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的一切,我都爱

这篇文,我不想定义为游记,也不是旅游攻略,因为我认为这次的行程只是我去了心中向往的地方,是那个李娟带着我去了很多次的地方,此次,不过是去印证我的想象罢了。

这一次,尽管我们去了北疆的很多地方,但是,北疆我最爱阿勒泰,阿勒泰我最爱可可托海。

国庆前一段时间的工作状态早已是烦躁不安,时刻萌生出想长时间休息的念头。仔细一想,从大学毕业到现在,除了生孩子的时间,还从来没有休过超过5天的假期,这次,终于放下一切,跟随内心,向北疆出发。

我原本对新疆没有很特别的感觉,只知道新疆很大,民族很多,又很遥远。

真正对新疆开始向往是从读了李娟的书开始,《羊道三部曲》,《阿勒泰的角落》,看完后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充满了幻想,高山、草原、湖泊、羊群、骏马等等一切都是在我的憧憬之中,梦想有一天能亲眼看看这美妙的一切。

这次出发我带上了《阿勒泰的角落》,我想带着书中的美好去看阿勒泰,去看哈萨克的羊群。

当飞机快要降落地窝堡机场的时候,从左边的小窗看出去,天山就在脚下,博格达峰俨然矗立在眼前,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从飞机上看天山)

在乌鲁木齐休息了一晚,买了一些车上吃的和用的东西,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两家人(四个大人,两个小孩)一起开车向阿勒泰方向出发了。

早上的乌鲁木齐有点降温,出发不久就开始下雨,一路向北,当天的目的地是可可托海,那个曾经在书中看过无数遍的充满边疆浪漫气息的可可托海。


(伴着雨滴,乌鲁木齐城边的火车)

越远离城市,车辆越少,雨点越大。一路从城市开到荒漠,新疆十里不同天。

在戈壁滩上,一路黑云压境,路的远端好像就是黑云的老家,但是在极远处却有些许橘黄的光,可能天就快亮了吧,不一会儿,太阳也挣扎着从黑云里面探出头来,斗争一样用它强烈的光使劲儿地去照亮旁边的云,去驱赶乌云的黑,天空也渐渐从灰色变成灰蓝,然后慢慢变成纯纯的蓝色,乌云像被打败了似的节节败退,直到消失得无影无踪,乌云的武器--雨点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黑云压境)
(太阳艰难的从乌云怀中探出头来)

走过那片黑云,就来到了戈壁滩,戈壁滩的路笔直的像一条延伸的射线,从车底一直到远方,路的两旁除了沙石就是荒草,在默默的告诉我们,这里是大漠,这里是秋天的大漠。

戈壁滩的地由近及远颜色多变,从浅白到浅黄,从浅黄到深黄,再往远处就是棕色了,如果刚好遇上有云朵的地方,正对着下方的戈壁滩还会变成黑色的土地。最远处的戈壁滩便是与天空连接的地方了,刚刚下过雨的天空也是妖娆万分,从天边到头顶,依次是:浅灰、鱼肚白、白色、薄荷绿、浅蓝、深蓝。一连串的渐变色漂亮极了,时装上最漂亮的渐变色可是怎么也比不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渐变色的天空和云朵下面变成黑色的戈壁滩)

如果是在四川,驾车400多公里几乎都快到省界了,一路上不知会在高速路上睡好几觉,但是在新疆,一天开车500公里好像都是常事,车窗外的景色对于我这个向往北疆的南方人来讲,真的是毫无睡意,有时候会觉得隔壁中央那一颗红柳怎么那么孤独,它难道就没个伴儿吗?有时候看到一只骆驼在低头吃草,便会到处寻找它的同伴,仿佛害怕它“一个人”找不到家了怎么办?没过一会儿,才看到遥远的地方,有牧民人骑着马的身影,旁边还有好多只骆驼,他应该是这头骆驼的主人吧,这才松了一口气。是的,在这荒漠中,找不着家了该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孤独的红柳树”
(“特立独行”的骆驼)

开过这篇戈壁滩,到了恰库尔图一人吃了一碗过油拌面,吃饱喝足然后继续向可可托海前进。也不知开了多久,天色慢慢暗下来,看到成群结对的羊群和牛群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我知道它们就要回家了。

(暮归的牛群和牧民)

可是,它们怎么知道现在就该回家了呢?它们怎么认识回家的路呢?它们怎么就认识自家的羊圈呢?这是我在看书的时候最大的疑惑,所有的牛羊好像都知道自己是谁家的,一定不会走错圈门,而且大羊和小羊还得分开。

每天傍晚赶羊回家是件技术活,回到羊圈再数羊的数量更是技术活。李娟做不了这件事,但是哈萨克小姑娘卡西帕却轻车熟路,不管多少只羊,不管羊在圈里怎么移动,只要是自己家的,总能数得清楚,一只不差,好像羊和羊主人彼此之间有着天然的默契,心灵相通似的。难怪哈萨克人如此珍爱羊群,因为羊不仅仅是经济来源,更是他们心灵的陪伴。

现在,刚好是深秋,按照李娟的描述,现在应该是哈萨克牧民收获的季节,也应该是最富有的季节了,因为羊群都被养的膘肥体壮。阿勒泰地区的羊是大尾巴羊,从名字就可以想见,一定是胖胖的,圆滚滚的。它们的确长着大尾巴,大尾巴下面是肥肥的屁股,走起路来一拽一拽,可爱极了。

后来羊肉串店的老板告诉我们,羊肉串中间夹的肥肉就是大尾巴羊屁股上的肉,吃的时候再想起羊在走路时那扭动的屁股,突然觉得不是滋味,但是,这肉的确很好吃(如果不知道是屁股肉该多好)。


(回家路上的大尾巴羊)

下了高速,过了富蕴,再转过一个大弯,就到了去往可可托海的省道,路开始不那么好走,天也渐渐黑了,我们在布满石头的山中间前行,这边的山也是特别奇怪,从山顶到山脚都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块,好像是有巨人故意把大石头掰碎,然后随意撒在山上一样,感觉随时都会滑落下来。仔细一看,每一块石头都被泥土包围,人家稳着呢,根本不用担心。

我们的车攀爬到山顶,视野突然开阔起来,正好赶上日落的最后时分,晚霞特别漂亮,蓝色、灰色、紫色、红色交相辉映,天高云低,与远处的山和水面连成一片,好不壮观,逆着光,我拍了下来。车外的温度已经非常低了,天色渐暗,我们只想快速到达晚上要住的哈萨克民宿。现在回想,这一路上最让我们惊喜,也最能感觉到融入当地生活的就是这间哈萨克民宿了。

(去往可可托海路上的日落)

虽然几乎开了一天的车,但是路上的美景却是足以让我们忘记疲惫,一切的惊喜、想象与现实的合二为一几乎是从这从这个村口开始的:额河第一村。顾名思义,额尔齐斯河第一村落,我们订的民宿就在这里。

打开地图,发现已经快接近边境线了,跟着导航,到了村口,天已经黑透了,村子的样子已然看不清,但是也给我们留下了更多想象,或许明天早上起来就是惊喜呢。殊不知,惊喜根本不用等到第二天早上,在主人家用摩托车带着我们进屋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超乎想象、惊喜不断了。


(额尔齐斯河第一村落,图为第二天早上拍摄)

接我们到家门口的是一个汉族小伙和一位大叔,他们的家在一个小山坡上,车子小心翼翼的开上几乎看不见四周的大坡,借着车灯,我看见几间整齐的平房,因为在国庆期间,房子的入口处正挂着小红旗。车辆停稳,我们走下车,一股凉风迎面而来,仿佛穿透了我的所有衣服。听见有车来了,主人家从小屋里走出来,应该是刚才接我们的大叔的妻子,还有一个害羞的孩子,悄悄躲在妈妈身后,好奇地看着我们。汉族小伙子示意我们先进屋,屋里暖气已经烧上了。我们还没来得及卸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晚上住的地方了。

惊喜正是从推开门的那一刹那开始的。


(哈萨克家庭的客厅)

门口整整齐齐摆着6双拖鞋,我们依次换上鞋子后走进屋里,屋子里温暖如春,一种到家了的感觉。随之让我们震撼的是这套房子的布置,典型的哈萨克家庭的装饰,这一切,我都在李娟的书里看到过:花毡、狼皮和狐狸皮的装饰、超级厚的绣着漂亮图案的被子,墙上的挂毯等等,这一切并没有让我觉得我竟然是第一次走进哈萨克人的家里,好像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只不过,现在牧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已经是定居或者半定居状态了,真正过游牧生活的牧民是少之又少,李娟写的正是那极少的一支。看到墙上关于这家人的介绍才知道,刚刚接我们的汉族小伙是住家的村干部,老家居然也是四川,只不过早已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了。

小伙子帮我们点好菜以后,便和主人家一同去准备了。根据他的推荐,我们点了手抓羊肉、抓饭、羊肉串、奶茶、土豆、黄瓜,对了,还有包尔沙克,那个在书里见过很多次的包尔沙克,就连做法我好像都能说出一二。


(哈萨克做法的手抓羊肉、抓饭和包尔沙克)

当菜上桌后,第一口热奶茶便让我觉得惊艳,这不就是斯马胡力放羊回来躺在花毡上喝的奶茶吗?醇香中带点咸味,喝出了幸福的感觉。关键是,一大暖瓶居然才10块钱!想起城里的网红奶茶,真的是嗤之以鼻。

吃饱喝足以后,回想这次的突然造访,的确一路都是惊喜:

看每一群羊都都觉得是卡西在召唤它们回家。

看每一位骑马的牧民都觉得是斯马胡力的影子。

看到民宿的主人就觉得是扎克拜妈妈。

看到家里各种哈萨克风格的布置,就想起扎克拜妈妈铺花毡准备休息的样子。

看到家里害羞的孩子就觉得是沙吾列。

看到每一只狗都觉得它的名字叫班班。

我想,这应该就是读书和旅行的意义吧!夜深了,我们铺好床,盖着重重的被子,幸福的睡下。


(清晨的牛和孩子们)

第二天起床后,清晨微露,烟雾蒙蒙,太阳已经渐渐升起,拾掇好孩子以后,走出房间,感受冰冷的带着泥土芳香和些许牛粪气息的空气,可可托海的山就近在眼前,朝阳给它披上了金黄的衣衫,那么近那么美。

吃完早饭我们准备去可可托海景区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想和主人“扎克拜妈妈”照个合影,但是却没有看到人,和男主人艰难的沟通过后才知道她正在挤牛奶,天哪,挤牛奶呢,两个孩子听闻突然向牛棚奔去,“扎克拜妈妈”果然在那里,背对着我们正在“滋滋滋”的挤奶,两个孩子第一次亲眼看到挤牛奶,真是兴奋极了。旁边的牛棚里还有一头2个月大的小牛犊,真是可爱极了,不知道早上我们喝的鲜奶是不是从小牛犊的早餐中分了一杯羹呢,哈哈!

(挤牛奶)

挤完奶,“扎克拜妈妈”出来了,整理了一下她的头巾,给孩子整理了一下衣角,走到我们的镜头前和我们合影,小家伙一直很害羞,但是在快门按下的那一刻,他抬起头了,真真是太好了。

(和“扎克拜妈妈”的合影)

接着我们开始往可可托海景区走去,清晨的可可托海真的是美的无与伦比,白桦林伴着额尔齐斯河,朝阳温柔的照着林子和河面,小木屋在白桦林里若隐若现,那么平静,那么美。

(去往可可托海景区的路边)

深秋的可可托海,白桦树和松树交织分布,黄色和绿色错落有致,时不时还有一些红枫,这里的石头山相互印衬,层林尽染,只可惜我们好像来得稍微晚了一些,附近的向日葵地已经丰收了,不然还可以看到一片片向日葵花海。

从可可托海出来,一路向北,便是喀纳斯、禾木。喀纳斯的山和水想必不用说都能感受到她的神秘与美丽,中哈边境的白沙湖也有大漠绿洲的美妙,禾木的星空、小木屋、日出、晨雾都足以让人铭记在心,但是禾木的商业氛围太过浓重,我更喜欢可可托海的淳朴与真实,那种融入感让我回味无穷,如果再去北疆,必定在可可托海多住几日,好好感受。

(喀纳斯的月亮湾)
(中哈边境的鸣沙山)
(禾木村的星空)

读书与远行,缺一不可,与其说带着书远行,不如说是书带着我到了可可托海,而李娟带着我走进了哈萨克人的生活。

感谢阅读,感谢李娟!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可托海的一切,我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