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如何对知识进行有效提取

前两天听了古典老师关于《如何实现善思会写》,里面对阅读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结合课程和我的理解,将重点信息输出如下,希望能帮助到一直在阅读路上寻求有效方法的朋友。


读书不仅仅是理解就可以了,还要做到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提取。

有效提取,并不是简单的把原文进行复制粘贴,也不是有重点的进行摘抄,甚至做出漂亮的思维导图也不能算做有效提取。

而是要遵循一个原则:存入越难,提取越易。而符合这一原则的知识卡片才是对知识进行有效提取的最好方式。

一张知识卡片包含:一个核心概念,个人的亲身体验所思所感,以及下一步的行动导向

这三个模块能有效的把我们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输出的内容,正因为这个输出的过程是我们经过内化和思考的,所以才能有效的转化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内存。

知识卡片也能帮助我们把有效信息聚沙成塔。

仔细想想看,卡片加上标签,经过整理和系统归类,就会形成知识体系。

确定一个话题,加上叙述逻辑,再加上卡片,就可以形成一篇文章。

而我们想写一本书时,也无非是定一个书的主题,加上大纲,再加上一定量的文章。

要想写好知识卡片,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

比如:一张卡片只写一个概念,不要贪多,每张卡片140-300字取可,最多不要超500字;

每本书读完能形成10-12张卡片就非常的有效果;

当然如果要帮出效果,一定要用自己的话把读到的内容写一遍,采而且卡片上要勾连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要写明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制作一张知识卡片并不难,难的是稳定的坚持。

只有一张张去做,才能促进思维的转变,一张张去看,才有机会搭建起知识体系,一张张去用,才能输出有价值和影响力的内容。

我之前为了能有效记住书里和课程内容,尝试过很多方法,我以为最终找到的思维导图是最有效的方法了,却也在想要用到其中的信息时,面对一张导图无从下手。

想想看,确实是要考虑提取的方便性。

之前在很多知识点摘抄时,用标签分类,但真正要用时,自己却连当初定了什么标签也想不想来,而随着储存量的增加,标签体系也陷入不可救药的混乱。

原来,我之前的方法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无效果,而是因为我根本就用错了方法而无效。

当我从今天起再读书的时候,读到重要的信息篇,就要停下来有一个停顿,用来做一张知识卡片,把当下的信息做有效的内化和储存。

一本书做10-12张卡片,再用这些卡片去写出书评文章。写作也会变得更容易一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中如何对知识进行有效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