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学习-1/7-3组-晴晴

R重述原文

于是区分纠结和思考的变量就变成了两个,一个是你的思考有没有输出,一个是选取的是多长时间的观察期。我认为,时间长度都有一个合理的范围,如果设置得太长了,也就没有意义了。比如大学生花一两年犹豫自己要做什么,最后到第三年,确定了方向,这可以算是思考;但是如果用一辈子思考自己要做什么且没有决定,那这就不算思考,只能算犹豫纠结了……人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永远坐在那里思考,这个代价太高昂。

再看一下“持续”的含义。“持续”在词典上是指“延续、继续”。也有的释义是“无间隔、连续不断”。所以,持续行动的意思就是将行动延续下去,无间隔、连续不断地行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这里有两个基本的要点,第一个叫作“长期稳定不低于预期”。不低于预期是符合我们给自己定的要求,给自己挖的坑。所谓“给自己挖的坑”就是,当我们说自己每天要做什么,那么我们把这个事情做到了,这就是符合自己的预期;第二个要点是,持续行动有一个最基本的节奏就是每天做,做足够长的时间,而且要保持稳定。日出日落为一天,正好一个地球自转周期,如果我们以这个节奏来规划自己的成长进步,就可以让基础打得扎实牢固。

总体而言,“持续行动”意思就是,首先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去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是来自我们的规划,来自长期的思考落地,也有可能是因为临时起意的灵感,只要触发了我们的主动行为,都可以算是行动;其次,加上“持续”这个修饰词,就不是一个短暂的行为,至少在时间轴上看,是个长期持续不断的延续行为。而且,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需要每天去做这件事情,才能称为“持续行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每次给自己规定一个星期看一本书和写反思,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结果一个星期结束了就看了几页,反思也没有写一个字。自己总是处于为自己找借口的状态,消耗更多内在的能量。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首先思考自己的规划,是那些让自己要坚定持续行动的习惯。

A2:我的应用

目标: 先保持一个月看四本书不限书籍,每天写总结或者反思。

行动: 1.每天用空闲时间看100页书

2.晚上用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输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学习-1/7-3组-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