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黏人?那是因为安全感不足

经常听到周围有妈妈抱怨:

我家孩子怎么那么黏人啊?走到哪,跟到哪,谁都不要,只要我。

孩子都三四岁了,出去上个兴趣班,必须要我陪在旁边上课。

我上个厕所,孩子都要跟着,我在家就没点私人空间。

孩子黏妈妈?其实是安全感不足。

而安全感,又是孩子情绪稳定、内心平和的基础。所以安全感,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为什么,安全感不足会和黏人扯上关系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  “客体永恒性”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客体永恒性。

什么叫客体永恒性?

客体永恒性是指,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比如说,一个物体不在孩子眼前,但是孩子仍然相信,这个物体没有消失,它仍然在某个角落。

那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能够感受到客体永恒呢?

出生9~12个月的孩子,能够慢慢的感受到客体永恒。也就是说,月龄小于9个月的孩子,他们的逻辑思维会非常绝对。

父母如果出现在他们眼前,他们就认为父母,存在这个他能感知的世界;父母如果不在他们眼前,他们就认为,父母不存在他感知的这个世界。

所以,每次父母和孩子分开,孩子哭得撕心裂肺,这也是为什么低龄段的孩子,爱黏着妈妈,走到哪跟到哪,甚至必须要妈妈在旁边,才能安然入睡。

||  害怕被抛弃

孩子天生害怕被抛弃。从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再到出生,孩子都认为,自己是跟妈妈是一体的,也就是不会分开的。

等孩子到1岁半以后,也就是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的时候,孩子发现,原来妈妈是会离开我的,妈妈不是无时无刻和我在一起的。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开始担心:妈妈离开我,是不是不要我呀?这个时候,孩子会出现焦虑,担心被妈妈抛弃。

所以妈妈只要打算离开,孩子就会黏着妈妈,只有黏着妈妈,孩子才能有安全感。

孩子这种“害怕被抛弃”的心理,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一)陌生人焦虑

小区有个妈妈跟我说,孩子特别黏人,每次见到陌生人都是躲到她后面,就是让孩子跟见过两三面的人打招呼,孩子也还是很羞怯。

有一次去科技馆参加活动,本来在家里都练习了怎么跟陌生人打招呼,可孩子一见到陌生的工作人员,孩子就紧张的躲到她身后。

孩子在6个月左右会开始进入陌生人焦虑期,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孩子会表现为提防和抗拒,伴随而来的是,寻找妈妈的帮助和庇护,比如说躲到妈妈身后。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妈妈是孩子的照料者,在长期的陪伴生活中,孩子与妈妈已经形成了依恋关系,也就是说孩子对妈妈熟悉,对陌生人陌生,所以见到陌生人排斥,之后寻找妈妈的庇护。

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这种陌生人焦虑会慢慢缓解。

(二)分离焦虑

孩子第一次出现分离焦虑,大概在孩子6个月左右,也就是妈妈休完产假,准备重返职场。

这个时候,是孩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和妈妈分别这么长时间,所以孩子会陷入 分离焦虑。

如果孩子分离焦虑比较严重,就会表现为妈妈离开后,孩子强烈的不适应,甚至情绪失控的表现。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分离焦虑严重,有的孩子在刚出生,可能就已经适应了和妈妈分离。

这里所说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是指那些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家长不懂得给孩子,接触和探索外面世界的机会,以至于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分离焦虑会来的更猛烈。


||  家长这样做


(一)稳定的照料者

什么叫稳定?

就是不能随便给孩子换照顾他的人。比如 ,今天是妈妈,明天是奶奶,后天是姥姥;又或者是,半岁前和妈妈住一起,1岁和奶奶住一起,2岁又和姥姥住一起。

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一项测试表明,频繁更换照料者的孩子,换上多动症的概率,要比稳定照料者的孩子大30%。

所以在孩子3岁前,稳定的照料者对孩子特别重要,不仅仅是孩子和这个人形成依恋关系,提升孩子的安全感,也是为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放松的环境

为孩子打造一个放松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物品和人。

比如说,有一个孩子伤心可以舒缓心情的地方,可以是家里任何一个地方,也可以是户外,只要是能帮助孩子平复心情就行。

有一个孩子可以倾诉的人,可以是妈妈,也可以是其他家庭成员,只要孩子愿意敞开心扉,达到放松的目的就行。

我有个学生,他伤心的时候就喜欢睡觉,睡玩就全身充满能量。所以家里人,在他伤心的时候,都不去打扰他,让他安静的待会,一个人舒缓好了,然后全家人坐在一起解决问题。

一个放松的环境,不仅能帮助孩子,排解成长过程中的负面情绪,还能净化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内心变的更加强大。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应该努力成为孩子愿意倾诉的人。接纳孩子的情绪,看见孩子的需求,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小时候孩子的情绪得到回应,不仅能够提升安全感,长大后内心才能承担更多的困难和挫折,对于孩子的人格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三)有效的陪伴

有效的陪伴,是指有质量的陪伴。

有的父母可能每天都陪着孩子,但很可能是孩子玩孩子的,父母玩父母的,缺少沟通和互动。

父母要做到,陪伴孩子的时候,就只是陪伴孩子,全然的专注于当下,不要玩手机,或者边陪孩子边干其他事情。

比如说,陪伴孩子的时候,可以一起玩亲子游戏,增加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读绘本的时候,试着去引导孩子思考,鼓励孩子多发表自己的观点;陪孩子聊天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的生活,聊聊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多表达他自己,让他愿意和父母说话。

有效的陪伴,能够让孩子觉得,父母是爱我关心我的。长久稳定的陪伴,也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之一。

||  总结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安全感的源泉。而安全感是孩子信任周围人,走向世界的必备条件。

良好的安全感,不光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也会在成年后成为照亮父母的一道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太黏人?那是因为安全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