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八)-- 仁义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夫章子,子父青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青善,贼恩之大者。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

上文节选出自《孟子·离娄》,以下没有译文,皆是随笔

        孟子的思想核心,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仁”。君主治理国家,孟子谏言实行仁政;百姓安居乐业,孟子教育力行仁义。中国字很特别,“仁”和“人”的读音是一样的,且“仁”的偏旁是“单人”,这样就可以把孟子的思想“仁”解释为“人”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上文一开始说,“天下有道”,结合后文,可以看出,孟子认为天下的大道,就是“仁义”。那么什么是仁义呢?“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仁的主要内容就是侍奉父母,义的主要内容就是顺从兄长。孟子就认为,孝是一个人有仁德的实际表现,悌是一个人有义的实际表现。仔细思考一下,这个是很符合逻辑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我们怎么能认为这个人能对其他的人有和善之心呢?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亲兄弟都能反目,我们怎么能证明这个人不会背叛自己的朋友呢?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可能更熟悉的表述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应该解释为:“不孝顺的表现有很多,没有后人是最大的。”,而东汉赵岐在《十三经注疏》解释:“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其实,赵岐对孟子章句的诠释并不是原汁原味的还原,而是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思想,这就让人对孟子的一些言论产生了歧义。在课堂里面,语文老师都会告诉我们文言文中的“三”,很多时候并不是三个的意思,而是“很多的”、“全的”的意思,比如“勇冠三军”等。可能赵岐没有语文老师,所以认为“不孝有三”的意思是“于礼有不孝者三事”--开个玩笑。孟子所说的“不孝”有哪些呢?“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博弈好饮酒”、“好货财,私妻子”、“从耳目之欲”、“好勇斗狠”。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子》(八)-- 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