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教育背后的真相

有教育心理学家指出,一个孩子,首先必须是自由的人,他才有可能成为自觉的人。

如果孩子的学习时间和计划一直由家长控制,那么他就不可能发展出自身真正的计划力和执行力。相反,他的心里只有服从、叛逆或无力感。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管理从“紧”到“松”,表面上只是改变了管理的力度,其背后却是教育思路的彻底大改变:家长的角色由“监督者”和“控制者”,变成了“欣赏者”和“等待者”。家长赋予孩子信任,以及自主管理的权力,这会唤起孩子内心深处的被尊重感和自我责任感。

自由的环境会催生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一般来说,孩子越自由,他学习就越自觉。生活中那些在学习中自觉、自律、效率高,能很好地安排学习和玩乐时间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都得到了足够的自由,这就是教育中适当放手的魅力,家长越不操心,孩子就越不让人操心。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在他的自我管理能力尚不完善的时候,家长的放手要循序渐进,给孩子自由的同时,应加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引导孩子自己制定学习时间表

      学习时间表的制定非常有必要,它能够让孩子对任务一目了然,合理地分配和运用时间,了解自己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学习和玩乐的顺序,但是为了保证孩子作息的规律,以及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可以给出“结束时间”上的限制,比如“在十点之前写完作业睡觉”。

2.教孩子分清任务主次

      孩子如果对任务的重要性分辨不清,就容易出现该学习的时候跑去玩,该玩的时候又惦记着作业没写完,做事三心二意,学没学好,玩也没玩好的情况。家长应教孩子辨别任务的轻重缓急,比如第二天就要交的作业,应一口气写完,等写完了有空余时间再休息。如果是下个月才考试,这周末想放松一下,就尽量去玩耍放松,不要总是惦记复习的事。

3.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责任感是自我管理能力的前提,孩子有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才会更加自律,合理约束自己。所以,在孩子懒惰、懈怠的时候,家长不要过多地催促、指责,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比如贪玩没写作业,家长不用逼着他写完,只是提醒他“你不写也可以,但明天会被老师批评哦”,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松”教育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