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SQL映射文件
XML 映射文件:MyBatis 的真正强大在于它的映射语句,这是它的魔力所在。由于它的异常强大,映射器的,XML 文件就显得相对简单。如果拿它跟具有相同功能的 JDBC 代码进行对比,你会立即发现省掉了将近95% 的代码。MyBatis 为聚焦于 SQL 而构建,以尽可能地为你减少麻烦。SQL 映射文件只有很少的几个顶级元素(按照应被定义的顺序列出):
cache– 对给定命名空间的缓存配置。
cache-ref– 对其他命名空间缓存配置的引用。
resultMap– 是最复杂也是最强大的元素,用来描述如何从数据库结果集中来加载对象。 parameterMap – 已被废弃!老式风格的参数映射。更好的办法是使用内联参数,此元素可能在将来被移除。文档中不会介绍此元素。
sql– 可被其他语句引用的可重用语句块。
insert– 映射插入语句
update– 映射更新语句
delete– 映射删除语句
select– 映射查询语句
1.使用select完成单条件查询:查询语句是 MyBatis 中最常用的元素之一,光能把数据存到数据库中价值并不大,只有还能重新取出来才有用,多数应用也都是查询比修改要频繁。对每个插入、更新或删除操作,通常间隔多个查询操作。这是 MyBatis 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将焦点和努力放在查询和结果映射的原因。简单查询的 select 元素是非常简单的。比如:
这个语句被称作 selectPerson,接受一个 int(或 Integer)类型的参数,并返回一个 HashMap 类型的对象,其中的键是列名,值便是结果行中的对应值。注意参数符号:
这就告诉 MyBatis 创建一个预处理语句(PreparedStatement)参数,在 JDBC 中,这样的一个参数在 SQL 中会由一个“?”来标识,并被传递到一个新的预处理语句中,就像这样:
当然,使用 JDBC 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代码来提取结果并将它们映射到对象实例中,而这就是 MyBatis 节省你时间的地方。参数和结果映射还有更深入的细节。这些细节会分别在后面单独的小节中呈现。 select 元素允许你配置很多属性来配置每条语句的作用细节。上面我们只是通过一个条件进行查询操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查询会有多种条件,结果也会有各种类型
(2)insert, update 和 delete 数据变更语句 insert,update 和 delete 的实现非常接近:只需要修改一小部分代码:
插入语句的配置规则更加丰富,在插入语句里面有一些额外的属性和子元素用来处理主键的生成,而且有多种生成方式。如果你的数据库还支持多行插入, 你也可以传入一个 Author 数组或集合,并返回自动生成的主键。对于不支持自动生成类型的数据库或可能不支持自动生成主键的 JDBC 驱动,MyBatis 有另外一种方法来生成主键。这里有一个简单(甚至很傻)的示例,它可以生成一个随机 ID(你最好不要这么做,但这里展示了MyBatis 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及其所关心的广度)
字符串替换:默认情况下,使用#{}格式的语法会导致 MyBatis 创建PreparedStatement参数占位符并安全地设置参数(就像使用 ? 一样)这样做更安全,更迅速,通常也是首选做法,不过有时你就是想直接在 SQL 语句中插入一个不转义的字符串 比如,像 ORDER BY,你可以这样来使用:
这里 MyBatis 不会修改或转义字符串。当 SQL 语句中的元数据(如表名或列名)是动态生成的时候,字符串替换将会非常有用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通过任何一列从表中select数据时,不需要像下面这样写:
2.使用resultMap完成查询结果的展示:resultMap 元素是 MyBatis 中最重要最强大的元素。它可以让你从 90% 的 JDBC ResultSets 数据提取代码中解放出来,并在一些情形下允许你进行一些JDBC 不支持的操作。实际上,在为一些比如连接的复杂语句编写映射代码的时候,一份 resultMap 能够代替实现同等功能的长达数千行的代码。ResultMap的设计思想是,对于简单的语句根本不需要配置显式的结果映射,而对于复杂一点的语句只需要描述它们的关系就行了。
resultMap是Mybatis最强大的元素,它可以将查询到的复杂数据(比如查询到几个表中数据)映射到一个结果集当中。resultMap包含的元素:
如果collection标签是使用嵌套查询,格式如下:
以下以实例介绍resultMap的用法:一、简单需求:一个商品的结果映射;
1、创建商品pojo对象:
对应的resultMap:
二、商品pojo类添加属性集合:一个商品会有一些属性,现在需要将查询出的商品属性添加到商品对象中,首先需要在原商品pojo类的基础上中添加属性的集合:
将Collection标签添加到resultMap中,这里有两种方式:
1、嵌套结果 ,对应的resultMap:
查询语句:
2、关联的嵌套查询(在collection中添加select属性):
商品结果集映射resultMap
collection的select会执行下面的查询属性语句:
属性结果集映射:
BasePlusResultMap包含了属性查询语句的Collection所以通过下面的查询商品语句就可获得商品以及其包含的属性集合:
3.Mybatis的缓存
1 什么是查询缓存:mybatis提供查询缓存,用于减轻数据压力,提高数据库性能。
mybaits提供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一级缓存是SqlSession级别的缓存。在操作数据库时需要构造 sqlSession对象,在对象中有一个(内存区域)数据结构(HashMap)用于存储缓存数据。不同的sqlSession之间的缓存数据区域(HashMap)是互相不影响的。
一级缓存的作用域是同一个SqlSession,在同一个sqlSession中两次执行相同的sql语句,第一次执行完毕会将数据库中查询的数据写到缓存(内存),第二次会从缓存中获取数据将不再从数据库查询,从而提高查询效率。当一个sqlSession结束后该sqlSession中的一级缓存也就不存在了。Mybatis默认开启一级缓存。
二级缓存是mapper级别的缓存,多个SqlSession去操作同一个Mapper的sql语句,多个SqlSession去操作数据库得到数据会存在二级缓存区域,多个SqlSession可以共用二级缓存,二级缓存是跨SqlSession的。
二级缓存是多个SqlSession共享的,其作用域是mapper的同一个namespace,不同的sqlSession两次执行相同namespace下的sql语句且向sql中传递参数也相同即最终执行相同的sql语句,第一次执行完毕会将数据库中查询的数据写到缓存(内存),第二次会从缓存中获取数据将不再从数据库查询,从而提高查询效率。Mybatis默认没有开启二级缓存需要在setting全局参数中配置开启二级缓存。如果缓存中有数据就不用从数据库中获取,大大提高系统性能。
1 一级缓存工作原理:第一次发起查询用户id为1的用户信息,先去找缓存中是否有id为1的用户信息,如果没有,从数据库查询用户信息。得到用户信息,将用户信息存储到一级缓存中。如果sqlSession去执行commit操作(执行插入、更新、删除),清空SqlSession中的一级缓存,这样做的目的为了让缓存中存储的是最新的信息,避免脏读。第二次发起查询用户id为1的用户信息,先去找缓存中是否有id为1的用户信息,缓存中有,直接从缓存中获取用户信息。
2 一级缓存测试
mybatis默认支持一级缓存,不需要在配置文件去配置。按照上边一级缓存原理步骤去测试。
@Test
public voidtestCache1()throwsException{
SqlSessionsqlSession = sql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创建代理对象
UserMapperuserMapper = sql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下边查询使用一个SqlSession
//第一次发起请求,查询id为1的用户
Useruser1 = userMapper.findUserById(1);
System.out.println(user1);
// 如果sqlSession去执行commit操作(执行插入、更新、删除),清空SqlSession中的一级缓存,这样做的目的为了让缓存中存储的是最新的信息,避免脏读。
//更新user1的信息
user1.setUsername('测试用户22');
userMapper.updateUser(user1);
//执行commit操作去清空缓存
sqlSession.commit();
//第二次发起请求,查询id为1的用户
Useruser2 = userMapper.findUserById(1);
System.out.println(user2);
sqlSession.close();
}
3.useCache配置禁用二级缓存:在statement中设置useCache=false可以禁用当前select语句的二级缓存,即每次查询都会发出sql去查询,默认情况是true,即该sql使用二级缓存。
总结:针对每次查询都需要最新的数据sql,要设置成useCache=false,禁用二级缓存。
4.mybatis刷新缓存(就是清空缓存)在mapper的同一个namespace中,如果有其它insert、update、delete操作数据后需要刷新缓存,如果不执行刷新缓存会出现脏读。 设置statement配置中的flushCache='true' 属性,默认情况下为true即刷新缓存,如果改成false则不会刷新。使用缓存时如果手动修改数据库表中的查询数据会出现脏读。如下:
总结:一般下执行完commit操作都需要刷新缓存,flushCache=true表示刷新缓存默认情况下为true,我们不用去设置它,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库脏读。
5.二级应用场景:对于访问多的查询请求且用户对查询结果实时性要求不高,此时可采用mybatis二级缓存技术降低数据库访问量,提高访问速度,业务场景比如:耗时较高的统计分析sql、电话账单查询sql等。
实现方法如下:通过设置刷新间隔时间,由mybatis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清空缓存,根据数据变化频率设置缓存刷新间隔flushInterval,比如设置为30分钟、60分钟、24小时等,根据需求而定。
6.二级缓存局限性: mybatis二级缓存对细粒度的数据级别的缓存实现不好,对同时缓存较多条数据的缓存,比如如下需求:对商品信息进行缓存,由于商品信息查询访问量大,但是要求用户每次都能查询最新的商品信息,此时如果使用mybatis的二级缓存就无法实现当一个商品变化时只刷新该商品的缓存信息而不刷新其它商品的信息,因为mybaits的二级缓存区域以mapper为单位划分,当一个商品信息变化会将所有商品信息的缓存数据全部清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在业务层根据需求对数据有针对性缓存。需要使用三级缓存
以上就是Mybatis Sql 映射文件的简单介绍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