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问西东》里许伯常和李淑芬的婚姻是个悲剧,然而这只是六十年代许多家庭的缩影,包办婚姻衍生出了许多悲情色彩。
婚姻,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阶段。选对了,一辈子幸福无比;选错了,一辈子坎坷不堪,所以会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重生,一点也不为过。李淑芬以为自己与徐伯常的婚姻是自由恋爱,殊不知这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他只是为了报答她的资助之恩;而许伯常以为自己只是旧时代的一个牺牲品,他想躲避,想离婚,可终究还是躲不过世俗的眼光,他不想做一个背信弃义的人。
最后一次,许伯常和李淑芬四眼相对,没有打闹,也没有埋怨,静静地从彼此的身边经过。这一刻,他们是幸福的。李淑芬,懂的了爱的意义;许伯常懂的了婚姻的意义。
他们的爱,仅有的幸福就是在最后一刻,跳井,痛哭,救命。婚姻幸福对于他们而言,短暂而又奢侈。
2.
乔木和阿雅就是父母包办的婚姻。
乔木根本不爱阿雅,在他的眼里女人就应该漂亮、性感、婀娜多姿。而阿雅根本不是,甚至与她的名字不相符。在乔木看来,阿雅就是个糙汉子。自己和她在一起,自己就像个女人。一百多斤的米袋子,阿雅一个人就可以扛走,而乔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么一个迂腐、俗、甚至点厌恶的“女人”。
乔木在外总是躲着阿雅,生怕在哪个旮旯里就能遇见她,他倒不怕她,只是害怕她给自己丢了面子。其实,乔木并不需要担心太多。结婚多年来,阿雅从未在他的工作地、商场、同学聚会中出现过。
他们的婚姻如一场游戏,结婚后仅有的几次翻云覆雨,也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后来便分了居。多么悲情的婚姻,多么现实的婚姻,如同住一屋檐下的租客,见了面也是寥寥几句。
在他们的世界里,幸福真的很遥远,很奢侈。周围的人都不会乔木如此的对待阿雅,这就像一把刀子戳进了阿雅的心脏,冷暴力让他们的婚姻岌岌可危。这是乔木的目标,却不是阿雅的目标。
本以为他们的婚姻该收场了,却因为阿雅的一场大病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没了阿雅的洗衣做饭,没了阿雅扛了一百斤的米袋,没了阿雅的身影,乔木总感觉缺少了什么。渐渐他知道,他是爱上了她。这样的爱,也许突兀,但不可否认,婚姻不仅产生亲情,还可萌生爱情。
这样的婚姻崎岖而又艰辛,多少夫妻忍受不了冷暴力,忍受不了对方的容颜,忍受不了自己的信念,与幸福插肩而过。
3.
蔡波和晓琴青梅竹马,从幼儿园到高中,又从高中到大学,直至毕业。他们从高中就开始恋爱,有人说,他们的爱情坚不可摧。他们一直秉行着众人的期望,结婚、生子,共度春宵。
婚姻,不是爱情。你侬我侬的状态,只属于热恋中的人们。蔡波婚后倾注于事业,他想养活这个家;晓琴腻歪惯了蔡波,他的努力,她看在眼里却不放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蔡波不爱自己了。
无理取闹上升到一个程度时,再恩爱的夫妻也会如履薄冰,一点点的外力,便会倾覆。蔡波是郁闷的,二十几年的陪伴,终究躲不过女人的猜疑。
在酒吧,蔡波一个人喝酒,一个女性来搭讪,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床上。不是蔡波不爱晓琴了,而是他真的无法拒绝一个懂自己的女人。他觉得她像极了结婚前的那个晓琴。
没有不透风的墙,蔡波找女人的事情败露。没有的猜疑也成了实打实的事实,二十几年的爱情,就在一夜间灰飞烟灭。他们终究还是离了婚。
4.
幸福是什么?其实幸福很简单,关键是你怎么看待幸福的。
有人说:幸福就是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着个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其实,幸福就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感觉,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追求来的,而是通过不断的积累与感悟得来的。
许伯常和李淑芬几十年来的积累,却在最后一刻,人鬼相隔,才感悟到彼此的婚姻其实是幸福的。乔木和阿雅的婚姻,只是一种心态的纠正,换个角度,换个思考方式,才真正的理解到幸福原来一直陪伴着自己。蔡波和晓琴的婚姻,是自由恋爱下的一场悲剧,懂的爱,却不懂的经营爱。
两情相悦的爱,不一定会幸福,婚姻不只是单纯的爱情,它还包括其他,把爱看的太重的夫妻,终究还是脱离了婚姻的本质。
无论你的婚姻是自由恋爱,还是媒妁之言,如果你们不懂得积累和感悟,幸福于你们而言都是遥远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