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原则”论“烦恼”

论述前提一:

生命的常态就是处于变化之中


论述前提二:

人会在“差距”中获得“成长”(差距可能会带来烦恼、苦闷,也可能是缺失、遗憾)


常言总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但为何会有这么多不如意?

难道真的要吃这么多苦才是人生?


如果用“二八原则”来解读,是不是只需要20%的不如意就能获得80%的成长。

多出的那么多不如意,或许也只是“不如意”在做没什么花样变化的重复吧。


边际递减效应来说,人们对于“不如意”带来的“痛”开始习以为常,不痛不痒,视而不见...

最终从“十之一二”的“不如意”演变成“十之八九”。


逃避,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大象席地而坐》里的老者说,你想解决问题的前提就是你还要待在那,哪也不去,才会解决。不然,你去了新的地方,“问题”依然会如影随形。


当那“十之一二”的问题出现,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并获得成长,“不如意”只会越积越多,最终量级大到彻底压垮一个人,让人再无可以安然喘息之机....


总结,要学会在“不如意”“缺失”中获得启发,不是为了感恩苦难,而是为了让自己尽快的轻松、坦然的前行在人生路上....


以及,所谓的“人生圆满”或许也只是个无限趋近但不可达到的界限。

“圆满”便没了缺失,没了差距,没了成长,“圆满”不是生命的常态....

或许有缺失的状态,就是“圆满”的最好状态。(只是要合理量化,别被缺憾压垮...)


碎碎念:

(写完发现才四百字,再说点什么吧,思维有跳跃,又觉得可能与主题有些关联)

想得而不可得,越是缺失越会在意...


不要刻意追求或渴望这种状态,不赞美、不贬低,因为这只是生命的常态...


太极“阴阳鱼”是不是也可以用来理解“如意”与“不如意”两种状态,二者互相追逐处于变化之中,两者间又暗含着彼此,两者都有才是一个“圆”....


脑洞到此即止..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八原则”论“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