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八章读书心得

第8章主要就是讲非语言体验和未经思考的已知,主要就是围绕着它来讲的。简单的理解就是非言语信息,比如情绪。

第一个体会:

“未经思考的已知”,类似于“内化的客体关系”,其实就是潜意识,程序记忆。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前语言期(比如发生在婴儿期的一些经历)的经历会形成内隐记忆,无法用语言编码、言语化、意识化,而是通过程序、行动被重复着。那时婴儿没有语言,也没有记忆,但婴儿的身体感知了一些东西,这部分已知成年以后可以用行动表现出来,但没法思考。

还有一部分是来访者“不愿”思考的,比如创伤。那些惨痛的经历压抑了来访者,来访者看不到它们,就好像它们不存在。

这些记忆,无比重要,却存在在意识之外,被解离出去了。对于这样的体验,咨询师去问、去解释、听字面意思,是很难的。

咨询师要在关系中去体验、甄别、理解。利用反移情,与来访者工作。

咨询师不是只有不断的去联系、分析、诠释,而是需要真的相遇,触动到来访者,深入理解来访的感受和隐秘的需求,咨询才能起作用。

对于来访者来说,使用心智化手法,对已知觉察越多,越智慧。

第二个体会,什么是活现?

活现(enactment)是说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两人关系的呈现,似乎来访者和咨询师把两人的关系演出来。这是两个人之间的,好像上演戏剧似的,包含语言行动了,更无意识。

活现是共同创造的场景,反映了患者和治疗师最初属于无意识的、重叠的脆弱性和需求。

我们可以把心理治疗中的活现看作是内隐关系知识在此时此地的行为表现,这种内隐关系知识最早的(但不是唯一)根源来自于我们——患者以及治疗师——如何跟我们在婴儿时期的依恋对象一起“活现”的。

很多流派将活现,也就是enact更视为有机会促进咨询进程。相同之处都是用行动(包括言语行动)来传达某些未被言说的东西,而不是用言语表达出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活现了,但咨询师不一定会意识得到,如果意识到了,那么咨询师就找到方法了。

第三个体会,关于针对唤起的未经思考的已经而工作,其实就是说的投射性认同。

克莱因学派的精神分析师认为“投射”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渠道,在婴儿还没有发展出言语功能时,就是通过“投射”向外界传递它的情感、需要等各种信息的。

而“共情”则更多的指的是接收方。比如婴儿饿了,把想要吃奶的需要“投射”给妈妈,妈妈接收到了,即妈妈“共情”到了婴儿的需要。

所以,“投射”可以看成是信息的发出,而共情,则是信息的接受。

那“投射性认同”又是什么意思呢?投射是以小人之腹君子之心。投射性认同,是我把你变成我想要的样子。

虽然“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随着克莱因学派理论的发展,有不同的内涵,不过克莱因本人最初对“投射性认同”的定义是:一个人把自己的一部分情绪情感(或其他无意识内容,下同)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然后就认定对方是自己以为的那样。比如婴儿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妈妈身上,然后就感知到妈妈变成了焦虑的妈妈。

这个意义上的投射性认同往往存在于一些缺乏共情能力的人(比如大部分婴幼儿和精神病人)身上,他们并不能准确地感知他人的情绪,相反,他们把自己的情绪强加给他人,却不接受对方为自己做辩解,坚定地认为对方就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这其实很偏执。

投射性认同与共情最大的区别就是现实检验,共情是共情他人身上真实存在的东西,而投射性认同却是把不存在于他人身上的东西强加于人。

有投射性认同就说明已经唤起。

那么咨询师如何处理投射性认同?

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需要心理咨询师有足够的容纳能力,来接受和代谢求助者的投射,然后将解毒后的情感再返还给求助者,当求助者可以从心理咨询师身上持续的认同回已被解毒的内容,他就可能有勇气做出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部分是心理咨询师有足够的能力去容纳求助者的投射,并有足够的能力不进入求助者已习惯的循环中,而这个容纳的能力,就来自心理咨询师对投射性认同的清晰理解。

第四个体会,什么是具身?我理解就是躯体的感受。身体始终和心理是相连的,身心是一体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八章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