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经典语录

>> 真正的谜团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学到那么多知识,有的孩子学到的东西却少得可怜?

>> 对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同龄人的影响是最大的。

>> 人们永远无法衡量教育中很重要的那个部分——人的品质

>> 想要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人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因此,这世界需要一种可以衡量思维和沟通能力的更智能的测试。

>> 教育经费的大量投入并不会使孩子变得更聪明。其实,这一切都取决于老师、家长和学生如何利用这些经费。正如其他很多大型组织——从通用电气公司到海军陆战队——最后的成功与否都取决于执行力,这也是最难做好的部分。

>> 在这个充斥着海量信息和受制于迅速变化的经济形势的世界中,每个人都要有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和照顾好自己家庭的基本技能。如果大多数青少年在这次测试中都表现不佳,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必须成为工程师或律师,但是他们都需要学会如何思考,不是吗?

第3章 高压锅

>> 学习的真谛——为了独立思考和探索新事物而学习

在中国这种每天学习10小时以上的现象在中学生中是习以为常而不值一提。

>他对这一切的低效感到震惊。在韩国,上课永无止境!

>> 他对这一切的低效感到震惊。在韩国,上课永无止境!

这也是我所见过的学校把它奉为真理。

>南山高中似乎旨在通过简朴的教室和残酷的成绩分级来告诫学生:他们的前途并不取决于他们体育比赛的得分、自尊心或者在社交网络中的活跃度,而在于他们有多么努力地掌握严谨的学术知识。

>> 南山高中似乎旨在通过简朴的教室和残酷的成绩分级来告诫学生:他们的前途并不取决于他们体育比赛的得分、自尊心或者在社交网络中的活跃度,而在于他们有多么努力地掌握严谨的学术知识。

>> 竞争已经变成了目的本身,而不是激励大家努力学习的动机。

>> 韩国极高的PISA成绩大多是学生不懈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学校教育的功劳,是学生及其家庭的努力才导致测试成绩如此漂亮

>> 。换句话说,韩国极高的PISA分数应归功于其动机,而非课程体系本身。

>> 韩国财政拨给学校的人均教育经费只相当于美国的一半,但是,韩国家庭为孩子投入的教育支出却远高于美国。

>> “小铁人”文化具有传染性,普通学生和家长难以摆脱这种压力,只能选择焚膏继晷地刻苦学习。

>> 但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在不停地抱怨说,排名和考试成绩压垮了他们的精神,剥夺的不仅是他们的睡眠时间,还有他们清醒的意识。

>> 教育系统的质量与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

>> 对教育的执着信念和国民的不懈努力使韩国一跃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 严肃认真的态度至关重要。韩国人知道掌握高难度的学术理论意义重大,尤其在数学方面,他们从不走捷径。

>> 他们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主要是归功于他们的勤劳而不是天赋。这种态度意味着所有学生都愿意付出努力,对国家来说,这种品质比黄金或石油更可贵。

>> 韩国学校的目标有且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掌握复杂的学术知识。

>> 相比之下,美国学校的培养目标有很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是其中之一。而培养目标过于多样化,容易让孩子们忽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掌握必要的知识才是重中之重。

>> 在一个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社会之中,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可能成为孩子们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

>> 就其个人而言,李部长认为芬兰的教育模式远比韩国的优越。[插图]毕竟,芬兰政府用于在校生的人均花费比韩国少得多,而且只有10%的芬兰孩子选择参加校外辅导。[插图]而在韩国,却有70%的学生选择在校外补习。

>> 芬兰学生的投入产出比更高。

>> 尽管成为超级人才有多条途径,但选择高效的途径才更有资格谈笑风生。

>> 然而,他终于明白,高处不胜寒,世界之巅或许是个寂寞的地方,而且重要的不是谁能到达那个高处,而是他们为了到达高处所付出的代价。

>> 为什么数学如此重要呢?一方面是现实原因,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只有精通概率、统计和几何知识的人才能胜任。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于,数学不是单纯的一门学科,它还是一种逻辑语言,这种语言需要严谨的归纳和缜密的思考。

>> 不管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且推理过程必须遵循既定的逻辑规律。数学比其他任何科目都更严谨、更科学。掌握了这门逻辑语言,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诸如推理能力等更高层次的思维方法,从而有助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及根据已有信息预测未知世界。处在当今各种信息俯拾即是而又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这种技能所能彰显的价值越来越深入人心。

>> 为什么美国学生不擅长这种通用的逻辑语言呢?

>> 数据一次又一次显示,美国学生糟糕的数学表现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 正如温斯顿·丘吉尔所说:“所谓成功,就是不断经历失败,但从不丧失热情。

>> 美国教师的教学和教案所依据的教科书,是在同时满足许多州以及各个学区要求的情况下编写而成的。这就使得美国教科书内容冗长、经常重复、章节繁杂、缺乏深度。在许多国家,八年级数学课本平均有225页,而美国八年级数学课本平均页数竟达800页。

>> 美国家长认为数学像绘画等选修课一样可有可无。

>> 长期以来,美国孩子所学的知识都是随机决定的。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数学是层次分明的学科,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学会更高层次的内容。像汤姆和金这样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就仿佛站在悬空的脚手架上,他们会感到紧张、甚至会跌落,继续往上攀登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 怨学校,也同样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老师,但大多数人似乎或多或少地在心中怀有某种教育观。

>> 芬兰人认为,认真对待教育的唯一办法就是选拔高学历的教师,从每一代年轻人中选择最优秀的那一小部分并加以严格训练。而事实上,他们也正是这样做的。几乎没有国家尝试过这么彻底的改革策略。

>> 当时,芬兰人已经设计出一套由受过高等教育、训练有素的教师和相对连贯、标准较高的课程体系所组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系统。

>> 教师的门槛越高,这个职业就变得越有吸引力。

>> 在更高效的教育系统中,更高的薪酬毫无疑问可以帮助学校吸引并留住更多受过良好教育的教师、建立专业化的办学体系并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在几乎所有的教育大国中,教师的收入与其他受过大学教育的专业人士的收入差距比美国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更小

>> 如果要认真对待教育,我们还是需要从头开始。以芬兰为例,只有SAT成绩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学生才能进入教育学院,否则得不到政府资助和教师资格认证。

>> (在美国高中课堂学习)就像在芬兰上小学。

>> 大多数韩国父母将自己当作孩子的教练,而美国父母则更像啦啦队长。

>> 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参与度越高,那么孩子便越会有更高的排名、更可喜的考试成绩、更得体的行为举止以及更好的考勤记录。

>> 在孩子小的时候,这些父母每天或几乎每天都陪孩子阅读,于是等到孩子15岁时,他们的阅读能力普遍要高出同龄人,无论在世界哪个国家都是如此。陪孩子读书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难道孩子优秀的原因就这么简单?是的,它就是这么简单

>> ,虽然浅显易懂但很值得回味。那么,阅读对孩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没错,阅读是引导孩子了解大千世界的一种方式——和孩子分享遥远的地方发生的故事、关于冒着烟的火山的故事以及饿着肚子上床睡觉的小男孩的故事。阅读之后,还应该就书中的内容向他们提问,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这样做,不仅是要让孩子明白阅读的重要性,还要让孩子明白掌握新知识的重大意义。

>> 如果父母自己在家时会单纯因为喜爱而阅读,那么孩子也更容易享受阅读。

>> 最后,第四种类型是权威型父母,这个词本身仿佛是“专制”和“宽容”的水乳交融。[插图]这类父母结合两者的优点:他们热情洋溢,相处融洽,与孩子亲密无间。并且,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也会给予孩子自由,允许孩子自己去探索未知、经历坎坷,并尝试做出自己的抉择。但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权威型父母同样会有清晰明确的限制要求,以及某些毫无商量余地的原则。

>> 韩国和芬兰尽管存在种种差异,但无论是孩子、家长还是老师,他们每个人都将教育视为一项比运动或自尊更重要的东西。这种在教育的重要性上所达成的社会共识,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

>> 在21世纪,芬兰的教育成就最鼓舞人心,堪称楷模。芬兰实现了韩国尚未实现的教学平衡化和教育人性化。但对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来说,首要问题却是,究竟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够使国家的教育在将来的某一天真正强大起来。

>> 2002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一种观点:要衡量学生的毅力和动机,不是看学生在国际测试中的答案,而是是否完整回答了测试中所包含的问题。

>> 也许有些孩子在学校已经养成了坚持不懈的性格特质,即使事情的发展不那么称心如意,也能够善始善终,反之亦然。

>> 变化在于,百慕大三角的孩子们正接受着一套新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重新构想了可能实现的教学改革。这种教育体系的变化,不像在世界其他地方随处可见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的小修小补,而是打破了原先教学体系的核心,从根本上改变了波兰的教育体系和教学宗旨。

>> 改善教师们的待遇意味着告诉所有人,教师行业不再是卑微的苦力行业了。与此同时,自主权的扩大使得校长对教师的任免负全责。地方政府则全权掌控着预算,包括在何地以及如何开设新的高中预科学校。

>> 在芬兰,被分流并不是件不光彩的事情。政府会给职业高中更多的资金投入。在很多城镇,职业学校和学术性学校一样有声望。事实上,学校越偏僻或者客观条件越不利,该校能获得的政府资金投入也就越多。这种均衡资金的做法和延迟分流一样重要。一旦学生被纳入到职业学校中,他们也能学有所成。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上大学,能掌握有用的技能才是所有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 “财富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沃里宁说,“知识才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这个道理。人人生而平等,我们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

>> 对事物抱有刻板印象,也许是人类的某种天性,但是一些国家系统地突出了这种天性,而一些国家在努力抑制这种天性。我越来越感觉到,如果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那么教育制度的严格性也就无从谈起

>> 学校应该开始更加仔细地甄选老师,并给他们更多激励。

>> 面前的这位老师——一位专职教师——属于全世界那1%的精英人群。在美国,凭借金老师的抱负和才能,或许能成为银行家或律师;但在韩国,他成了一名教师,还是一名像美国的银行家和律师一样富有的教师。

>> 真正的好老师是很难留住和管理的,你需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 学生们认为辅导学院的老师备课更充分、教学更用心、对学生的意见更尊重。而他们眼中,辅导学院的老师做得最好的一点是,无论学生成绩好坏,都能一视同仁。

>> 在芬兰、韩国和波兰,几乎都存在一个共识,那就是为了获得成功,孩子们都应该学会更深入地思考。

>> 实行仓鼠转轮教育模式国家的孩子们知道如何处理复杂的信息,更具创造性思维,他们了解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品质有多么可贵。并且,他们知道失败的滋味,能从失败中奋起,更加努力以做得更好。

>> 蹦蹦床式的国家,孩子们受到了误导。大多数时候,他们沉浸在能力并不出众的所谓的教育专家们所营造的环境中浑然忘我,觉得即使遭遇失败,也不会有什么太严重的后果。

>> 学习已成为一种可以购买自由的通用货币。尽管在生活中它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它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了。

>> 必须掌握严谨并且更难的思维方法才能在现代世界中扎根立足、茁壮成长。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方法是在学校里营造一种严格的智育文化,使孩子们可以感知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准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