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成功是刻意练习的结果,聪明的大脑亦是

        决定读《学习之道》这本书,是因为有次去老公办公室,看到了书架上放着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感觉还不错,于是决定看一下。在自己看了前2章有点想放弃的时候,看到了沙牛清单控公众号的宣传,正好在召集小伙伴一起共读这本书。很多时候机缘就是如此奇妙!所以,果断加入共读,准备跟随优秀的小伙伴,能够让自己在提升学习效率, 高效阅读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在开始正式的共读之前,沙牛老师跟大家分享了清单阅读法:阅读一本书,首先,先看书的序言,了解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其次,看书的目录,了解书的整个架构,并制定阅读计划。第三,浏览整本书,并锁定重点。第四,才是按照阅读计划去精读一本书。在精读过程中,只记录关键词(概念、步骤和案例),然后根据关键词去回忆书的知识点,去复盘,去实践。沙牛老师的分享让自己耳目一新,对通过共读来去实践清单阅读法也是期待满满。

        《学习之道》总共18章,5天完成共读,每天3-4章,每天打卡完成作业。第一天打卡还是感觉比较轻松,因为前三章内容相对简单,好理解,而且自己之前也有提前阅读过。但第二天的阅读就感觉非常烧脑。关于书中提到的组块我一直感觉懵懵懂懂,不甚理解。而对书的章节安排也不是很适应。第四章明明在讲组块的内容,五六章又讲起了拖延的知识,第七章又讲回到了组块。读起来总有一种断层的感觉,就好像你对一个问题正研究的起劲,突然给你换了一个研究课题,画风突变,莫名奇妙!而当天的作业又是让阅读完4-7章的内容之后,通过回想的方式去写下所有的知识点,并用自己的方式为知识点之间建立连接。看到小伙们一个个交了作业,压力倍增,强迫自己按照老师分享的方法去刻意回想书中的知识点,告诉自己记录关键词,记录关键词,但最后看着自己写写划划满满两页纸,而且各知识点也是零散的存于自己脑中,完全没有组块的感觉。时间到了晚上10点钟,早过了上楼睡觉的时间,而对于作业,脑子还没有成型的想法,有点焦虑!最后自我安慰:去睡觉吧,当陷入困境的时候,从专注模式中抽身出来,让发散模式来发挥作用吧(这也是书中讲到的知识)。结果,早上起来脑中真的有灵光一现的感觉,不要纠结组块的内容是否章节相连,无论它存在于哪里,它都是关于组块的。后续章节的阅读一直处于懵懵懂懂之中,单独看都懂,整体看总觉得零散,找不到彼此之间的关联。可以说,《学习之道》完全颠覆了我以往对于好书的认知。之前总觉得一本好书,应该是层层递进的,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该是能够将方法论落地的。但是,读完《学习之道》我甚至都领略不到书的主线。最后,当我按照老师分享的方法强迫自己对这本书进行复盘的时候,这本书的脉络才慢慢变得清晰。正如书中所言:“唯有了解锁具的默认设置,锁匠才得以打开保险箱”,而我们唯有通过了解大脑的默认设置,即自然的学习和思考方式,再利用好这个优势,把握被组块简化过的思想精髓,方能将组块的知识放入我们的长期记忆仓库,从而更精明地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了解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特点是基础,构建组块是方法,打造长期记忆,形成直观认识是目的。而训练,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刻意训练,则是塑造超强大脑的唯一阶梯。

         成功是刻意练习的结果,聪明的大脑亦是。《学习之道》,对于我来说,有点烧脑,值得反复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之道》:成功是刻意练习的结果,聪明的大脑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