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一)剖析情感世界

看到新网师推出的寒假共读《家为何伤人》,几乎好不犹豫报名参加,虽然已到不惑之年,对于婚姻家庭,似乎很是模糊,也很少去思考关于情感婚姻,家这个概念对于我来说,并不像书中、歌中等所描述的那么温暖,从不敢细细品味,担心会不知所措,缺乏对家更深的理解,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就不知该如何更好,希望通过共读这本书,对家有更深理解,与家人更好的相处。

书中说:每个人至少要经历两次“诞生”。第一次是从妈妈的子宫里出生。第二次是恋爱。亲子关系是天赐的,而恋爱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看到这里,内心有种豁然开朗之感,的确如此,但自己从没想到过,对于我们的出生,无法选择父母,她们或温和、或暴躁、或平淡、或才华横溢等,出生在那个家庭就是那个家庭的孩子,不管父母如何,我们都要无条件接受,就如父母无条件接受出生的孩子一样,不管孩子美与丑,男或女,都是自己的亲生孩子,甚至不喜欢送人,但事实还是亲子关系,血缘是无法改变的。

亲子关系无法选择,而恋爱却可以选择,但选择有对有错,选择并不像所说的那么简单,好的选择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比如观察力、思考力等,但大多恋爱都是凭感觉,理智的恋爱很少,这个感觉就如书中所说,和自己的童年有很大关联,和父母或周围的亲人有关,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和年少时的家庭。对我家先生有好感是第一次看到他,感觉他像周润发,爱笑,亲和力强,温文尔雅不乏风趣,整个人看起来阳光、乐观。在我的原声家庭就缺乏这份阳光与乐观,爸爸妈妈每天忙碌,一家人很少在一起说说笑笑。再接触,发现他会做饭做菜,甚至蒸馍都会,他会生活,令我敬佩不已,我连最基本的饭菜都不怎么会,爸爸忙很少做饭,妈妈也不怎么会做饭,很羡慕别人会做饭菜的爸妈。对我先生又更深的好感这点起很大作用,以至于婚后他问我选择他的原因是什么,我开玩笑似的对他说:“因为你会做饭,你懂生活。”说是开玩笑,其实也是内心的想法。就如书中咨询师荣伟玲说的:“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现实父母或多或少让我们不满意,我们心中都藏着一个理想的模型,它是我们选择恋人的基石。”

我们也经历了如书中所说的恋爱前期,感觉对方是那么完美似的,对先生很是佩服。但慢慢发现了对方的缺点,即从理想父母转化为了现实父母。对于生活中油盐酱醋已经成为他管理的习惯,感觉厨房就是先生的,最初的感激到习以为常。他随意放衣服鞋袜等习惯,令我看着很不舒服。特别是缺乏对我的信任,更令我忍受不了。也许受他原声家庭的影响,因为他们兄弟姐妹多,家境相对差了点,似乎多了份自卑感,对自己缺乏信心,但在我内心,人与人都是平等,特别是人格尊严,更不因穷富而不同。植根于内心的很难改变,但我们彼此都在改变,比如尽量不让他误会,他也尽量改变自己的心理,现矛盾少了很多,虽然偶尔也会有小争执,但不像前几年彼此不懂似的。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这方面我俩都需要改变,我们在自己的坐标体系去看待问题,看对方。所以沟通会出现问题,如书中所说:“同一件事情,因为坐标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有时候,总抱怨先生放不开,患得患失,不敢大投资,我只是站在自己的坐标系去看问题,现在想想,如果站在他的角度去看,不得不稳当投资,比如,每月的房贷要还,两辆车要养,两个孩子要管,平常的生活要顾,而我花钱大手大脚,不会计划,一切都压在先生身上,投资生意是赚死赔不起,所以先生会因为投资的事谨慎小心,一旦失败,一家人生活就成了问题。现在站在先生角度去看,压力好大,生活好不容易,我和孩子每天轻轻松松,是因为先生在负重前行。以后尽量站在他的角度去想,尽量想他的感受,去理解他。其实,不但婚姻中按照对方的感受去理解对方。人与人相处都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想,也许这样误会更少,相处更融洽。

看了书中所列举的理想配偶几种常见错误,问题基本都存在,了解了这些问题,以后的生活中尽量注意,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坐标系去感受、看待问题。婚姻本不易,且行且珍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一)剖析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