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闲在家的时候,刷了很多爱情片。
( 注意:是爱情片,不是爱情动作片......)
日本的,韩国的,欧洲的,片中的男女主大多清秀可人。
配着音乐,跟着主人公又哭又笑,仿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绝美爱情。
然后就停不下来的,一部又一部地刷了下去。
回过神来,发现竟然已经过去两个多礼拜了。
原来......看爱情片,也是会上瘾的。
01
回顾了一下我最近的片单,发现一大半都是爱情片,或是带有爱情片段的片子。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还不错的爱情片,基本上都被我刷过了。
一瞬间感到有点羞耻。
印象里,那些会沉迷于爱情片的,好像都是一些初高中情窦初开的小女生。
如果在一场面试上,你说自己喜欢看爱情片的话,仿佛瞬间会比那些看悬疑片、纪录片、甚至情景喜剧的人,要显得 low 一些。
不由得开始想,我为什么会这么喜欢看爱情片呢?
难道说我是恋爱脑吗?不是吧。
如果要我给心目中重要的东西排序,爱情一定是放在倒数前三的位置。
再去深度分析自己,发现,我不喜欢和人保持太近的亲密关系,也懒得和人发生多深入的故事,却又艳羡别人有可倚靠的羁绊。
不想被一个人束缚,也讨厌陷入情感的漩涡,但又渴望爱情的甜蜜。
这时候,看爱情片,确实变成了最快的一种排解荷尔蒙和孤独的方法——
当我们想要体验一种轻松、快捷、无负担的恋爱体验时,选一部好看的爱情片就可以了。
在片子里,可以假装自己正在经历着一段又一段的恋爱。
多角恋,生死恋,姐弟恋,机器人之恋......
款式各样,任君挑选。
唯一伴随的后遗症则是:我越来越没兴趣去谈场真的恋爱了。
02
这种看爱情片的后遗症,并不是在所有人身上都会出现。
也有很多的人在看完后,会加倍努力地去找到一段善缘。
只不过,谈恋爱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首先要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同时那个人也喜欢你。
很幸运地找到后,还要想办法让关系升温,升温后得小心维持。
一不小心失恋了,还可能面临严重的精神打击。
所以,很多试图恋爱又不幸失败的人,最后又会重返爱情片的怀抱。
既然刷片也可以体验到真实的心动,为什么还要费劲力气,去谈一场不确定性这么强的恋爱呢?
懒得再去挑战一段未知的关系,也担心自己会像片中的主人公一样,爱得狼狈不堪。
就像是喝惯了速食咖啡的人,再喝手冲咖啡,会嫌太苦。
虽然一个人看爱情片,听起来有点寒颤——
但真的讲起来,到底有什么不好呢?
03
放眼望去,最近大爆的一些剧,大部分都是以爱情为主。
而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明星,也大多都是一些拍爱情片出圈的男女主演。
爱情这件事,大抵就像是萌宠美人一样。
大家嘴上说着还好就这样吧,身体和心灵都在不顾羞耻地呐喊着“我可以”。
人类到底为什么对于爱情片,如此乐此不疲?
在《社交天性》一书中,作者研究了人类的大脑后发现:
每个人都有对爱和归属感的需求。有迹象表明,别人表达出来的喜欢、赞美、挚爱我们的信号,对于我们所感受到的幸福感至关重要.。
直到最近,我们依旧不知道大脑是如何对于这些迹象做出反应的。但幸运的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神经成像技术改变了这一切:对躺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里的被试者,所能检测到的最引人注目的积极信号,或许就是读到一些别人写的、向被试者表达深切感情的信件了——
当然,这仍然无法跟一次求婚相比。
那位作者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从各种科学的角度,探索人类为什么爱社交。
然后用了一整本书的篇幅,只为了阐述,人类的大脑有多喜欢社交,又有多渴望爱和链接。
所以,大可不必对自己热衷于看爱情片这件事,感到羞耻。
人类的爱,是多么玄妙又难以获得的东西啊。
但在这些片子里,我们可以放开心地爱这些人物角色,也放心地享受这些角色给我们的爱。
大家与其说是在看爱情片,不如说是在做一套以《体验被爱》为名的心灵大保健。
主人公被夸了的时候,就好像自己也被夸了。
主人公被喜欢上,就好像自己也被喜欢上了。
在这些爱情片里,我们不光收获了一个个男/女朋友。
还获得了勇气,获得了宽慰,获得了爱。
04
有人问说:看爱情片算是一种逃避吗?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是的。
它让我们延后了去面对有些糟糕的身材、陷入瓶颈的工作、以及满是窟窿的生活。
在关上影片之后,现实生活里存在的问题并不会被解决。它们依旧存在于那里。
但这就能说,看爱情片没意义吗?
那些爱情片中的爱情,是如此的美好而珍贵。
它使两个互为宇宙的陌生人,愿意彼此依赖,彼此治愈,彼此救赎。
它给我们乏味的生活染上了浪漫色彩,让我们拥有了可以短暂逃避现实的避风港。
我由衷地感谢,那些被爱情片陪伴和慰藉的日子。
在没有恋爱的岁月里,能够看一些或有趣或甜蜜的爱情片——
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