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的“三重”境界

    工作了13年,我是幸运的,能够完整地交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盘点这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盲目教学

    青年人总是意气风发,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13年前(2007)我接手第一个教学班。也许是作为教师的使命感,也许是骨子里流淌的责任感,我把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作为第一要务。每天按部就班地阅读《教参》,认认真真抄写教案,然后照本宣科地讲给学生。所不同的是我不是照着教参念,而是把语文书这得密密麻麻,再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讲给学生,之后就是刷题,刷题,再刷题。也许是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比较容易沟通,也许是自己的工作热情感染了学生,总之那一届的学生特别听话,学习品质也非常好,我们的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一片认可声中,我“送”走了他们。因为良性循环,学校更加信任和器重我,又分了一个不错的班给我。本想踌躇满志再大干一场,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发现自己再也拿不出三年前的热情与冲劲儿,即使有时间也懒得抄写教案,感觉把同样的文字搬来搬去就是在浪费时间,可一时又找不到好的办法,于是提前进入了倦怠期。期间结婚生子,也就浑浑噩噩地送走了这一届学生。

    虽然工作没有了热情,但总有一种良知刻骨铭心,那就是不管做什么都要全心全意去做。初为人母,总是要把小生命教育好。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本来不爱读书的人居然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许多观念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忘了,但有一点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奉为“神祗”,那就是阅读。尹建莉老师培养了一个出色的女儿——圆圆,关键在于她得当的教育方法。阅读不仅拓宽人的知识面,还可以改变人的思维。好奇特的观点,我的语文老师从来没有教给我们应该多看看书,就只是把课文分析得特别透彻,在我印象里,哪位老师分析得与众不同,哪位就是好老师。我静下心来梳理了一下当学生时期的事,似乎这话有点道理。想想有的同学的文章为什么会写的妙笔生花呢?当初我还诧异过:难道他们头脑里就有这么多的词汇吗?为什么我作文不好,悟性太差?是不是和不爱阅读有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终于找到了学习语文的根本:重在阅读。带着教育好儿子的神圣使命,我开始了阅读。那时候我已经33岁了。决心好下,事难办。想要读完一本书或是看几页专业理论的书籍,头脑浑浑噩噩,就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读着书。

二、随意教学

      难怪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虽然读书漫无目的,但潜移默化中它让你明白了很多道理与方法。我再教语文,不甘心再谨遵《教参》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时也会设计一两个有“话”可说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一节课热热闹闹,轻轻松松。学校的公开课也找上了我。然而因为讲课随意性太强,没有内核,没有内涵,更没有条理性,除了课堂上热闹以外,好像也没有什么教学的艺术性可言。后来(2020)我才明白这叫建构主义,即一味强调学习是一个“生成”过程,生成的内容会随情景变化而变化,甚至反对“预设”目标。随着语文教改的日益深化,这种教学模式无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并且社会上的一种言论就是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语文老师教的,其实学生都会了。曾经我也认同这个观点。我一直不明白的就是,语文课上把课文分析来分析去,到底有什么用?学了半天语文,我既不懂怎么写作,也不喜欢看书,学了37年语文,到底有什么用?但是谁也回答不了我的问题,我仍是一头雾水,更惨烈的是2017年的优质课评比,我输得一败涂地。也许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决定痛定思痛,发愤图强。不爱看书,逼着自己看,不爱写作,逼着自己写。每天凌晨三点的闹钟把我唤醒,但不知道有多少次我又昏昏沉沉地睡去了。寒来暑往,一晃又是三年过去了,三年里我发现陪伴孩子们已写就了24万字,看了上百本书,学到了很多学习语文的方法,更收货了认可和荣誉。这是我不曾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并且我凭借着《邹忌讽齐王纳谏》获得了区优质课一等奖,一雪前耻,我感到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喜悦。一经鼓励,人的那股劲就调动起来了。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头脑也清晰了许多。

三,目的教学

    今天我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不仅是对过去的一个总结,更是对自己职业的一个规划:感谢学校的信任,委我以重任,那我就要担负得起这份责任。初一开始,万象更新。怎样打开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唯有提升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背诵的能力。这就要求我这个有着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不能再原地踏步,而是创新,突破。创新不仅能够带来鲜活的课堂,成就学生,还能带来鲜活的生命,成就自己。我把新一届初一定位在:提升语文能力,进而提升语文成绩的宗旨上。多背,多读,多写,多思四位一体。

(一)多背古诗,儒家经典。不求理解多少,旨在数量的积累。所谓“厚积薄发”是也。

(二)多读经典名著。三年必读书目再加选读书目,循序渐进地读下去。开设系统的阅读课——读前引读课,读中指导课,读后汇报课。

(三)多写随感,阅读体会。语文是一门文字运用的学科,是人文性和语用性相结合的学科。以前分析课文都是从人文性方面入手,把所有的课文讲成一个路子,学生听与不听一个样。这不怪学生,怪就怪做为语文老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怎样教写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慢功夫,选入课本的每一例都堪称经典,都是编者经过细心筛选出的精华,怎样利用好课本学习写作,这才是语文发挥的本质作用。“以写作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是语文课的指归。但课文只是一个一个的例子,我们怎么样教学生呢?无非就是老师示范,学生学习(教师指导),独立运用。周记要做的就是独立运用的体现。

(四)多思。语文核心素养是词语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培养与提高,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如何培养思维?不是学生不会思考,是长期的教育快节奏剥夺了学生思考的能力,家长大量的补课加餐取代了学生思考的机会。我们与其抱怨,不如训练。如何训练?就要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了。学习王君老师,依据文本特质设置不同的课型(主题型,写作型,诵读型)让学生常学常新。

  “穷则思变”,当我语文教育“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痛定思痛,勤奋学习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有人说当语文老师苦,当语文老师累,当语文老师最倒霉。英语老师判半天卷子,语文老师判一天半,英语老师判10分钟作业,语文老师判两节课。然而又有哪个老师能有机会去拥抱如此深厚的传统文化?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怎么会有智慧?何为苦?何为累?少干就不苦不累了?学生学习苦不苦?科学家们搞科研累不累?时间有限,生命有限,只要自己喜欢就是乐,青年人多做点又有什么不好呢?积累的经验,悟出的道理是别人无法积累也无法悟的经验和财富。我为做语文老师而骄傲。也许我的职业辉煌期就那么短短10年,如何由一名教书匠转型为研究型学者,不被课堂淘汰?永保教育的魅力?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十多年过去了,我还能保持奋斗的劲头,改变的想法,我想基于以下几点:

一、阅读。读书,尤其是读经典,那就是在和先贤对话,输入大量的思想养料,本身就能够改变人的精神状态,生命状态。宋代诗人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便觉需要干涩,面目可憎。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阅读是让人葆持精神焕发的良方。读好书,读经典的书,不仅延长生命的长度,更能拓宽生命宽度。

二、成长性思维。斯坦福大学教授提出“成长型”思维的概念。就是让人学会走出心里舒适区,不要随遇而安,消极怠工,不要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是保持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越挫越勇。

三、勤奋。唐代诗人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每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个勤奋的人。勤奋就意味着不懈地过好每一天。

清代大思想家曾国藩曾说:成功的人一定具备三个条件:有志,就不甘居人下;有识,就不满足于所学内容;有恒,才定能干成大事。苏轼说:天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不拔之识,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不管后世说出什么掷地有声的话,其实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源,学习传统文化,成就自己!学习,我永远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书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