

居澳十多年,第一次在超市萌生出紧张气氛。定了定神,继续转转视察一番。一如朋友圈记述,面粉、意面、大米基本清货,消毒免洗液我不用看都知道根本买不着。我自己想买袋盐,货架也空了,百年不遇呀,只能买了一瓶,贵了点,总比没有的强。其它呢,面包呀菜呀肉呀水果牛奶呀,实在不想囤了,就比平时必须的量多买一点点吧,速冻的添点足够了。家里那位有罐头癖,平时只要减价就买两盒,我家柜子早都塞满了形形色色的罐头却从未开过一盒,尚且还有永远吃不腻的快餐面呢。万一疫情大爆发被隔离了,难道还能被饿死不成?这不是还没到世界末日嘛!我一边安慰自己,一边推了半车货走去结账,共$150多。收银员小姐姐一挥手给了我六个Stikeez,心想呵呵还赚了一个,俺家小姑娘这下该高兴了。

山雨欲来之抢购篇2020.3.21.

现实真的很魔幻。生长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动乱、饥荒,这回却因为一个神出鬼没的病毒玩转全球,而以这种惨烈的方式见证历史,反观人类。短短几日,澳洲确诊病例像火箭炮一般暴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三大城市相继沦陷,今日确诊总数一举破千(澳洲总人口两千五百万,只比北京城多一点)。而就在一个月前,寂寞的土澳仅有15例主要来自武汉的输入病例。

这两天,政府摆出一副“亡羊补牢”的姿态,对澳洲公民发出史上最严厉旅行禁令,二战后首次取消AnzaDay大游行,澳元跌至历史新低,澳洲史上第一次全境封闭……作为一良民百姓,我愣是没弄明白,有欧美的前车之鉴,无论你怎么延缓,挺到最后该封的还得封,该关的还得关,那为什么不早点壮士断臂呢?极尽地缘优势的澳洲,目前百分之八十是输入性病例,而且主要来自某大国,原本“可控可防”的澳洲,这场仗咋就打得这么被动呢?政府全局观念保经济,死活不肯停摆,至于普通老百姓呢,哪里来那么多豪言壮语,我们只想家人平安好好活着。

在大灾难面前,超市,正是体现民生民情的最直接场所。继上回闹厕纸荒后,这两天朋友圈又在刷屏空空如也的鲜肉冷冻柜和各种限购。澳洲人正在疯狂屯粮。我虽然家里已有好几天的存货,不过也被恐慌气氛带动,接连两天,我分别去了家附近两家路边超市和shopping centre里的两家超市囤货。

咱家以粮为纲,得先囤米。知道西人超市没有,我们直接去了附近越南人社区的商店。 一个月前我们来的时候,还见到30公斤一袋的大米堆成小山,现在小山没了,摆出来的都是10公斤一袋。我问了一下,说里面小仓库还有25公斤一袋的,赶紧要了一袋,明显涨了近十刀。小商店附近还有家肉店,供应还挺足,我买了一些,有各种猪肉。


买好就去连锁超市Woolly和Aldi看看,平时半空的停车场停满了车。一进Woolly,我就看到一个澳洲大妈戴着手套拿了一瓶消毒水、一卷厨房用纸在拼命擦购物车把手。我有点心疼她的卷纸,回头一看,门边公用的消毒湿巾早没了,我只好默默掏出自己带的湿巾擦了又擦。里面人已不少,大多专心购物不交谈,神色有点凝重,节奏有点快,少了点土澳人固有的闲散心大。我目测,还是没有人戴口罩。我走到卖鲜肉的架子前,哇塞,难以置信,真的彻底清空!在澳十多年,这种景象又是完完全全刷新记录之举。其它紧俏的商品比如意面、面粉、大米、鸡蛋、厕纸、消毒洗手液等都是限购1至2件,其实很多早就清货了,连影都没有。不管了,有啥就买啥吧,我买了些火腿香肠面包蔬菜水果,也不能多买,连白菜价都十几刀了,不仅得考虑家里冰箱小(据说最近冰柜都断货了),还得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要知道,囤粮可是在超前消费。

买不到想要的东西,正打算去旁边的Aldi看看。蛙爸告诉我,有人戴了N95!我抬头一看,嘿,一西人酷哥推着购物车迎面走来,戴着黑色的N95口罩,墨镜,黑色的护耳,短打黑衣黑裤,人字拖鞋踢踏响,还大义凛然,神色自若。我没忍住差点笑出声,不知道为啥他这身行头反增加了喜剧感?在这个鼓吹病人才戴口罩的社会,每一个勇于戴口罩的健康人,都是民族英雄!

在Aldi,我很幸运地买到了最后一盒鸡胸肉,两盒鸡蛋,又买了好多小罐头,两袋意粉,几瓶意粉酱。蛙爸呢?居然只买了一卷钓鱼线。我问买来做甚?人家淡定地说,等未来真的断粮了,咱们钓鱼吃去!

第二天再去shopping centre里的Coles,我不敢戴口罩,弱弱地戴了双蓝色的一次性手套,目测没人注意。欣喜地发现,原来昨晚超市真有补货的,肉架上又有货了!希望那些在早上七点至八点老年人专属购物时间来购物的老人,都能买到自己需要的食物。我牛肉,鸡和三文鱼各拿一盒,我的目标是储备两周食物,尽量减少出门次数。限购挺好,能帮你克制住想把整个超市搬回家的欲望。戴着手套购物只是心理安慰,我发现自己老不注意一会摸挎包,一会摸钱包,一会摸手机,后来默默把手套摘了,算了还是洗手吧。又买了些必需的生活用品,还买了瓶剩下的消毒水就去结账。一个老太太只买了一盒肉、一瓶奶和两个罐头站我后头,我想让给她先,她说不用,她每天都要坐巴士来这里买菜。在澳洲,这样的孤独老人,不知还有多少?在这场战疫中,他们能安然避过吗?

在Coles买好,我一鼓作气再去华人超市补点货。华人超市的员工都戴着口罩,忙碌着卸货上货,货源都还挺足,给人以安全感。问他们为什么蒜头这么贵呀?她说进货都涨了,我们只能跟着涨。我重点快速买了些汤料、豆腐、冰冻饺子、包子和快餐面之类的,打算接下来就宅家好好煲汤,把老妈当年家传的汤谱都找出来,重拾我荒芜已久的煲汤技艺。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半球的星空.抗疫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