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政为何难以实现?

在春秋时代,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而在这时候百家争鸣,有许多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想,而孔子主张的就是以德治国,他周游列国14年,为此做出了许多的努力,而后面他交出的许多弟子也在继续实行着大家共同的梦想,但是显然最后并没有实现,没有在孔子的那个时代实现儒政,那么为什么这实现不成了,或者说为什么这如此的艰难呢?

嗯那么我们现在先了解一下孔子主张的以德治国。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里孔子说的意思就是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而当孔子说过了这些之后,秦景公也表示赞同,如果每个人都不像话,即使有粮食,我们也不够吃。

在这里,孔子讲究的也是对等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必定不会平等,所以在人伦关系当中,是要有这样的尺度的,而这时候的孔子是通过李雷志的,我认为他属于三十而立的阶段,孔子针对当时这样礼崩乐坏的局面,提出了恢复周礼推行人政,那么他提出这样的方式会不会得到其进攻的认同呢?

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当齐景公谈到如何对待孔子的时候,他说像鲁国国军那样对季氏一样对待孔子,他自己做不到,而后面他又说自己老了不能再用孔子了,于是就让孔子离开。

虽然最开始齐景公非常认同孔子说的这些话,但是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从最开始的认同到后面都不认同,说自己老了让孔子离开,很显然自己老了这只是一个借口,他对孔子态度的转变很大,那么为什么齐景公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在当时这样的大环境中,孔子的方法是要用礼乐来有一个外在的形式,用那些来感化别人,实现一个人文社会,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其实见效是很慢的,所以在这个方面来讲,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也许也会有一点道理,每个人可能都想留下一些东西,而这样的见效慢也许在齐景公的时代实现不了,所以这也是他的变化原因之一,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孔子所说的这些可以说是对人们的一种约束,然而作为国军的他,也更要以身作则,来约束自己,不过很显然能长时间的约束自己是非常难的,也许我们在历史上,了解到许多国军都会在一开始约束自己,但是当他们的国库充盈,经济繁茂的局面下,没有什么人可以继续约束自己,而是放下手中的一切去享乐。

所以这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而其进攻也不愿意这样来约束自己,所以他以自己老了为借口让孔子离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在这里说,刑法是只能让人们不去犯罪,但是这样不能让他们不犯出犯罪的心理,所以我认为孔子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的想法光靠政令和刑罚是不能确立起来的,而孔子说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乐来约束他们,那么百姓不但会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进行不断地反思。也就是说,要以德治国。

那么具体是要如何去做呢?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去卫国的时候,一个弟子随着孔子一起去,孔子说这里的人口很多,而这个弟子就会问,人口是这么多了那下一步又该做什么呢?而孔子的回答就是让他们赋予起来,那么如果赋予了又该怎么做呢?孔子说要去教育百姓。

也就是说,孔子提出的观点就是“庶之,富之,教之”。那么为什么孔子要这样说呢?事实上这也就是在根据人类的需求,四个层次,人类最需要最开始的就是本能层,首先是要活下去,那么这相对应的就是让人们多起来,而当可以活下去,可以吃饱饭的时候,那么人们接下来可能会追求吃的更好,而这相对应的也就是富,当人们有了这样物质上的满足之后,也许就会闲着没事干,就像苏格拉底那样,当满足了一些本能的需求之后,就会向更高的精神层次去追求,那么接下来的就是要用教育去教化人们,从而实现人伦社会。

现在看起来这样是非常合理的,因为这样一步步地满足人们的需要,看似就可以让天下的人觉醒,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这很难实现,而且当时也并没有实现,那么为什么从人推到人正看上去是这么的自然和简单,做出来却处处碰壁呢?

这是一个应然的事件,在我们想象当中,所有人都应该是这样的,但是这并没有完全实现,而这也是应为君王不会对自己有过多的约束,而且在这样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这样的一套方法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实现,而且是在当时还来不及教化,整个国就会被灭掉,而当被灭掉之后又会形成一个战乱的状态,所以可能会形成一个循环,那我这样也就会实现不了,所以儒政到最后也并没有实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儒政为何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