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开家庭会议,在严格执行上周的约定时(骂人不尊重家人一票否决零花钱取消),儿子突然情绪崩坏地坐在地上,紧咬牙关撕裂般痛哭的同时紧攥小手,脖子上青筋凸显,浑身颤抖,仿佛要把自己气死。忽而又拿起拖鞋狠狠的摔地说他不同意这个结果。
看得我好生心疼。儿子好久不这样发脾气了。但是我要温和而坚定。
是的,最近在面对儿子发脾气,表现不够好的时候,我基本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到温和而坚定了。
我定定的看着儿子,告诉他我很心疼他,在我心中他是最棒的。他哭着说:“我都给你们煎鸡蛋吃了,你也说我表现很好,那为什么不给我零花钱了,不给我买礼物?我以后都不给你们煎鸡蛋吃了,我不睡觉了,我这一周都不睡觉了,我生气。”
“宝贝,妈妈告诉告你,无论何时一定要爱自己,不睡觉是对自己身体很大的伤害。有了好身体,我们才能吃好吃的,才能玩好玩的,游泳,打篮球,爬山。”我看着他温和的说。
听我这样说,儿子安静下来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开着暖气,我怕他热,从床上站起来帮他脱了睡衣剩下毛衣,喊他一起去刷牙。他不应声,亦不起来。我走进卫生间告诉他要帮他挤牙膏。帮他取水杯的时候把刻有我名字的木梳子碰掉地上摔断了。我探出头假装伤心的说:“就这一只梳子了,为了帮你挤牙膏,还断了。”
他听到动静走到卫生间:“这不还有一个胶梳子吗?”同时还略带歉意的笑着拿出来梳了梳头。
“胶的不好用。”看我从地上捡起了摔断的梳子把,他赶紧趴下从浴台下面帮我捡出了另一半。接着我们就一起用左手愉快的刷了牙。
等洗刷完毕,已经21:30,该睡觉了。提出要看十分钟电视。鉴于刚才才生过气,怕他情绪不好影响睡眠,我同意了。喊着我陪他去客厅开电视,怕黑,而这时小米豆醒了在哭。走到客厅开了灯,他赶紧说:“你快去哄小米豆吧妈妈。”
“那你看十分钟自动关机睡觉啊宝贝,今晚已经太晚了。”
“好。”他爽快的答应。
过了十分钟,我提醒他,他果然就迅速的关了机,开心来睡了。我告诉他:“妈妈很爱你,给你打10分。晚安。”
“我也给你打十分妈妈。”(这个问题之前是我先问他爱不爱妈妈,0——10分能给妈妈打多少分。他毫不犹豫的说打10分。当时很感动,觉得孩子的爱才是无条件的。同时想到自己的父母,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们打10分。可是那时很惭愧,我的心里其实会觉得的孩子还表现不够好,不够10分。)
安静下来,想到了儿子自九月份上小学以来的变化:一不如意就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急躁的性格也在慢慢变的温和;作业会按时独立完成;洗刷作息也越来越自觉;能勇敢的自己去上学;学会独立煎鸡蛋;看电视按约定有节制;帮我暖手;离家给我道再见;发自内心爱小米豆……
想起之前有天下雨,放学回来给我说:“妈妈,大人们都打着伞像蘑菇一样一个挨一个。”当时觉得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多么丰富。
想起跟他走在路上,会喊我一起看地上的蚯蚓、小虫;会看到老爷爷修剪花枝问我花叶会不会疼……
想起他指着楼前小区里每一只流浪猫告诉我它们的名字:大白、小黑、梅花、大胆……
想起五点多一起看动画片《猪屁登》时,看到猪屁登教育小朋友要心疼爸爸,和同学一起维护同学卖菜的爸爸时他眼中的泪花。
……
想起这些,内心变得柔软而温暖。
是啊,儿子在慢慢的长大。有他自己的脾性和规律。每个小朋友都是不同的,没有对比度。
是我对自己的焦虑、不满意,对未来的不确定映射给了孩子。
想起张文亮写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
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
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
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
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
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
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是啊,何止是孩子。
教育是一种“慢”艺术。
慢下来,奇迹也许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