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距离

——有一种爱,不是形影不离,而是恰到好处的距离

 

娟子是村里几十年来第一个考上高中的人,在众多初中生毕业便背着行李踏上打工之路时,娟子背着行囊踏上了求学之路。娟子的努力,父母的开明,铸就娟子成为了第一个逆行者。

从农村到县城,娟子感觉到了差距,无论是语言还是见识,才发现自己似乎像井底之蛙。因此,在初入高中时,她的活动空间仅限于自己的座位,因怕自己的乡下口音被人嘲笑,所以也鲜有主动与人搭讪的时候。

高中课程比预想中的难度大,即使自己的基础不差,但高中的课程让娟子有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感,也有点力不从心。生活、学习的不适应让娟子每天都沉浸在想家的思绪中,特别是晚自习的时候。第一次远离家人,第一次完全自己独立生活,第一次一整天都看不到一张熟悉的脸、一声耳熟的声音。想着想着便偷偷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哭似乎是一种发酵的过程,只要开始了就难以停下来。娟子越想越哭的厉害,越哭动静也就越大。但她不想让其他人看到,努力的克制自己,而此时的泪像决堤的水一样,越想克制越难以克制。身上的纸巾已用完,书本也湿了一大块,狼狈的娟子不知所措。此时,眼前有一只手将一包纸巾放在了娟子的课桌上,娟子抬头看到了陌生的一张脸。虽然是前排同学,但娟子并不知道他的名字。打开纸巾,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那是每年妈妈在桂花开时采下晒干用来炒年糕熟悉的香味。娟子舍不得全用完,悄悄的藏在了书桌最底层。

就如内心的小秘密被人窥视了一样,娟子不想再让人看笑话,从此后不再轻易哭泣。对于送纸巾的前排同学,从上次纸巾事件后,他们之间也没有再多的交集。娟子只看到每日他都会带着足球进教室,课余时有时跟同学进行短暂的切磋,更多的时候是自己练习各种颠球技术。体育课的时候也看到过他在球场挥汗如雨,有时候会带着一身泥回来,有时候会带一身臭汗回来,有时候带一身雨水回来。娟子的课桌、书本也经常遭殃,但他对自己的行为也只是向娟子笑笑。


夏天的炎热让几十个人呆的教室更加酷热,天花板上的风扇像一只热疯了的狮子,吼出的风都是热浪。午休的时候,大家都趴在课桌上休息。娟子的座位离风扇有段距离,虽然无法享受,但至少是靠窗。没事的时候娟子就喜欢趴在窗台看过来过往的人群、看花草树木,偶尔还有阵阵凉风吹来。这天,娟子依旧趴在窗台看窗外的风景,室外的气温估计有37℃,树叶都被晒得嫣嫣的,耷拉着脑袋。娟子喝了一口自己带的水继续趴在窗台胡思乱想,“好想夏天快点过去,好想看下雪,好想打雪仗……”

“借你水喝下。”还没等娟子想完,一个声音打断了她的想象。只见有一个黑影拿起她的水“咚咚”的几声,水已去一大半。定睛一看,原来是给他纸巾的那个前排同学。

“天太热了,忘记带水了,刚踢球没来得及买,先借你的喝下,一会下课买来还给你。”“这水是我……”还没等娟子说我,又是“咚咚”几声,水已见底。

“知道是你的,会还给你的。”

娟子本来要说的是“这水是我喝过的。”

这次借水之后,娟子和他的接触慢慢变多了,娟子才知道他叫张清,也是从农村考上来的,只不过初中就在这个学校读,所以对学校很熟悉,并且参加了学校足球队。张清说话很算数,不仅还了娟子的水,而且还时不时带点零食给娟子。久而久之,两个人慢慢熟悉了,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高中的课程多又紧,经常进行大小考。在初中成绩突出的娟子在高中考试中经常失利,很多次卷子都是不及格的分数。相反,张清每次考试都是轻轻松松的满堂红。每次鲜明的对比都会让娟子黯然失色,感觉不配和张清做朋友。但张清还是肆无忌惮的与娟子闲聊,还没心没肺的安慰娟子说:“不就一考试吗,有什么大不了,又不是什么大事,无需伤神。”这或许就是好生与差生的区别吧,好生玩得痛快,学得快乐,考试满意,差生玩不尽兴,学得痛快,考试惨不忍睹。

张清还有一个爱好,就是买足球报。

“别学傻了,看看这个调节下。”张清每次看完后就丢给娟子。娟子对足球一无所知,对足球赛事及足球明星更是知之甚少。勉强看了一段,专业的术语和名词让娟子实在看不下去,也理解不了。每次娟子捡张清的足球报看的时候,就能看到张清和其他足球爱好者侃侃而谈足球赛事,有时候激动得拍大腿,有时候惋惜地喷脏话,有时候兴奋地鼓掌。或许是为了与张清能有更多的话题,娟子慢慢的也能将整张足球报看完,并记住了几个足球明星的名字。

张清唯一的弱项是写作文,每次考试的作文总是拖后腿。娟子一直都有阅读和写日记的习惯,也许正是常年累积的练笔让娟子写起作文来不那么费劲。在作文上,娟子有几分优越感,正是这仅有的优越让娟子觉得与张清的成绩没拉那么远。

“能不能教我写作文啊?”张清一脸坏笑的说。

“作文不是一下就能学会的,得日积月累。”娟子没好气的回答道。

“那你就每日教我一句,到高考我就累积够一篇作文了。”张清得寸进尺的说道。

“那你以教我数学来做交换。”娟子反驳道。

“成交。”张清爽快的答应。

第二天,娟子将一本《平凡的世界》交给了张清。

“限你两个月看完,看完后写个故事概要给我。”娟子得意的说道,并带有几分坏笑。

“这么厚,字还这么小,看完估计我眼睛都瞎了。”张清边翻书边说,一脸的不情愿。

“想不想高考作文提分数了?不想就还给我。”娟子故意去拿书。

“行,行,行,我看,要是我眼睛瞎了你得当我的眼睛,负责我一辈子。”张清委屈巴拉的说。

自从,娟子每日会督促张清看书,张清每日辅导娟子数学。日子单调,倒也和谐、快乐。张清开始慢慢练习写日记,从最初的挤牙膏到后面一气呵成的几百字,从最开始的催促到后面的主动。到高二结束时,张清也写满了一本日记本。但娟子的数学似乎没有多大的起色,哪些难懂的数列,难以想象的立体几何都让娟子溃败,而只有在写日记的时候有难得的轻松。


“今天他的用词有进步了。”

“今天他写出了不错的排比句。”

“今天他的论据不仅限于足球明星。”

“他写的读后感像记流水账。”

……

这些是娟子的日记内容。


高三,让每个人都肃然起敬。同学们似乎都像上了发条一样,不停的在转动。课桌上的习题、试卷越堆越高,用完的笔芯也能用“百”来计算支数。娟子和张清也明显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但张清仍不忘每日的足球。班主任开班会的时候已明确要求高三的学生不能踢球,要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复习上,以便在高考时夺取胜利。但张清将老师的话当成了耳边风,甚至变本加厉的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踢球上。娟子记得张清曾告诉过她,他上面有5个姐姐,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娟子能理解他,踢球应是他放松、发泄的一个方式,可能是压力太大,紧迫感太强,让张清才如此逆反老师的话。

娟子不知道如何劝说张清,思来想去给张清写了一封信,将目前的形势、利弊分析了一通,后面也不乏鼓励。娟子在放学后悄悄的放入了张清的课桌里,她希望张清能认真看,并能有所改变。第二天,娟子来到教室,张清比她先到,难得的是张清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哥们,谢谢你的信。”张清对娟子说。

娟子楞了一下,第一次异性称自己为哥们,不过听上去还挺舒服。

张清像变了一个人似得,不仅与球场说拜拜,而且发愤图强,每日将自己埋于书堆中。书上说认真的男人最帅。娟子看着认真的张清,突然感觉这个男孩虽然算不上帅,倒也清秀,白皙的脸庞有几分成熟,有几分幼稚。齐脖的头发被他打理得很精神,眼角留有几丝刘海,有点卡通的感觉。看着,看着,娟子脸颊有点发烫,赶紧喝了口水让自己清醒。

高考前夕,娟子和张清畅谈了一次,聊了各自的理想,各自的未来,各自的现在。张清的理想是考一本,而娟子觉得自己离二本都希望渺茫,瞬间就感到自己前途未卜。

“如果考不上大学你准备怎么办?”张清问娟子。

“我也不知道,也许复读,也许就这样认命。”娟子无奈的回答道。

“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弃,我相信你兄弟。”张清拍了拍娟子的肩。


高考,人生的分水岭,有人就此走向了人生的巅峰,也有人就此卸下承重的包袱归于平凡。娟子看着倒计时的日子从百位到了个位,内心充满了紧张和恐慌。最后的几天,学校为了学生放松,没有安排课程,学生可自由安排。娟子逃回了家,什么都没带。而回到家中看到双眼期盼的家人,特别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娟子又觉得十分内疚,逃离的一天感觉浪费了一辈子。娟子第二日便会回到了学校,此刻的校园似乎一下也松懈了下来,不少高三学生从教室搬书回宿舍,准备考试后带回家,也有直接找个废品回收站卖了换汽水喝的。三年,几麻袋的书,几千的书本费换来了几十块的废品钱。娟子突然觉得知识怎么这么不值钱,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吗?没有黄金屋也应该有成堆的汗滴,农民伯伯还被赞誉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学生的汗怎么就不值钱了呢。

张清这几天感觉消失了,不常来教室,不常来与娟子闲侃,课桌里的书也没见搬走,就是人不见踪影。再次见到张清的时候,感觉消瘦了不少,也少了之前的阳光和潇洒。

“你去哪里了?”娟子问。

“回了趟老家。”张清有气无力的说。

“没事吧?”娟子关心的问道。

“没事。”

考高结束后,娟子才知道张清消失的那几天是因为他父亲生病了,并在病床前叮嘱张清要好好考试,为家人争光。几个姐姐也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要争气。还好,张清没让所有人失望,他考了个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名列班级第二名,上一本是没有任何问题。

“我考了587分,这里面有你的功劳,不是你的话我还不会从足球场上悬崖勒马。”张清兴奋的告诉娟子。

“恭喜你啊!”娟子是真心的替他高兴,甚至比较自己考个好成绩还高兴。

娟子以为张清会问她考试成绩,但没有,张清转身去向其他同学报喜了。并且分数高的同学都聚在一起兴奋的讨论着报什么大学,什么专业。

娟子落寞的离开了教室,孤单的、无目的的走着。娟子突然觉得三年来都没好好看看校园,每天都是匆匆忙忙的来,又匆匆忙忙的走。报刊亭的老板不知道什么时候换了一个人,但里面仍然整齐的摆着自己喜欢的《读者》;校门口又多了几家小炒店,还没尝过就要离开了;食堂不知道什么时候粉刷一新了,但里面的饭菜还是依旧的难吃;开水房的水龙头依旧在漏水,守门的阿姨仍然正襟危坐;宿管阿姨的脸上什么时候有了那么多的皱纹,一笑眼角都成了金鱼尾巴;操场跑道也铺上了塑胶跑道,不再是跑步的时候身后一片灰尘,就如武侠小说高手现身一般;池塘的水干净了很多,不再有乱丢的塑料袋和一次性碗筷了,时不时还有鱼儿浮现……但这一切似乎都与自己无关了。娟子如是想着。

“下午男同学请吃西瓜,让我们女生都去。”宿舍里的同学兴奋的说着。闷热的天气让娟子整个人都觉得有气无力,没吃午饭的她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心事。“400多分能上哪个大学?”、“是不是要考虑复读?”、“怎么跟家人交代呢?”、“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呢?”一连串的问题让娟子的脑袋都快爆炸了,真想一头扎进大海。

“走了,男同学们已经买好西瓜了,在教室里等着。”女生陆陆续续的走出了宿舍,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娟子故意放慢了脚步,形单影只的她显得尤为的孤独,却又不想合群。

“听说我们班的张清跟李丹考了差不多分数,而且张清在追李丹,说不定两人报同一所大学。”前面同学的谈话传到了娟子的耳朵,瞬间娟子的头更炸了。心忽然有了被刀割的感觉,滚烫的热血流遍了每条血管和神经,整个人都似乎膨胀了好几倍。恍恍惚惚中来到了教室,张清正热情的招待着陆续到来的女生们。

“张清,西瓜用什么钱买的啊?”

“卖书本的钱啊。”张清故意提高了嗓门,好像在告诉所有人他的大学稳稳当当。

娟子吃了片西瓜,味同嚼蜡。也许是因为高温天气的原因,在与冰西瓜相撞后,胃里瞬间翻江倒海。娟子逃离了教室,独自一个人来到了池塘边。同学们关于张清的话题一直萦绕在娟子的耳畔,挥之不去。

是的,最开始就有差距,最后只会越来越远。两个人的人生本就是一道平行线,怎么会有交叉的时候呢。接受事实,保持距离。娟子在内心对自己说。眼角似乎有咸咸的东西流下来,娟子使劲用手擦拭,却发现犹如决堤的洪水。



高考结束后的暑假是娟子过得最糟糕的假期,不敢出门怕人问分数;不敢与同学联系,怕受打击;不敢参加同学庆祝的聚会,怕落差感;不敢想以后,怕进入死胡同。总之,暑假的每一天都度日如年,只能靠看课外书及写日记度过。

“也许我们就这样天各一方了。”

“也许你的记忆不会再有我。”

“我们终究是彼此的过客。”

“我们只适合做哥们……”


家里人都在为娟子的前途想办法,可谓绞尽脑汁。

父亲说:“要不去当兵吧,身高应该够了,就怕近视不过来关。”

母亲说:“要不再复读一年吧,能考个二本就更好了。”

叔叔说:“复读要选个好点的学校和班级,努努力应该也是有希望的。”

姑姑说:“我们村有好几个都是复读考上本科的。”

在家人进行激励讨论之余,负责各村信件的邮递员用大嗓门喊道:“娟子,有你的信”。家人的讨论戛然而止,都翘首以盼,都希望那时一份录取通知书。

“是同学写来的信。”娟子告诉家人后躲进了自己的房间,信封上的字她再熟悉不过了,看了他那么多日记、读后感,他的字迹早就铭记于心。拆信的时候娟子莫名的心跳加速,脸发烫。信里张清感谢娟子让他幡然醒悟,感谢娟子让他的作文提高了十几分,感谢娟子给他的鼓励……并告诉娟子他考上了湖南的一所一本学校。读完信,娟子似乎有些失望,具体为何失望,娟子也说不清楚。


思量再三,娟子最后选择了复读,依旧是现在的学校。娟子想给自己多一次机会,哪怕努力白费了。在报名的那一刻,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肩膀的重担似乎比之前更沉了。娟子将自己复读的决定告诉了张清,张清在赶赴大学报名之前来学校看了一次娟子。

“我会给你写信的。”张清承诺的说。

“嗯。”娟子回答道。

自此,娟子踏上了高四的征途,张清进入了大学之门。高四,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其中的滋味,简直人间炼狱。早上五点多起床,晚上十一点多睡觉,日复一日。黑眼圈一天比一天重,脑袋一天比一天沉,但谁都不敢懈怠,生怕错过一秒就错过了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

张清信守诺言,开学十天左右给娟子寄来了第一封信。信纸是薰衣草色,带有淡淡的清香,里面还有他军训的照片。照片里的张清明显黑了、结实了,棱角却更加的分明。张清给娟子介绍了他的校园、室友,语气中满是轻松。怪不得老师说只要考入大学就是享受人生的开始,张清已开启了享受人生之旅,而自己还在炼狱中。张清的信娟子反复读了3遍,用的信纸也是看了又看。“just for

you”醒目的印在信纸上,虽然这只是工厂印刷的,但娟子更愿相信这是张清特意为她选的。这样想后,娟子莫名的嘴角上扬起来,也精心挑选了几张信纸给张清回了信,信中道尽高四生活的苦与难。

娟子和张清的信件保持每2周一个来回,收信、回信是高四生活中最幸福、最开心的时刻。娟子的信多数是道苦水,张清的信多数是鼓励与开导。娟子的信多数一封有4页信纸,张清的信多数是2张信纸。就因这个,娟子觉得不公平,让张清放假后给予赔偿。


高四的第一个寒假也是张清大学的第一个寒假,两人已有一学期没见。本学期的最后一封信张清告诉了娟子大概的放假时间,作为高四的学生,娟子当然没那么早放假。学期末,高四的学生似乎也被假期、过年的气氛所感染,不自觉的放轻松起来。在娟子边哼着任贤齐的《心太软》边做习题时,突然,一只玩偶放在了她的桌子上。娟子抬头一看,原来是张清。

“我放假回来连家都没回,先来看你了,够意思吧!”张清得意的说。

“你吓我一跳。”娟子假装埋怨,抱着玩偶的手舍不得放下。

张清陪娟子上了两节课,下课后便带着娟子在学校附近的餐馆下馆子。张清点了三个菜,肉沫茄子、西红柿炒鸡蛋、芹菜炒腊肉,居然都是娟子爱吃的。娟子不记得有跟张清说过自己喜欢吃什么菜,或许是巧合吧。

“回来给你改善伙食,你不是说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吗。”张清边说边往娟子碗里夹菜。

“你又不是没见识过学校的食堂,那是难吃吗,那是相当的难吃。”娟子吞了一口茄子,满嘴油的说。

“看你信里总是说压力大,怕考不上本科,我给你带了个能给你好运的礼物。”张清神秘的说。

“真的,什么好东西?”娟子有点迫不及待。

张清转身去书包里掏,一根手链晃到了娟子的眼前。

“我大学同学说带银子可以祛除邪气,带来好运,所以我就买了一条给你。”没等娟子回话,张清拉起了娟子的手帮她带上。

“封建。”娟子笑着说,并将带手链的手在眼前左转右转了好几圈。


高四的生活真的压抑得能够压死一只骆驼,娟子每每到无法透气的时候便会拨打张清宿舍的电话,跟他侃侃大山,跟他唠唠娱乐八卦,聊过之后总能让娟子轻装上阵。

“请帮我找下张清接电话。”娟子又一次拨了张清宿舍的电话。

“他不在寝室,请问你是哪位,等下我转告给他。”对方热情的说。

“我叫娟……”还没等娟子说完,对方就大声的说:“我知道你,你就是那个和他关系很好的女生,娟子吧,他总在寝室说起你。”

娟子一时慌乱的无语以对,匆匆挂断电话。心里像有一只小鹿在乱撞,整个人都飘了起来。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转眼又快到娟子高考的时间了。在这段苦逼的日子里,好运手链从没离开过娟子的手。有一次洗手时没注意,差点弄断了。之后娟子每次洗手都特别的小心,眼睛不曾离开过手链。同学都笑她一根银手链被她当成了无价之宝,而只有娟子知道它的分量。张清送的玩偶一直陪着娟子,娟子被题困扰的时候就揪揪玩偶的两只小辫子;娟子考了不错分数的时候就捏捏玩偶的鼻子;娟子收到张清信的时候就亲亲玩偶的嘴。



皇天不负有心人,娟子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一个本省的二本学校,虽然名气不大,但也算是给娟子辛苦一年的一个交代。娟子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张清,并感谢他的好运手链。此刻的娟子似乎觉得与张清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从广义来讲他们都是大学生,属于同一个群体。想到此,娟子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手机尚未盛行的时代,娟子与张清的联系从书信转为了电话粥,每次与张清通电话,都是以小时来计算,一个月下来,电话卡都有几十公分高,但那份快乐却是无法用电话卡上的面值来衡量的。娟子也成了寝室里的电话煲粥大王,室友们都笑她比她们跟男朋友通话都勤、都久。娟子只是笑笑,不做解释、不做争辩。但内心有股暖流流经每个血管,途径每个细胞,到达每寸肌肤。

跨年,是大学生的狂欢之夜。成双成对的情侣们依偎在人工湖畔等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孤独的单身狗们守着电视里跨年晚会的烟花盛宴。娟子从图书馆回来,一路都吃尽了狗粮,唯有从宿舍的另两个单身狗身上找到了些许安慰。正当娟子准备洗洗睡的时候,寝室电话响起了。另两个单身狗的眼神都看向了娟子,谁让娟子离电话最近呢。

“喂,找谁啊?”娟子没好气的说。

“#*$*&……”对方一阵乱语,娟子根本听不清说什么,感觉像是喝醉酒了。

“我们找娟子。”换了个清醒的声音。

“我就是。”娟子一阵疑惑,电话里是个陌生的声音。

“张清喝醉了,非要给你打电话,拉都拉不住。走路都走不稳,但你的电话号码记得门清。”对方告诉娟子。然后又听到张清一阵胡言乱语,娟子根本就没听清一个字。

“啊,张清……”电话那头一阵乱。

“张清没站稳,倒下去了,还好我们扶住了。”

“麻烦你们好好照顾下他,明天我再打电话给他。”娟子担心的说。

挂断电话,一团疑雾笼罩在娟子的心头。“为什么他喝醉了一定要打电话给我呢?”娟子在心里问了千百遍也找不到答案。

第二天晚上,娟子打电话问张清昨天是怎么回事,为何喝那么多酒,喝醉酒打电话给她是想说什么。

“昨天我都断片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张清解释道。


大学第一个寒假,娟子过得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把高四没来得及补的觉狠狠的补上,把高四没来得及听的歌听了个遍,把高四没空看的课外书痛快的翻了个遍,把高四没吃到的美食都让老妈做了一遍。

“假后我送你回学校吧,正好有点事要去南昌。”张清告诉娟子。娟子听后莫名的有点激动,有点期盼,有点迫不及待。

两个人相约从市里坐巴士回娟子的学校,对于坐车来说,是娟子的软肋,因为娟子每次坐车都要晕车,严重的时候胆汁都能吐出来。但想到能和张清一起,也是第一次和他结伴而行,晕车的恐惧烟消云散。

年后很多人都在赶往各自的工作岗位,娟子和张清特意提前几天回学校,但巴士还是比较挤,娟子和张清买的票在最后面。上车后娟子突然变得紧张,因为以往的晕车经验告诉她,最后排的座位是最容易晕车的。

“跟我一起坐车保准你不会晕车。”张清拍了拍娟子握紧拳头的手。娟子会晕车的事张清早就领教过,那是一次班级郊游活动,娟子吐了一路,下车后已没任何心情参加郊游活动,还是张清给她留了两块面包充饥勉强保命回来。

可能是荷尔蒙在作祟,差不多2个小时的路程娟子居然没任何晕车的感觉,一路来和张清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明明每次回家都感觉路途遥远,明明每次一上车脑袋就天旋地转,明明每次都从心里恨死这条返往的道路,明明每次都希望司机能超速让自己早点下车。而今天却感觉一路美景,甚至觉得车速有点过快了。

和同城的几个高中同学约好一起去南昌玩,娟子的学校属于郊区,两个人来不及吃饭,放好行李后又从娟子的学校赶往南昌。

“给你,知道你不吃东西容易低血糖。”张清递给娟子两块巧克力。娟子确实有低血糖的毛病,有次在家没吃早餐还晕倒了,吓得老爸老妈马上带他去医院检查了遍,结果什么事都没有。这事还被娟子当笑话讲给张清听过,当时张清还笑话娟子像林黛玉。

望着手心的巧克力,娟子有股莫名的感动。除了父母经常打电话叮嘱娟子要记得按时吃饭,这个男孩是第一个关心自己健康、温饱的人。


“兄弟们,谁能带我去卖运动鞋的地方啊,我想买双鞋。”张清问询其他在南昌读书的同学。

“就在这不远,一会我们一起过去吧。”其中一个回答道。

来到一个运动品牌专卖店,一群人进店后老板立马热情的招呼,因为老板知道,学生是运动品牌的主要客户。

“女生应该买什么颜色的?”张清问娟子。

“白色、粉色或蓝色都可以。”娟子有点期待的说,甚至有点暗自高兴。

张清挑了一会,最后买了双白色的。出店面后,众兄弟们开始调侃起来。

“张清,送女朋友的吧?”

“张清,挺有心啊!”

“张清,速度够快啊!”

娟子没说话,默默低下了头,脸上荡起了害羞的红晕。

“我就不再送你回学校了,我买了今晚回校的火车票。”张清对娟子说。

“嗯,我自己能回去。”其实娟子内心是期望张清能再陪她回学校的。

“那我走了,你自己坐车小心点,到学校给你电话。”张清挥挥手转身走了,连同那双运动鞋。

娟子呆呆的站在原地许久、许久。眼睛发胀,全身发抖。

“最远的距离是两个人在一起,你却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最近的距离是你远隔千里,我却牵肠挂肚。接受事实,保持距离”娟子在日记中写道。


娟子逐渐减少了与张清的联系次数,缩短了与张清聊天的时间。彼此忙着自己的学业,过着自己的生活。大学里不是没有人向娟子抛出了爱情的橄榄枝,但都被娟子委婉的拒绝了,娟子的内心依旧在等待着什么。

“兄弟,今天表白被拒绝了。”张清打电话向娟子倒苦水,言语中透露着伤心和不甘。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娟子有点落寞的说。

娟子感觉寝室有点压抑,一个人走到了操场。晚上跑步的人还真不少,有些是为了减肥,有些是为了放松,有些是为了撒狗粮。娟子抬头看了看天空,今晚的星星还真是不少,眨巴着眼睛,似乎将世间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也似乎在笑娟子的孤单影只。当一个人已在你生活中成为习惯,很难戒掉。就像抽烟的人一样,对烟已产生依赖。娟子很想从习惯张清的习惯中逃离出来,但越使劲陷入越深,就如踏入沼泽地一样,最后只能任由自己被吞没。

大三时,家里为娟子买了部手机,方便联系家人。大四时,张清也买了部手机,为方便联系实习单位。短信成为了彼此最常用的沟通方式,虽然联系更方便了,但却明显少了份期待和惊喜。张清的短信大都是对毕业在即的迷茫和害怕,娟子的短信大都是给予鼓励和安慰。   

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当初翘首以盼的大学生活娟子庸庸碌碌中已度过三个年头。身边的人有人收获了爱情,有人收获了学业,有人收获了历练,有人收获了成熟,有人收获了成长。娟子仅有的收获是阅读了图书馆几百本书和几本日记本。


张清找到了实习单位,是深圳的一个公司,为其半年。跟娟子说了声后张清便消失了,原来的电话号码打不通,短信也不回。娟子有几分担忧,试着打电话到原来的寝室,居然还有人接听。接听的人是在校准备考研的人,他告诉娟子他们也不知道张清的情况,只是有些东西张清还没拿完,学校要封寝室了,再不拿就会被宿管阿姨当废品卖掉。娟子给了对方一个地址,让他先寄到自己的学校,暂时替张清保管。

几天后一个不算大的包裹寄到了娟子的手上,打开发现都是些专业书和几个笔记本。娟子整理了下,准备放假后带回去。一本蓝色封面的笔记本印入了娟子的眼帘,娟子好奇的翻开。“与你有关”几个字写在了笔记本的首页,娟子越往后翻越难以置信。

“不小心看到你偷偷在哭,书本湿了一大片,下次哭记得带够纸巾……”

“看到你做习题紧蹙了眉头为你着急,那么简单的问题至于想那么久吗?真是太笨了……”

“什么时候作文能写起来像你那有轻松呢,不如拜你为师吧,还可以教教你数学……”

“你的劝告信把我骂醒了,多亏有你……”

“不想问你高考分数,不想让你一次一次被问询分数的声音击溃,所以什么都不问……”

“高考看你落寞的身影,不忍打扰。号召大家吃西瓜本想分散你的注意力,却适得其反……”

“远远看你坐在池塘边,还好没有为一次高考失利而想不开……”

“看你拿到玩偶和手链时的表情就知道你喜欢,还硬装不喜欢。嘿嘿,手链,守恋……”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每封信上的信纸都有Just for you,希望你不认为这只是巧合……”

“经常听你说起你妈妈做的肉沫茄子、西红柿炒鸡蛋、芹菜炒腊肉很好吃,估计这些都是你的最爱……”

“本想借助酒精跟你说些不敢说的话,谁知道没控制好,过量了……”

“第一次陪你上学,走你走过的路,陪你看一路的风景,真好……对了,那双鞋是因为踢球溅了队友女朋友一身泥巴作为赔礼道歉的,感觉你似乎有点吃醋和失望,哈哈……”

……

“我们就这样挺好,有些话说出口可能就没法像现在这样亲切、亲密了,希望你懂……”

“尝试跟心仪自己很久的女孩走进,却总找不到感觉。故意跟你说表白失败,是想看看你的态度……”

“我们似乎都是被动的人,谁都不肯往前迈一步,也怕这一步让我们从此成为陌路……”

……

娟子的眼泪不断的往下掉。


几个月后,张清打电话给娟子。原来刚到深圳张清的手机被偷了,囊中羞涩的他只能先实习,现在的手机是在旧货市场花100买的。娟子将帮他保管书的事告诉了张清,但对蓝色日记本只字未提。

工作后的张清显得很忙碌,用他自己的话说四年大学白上了,一切从头再来,要学的东西太多,时间简直不够用。实习期满,张清如愿的留在了实习单位,从此更忙碌。娟子感觉到了张清的忙碌,没有打扰。此时,身为大四学生的自己也倍感压力。对前途一片茫然。参加了几次招聘会,都不算理想。最后选了一个本地的单位实习。

各自进入工作岗位的娟子和张清交集似乎更少了,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却又感觉什么都没做。张清在为扎根深圳而努力,娟子在为实习单位证明而忙碌。生活环境的改变真的能改变一个人,旧习惯慢慢也会被新的习惯替换。娟子不由得感叹。

随后的几年,娟子和张清基本没什么联系了,偶尔在QQ上互相评论下说说。听高中群里同学说张清的感情路似乎不太顺,谈了几个都无疾而终。曾经最熟悉人的消息最终还是从别人那里听得,娟子不免有些失落。早就听人说过,社会是个大染缸,你不想改变现实会逼着你改变,改变得让自己都有点措手不及。

毕业后的第五年,娟子在多方的压力下选择了一个与当初预想中完全不一样的人当人生伴侣,是因为爱还是因为义务所做的选择娟子也说不清。头年带自己男人回家过年,娟子联系了几个高中死党来家里聚会,包括张清,并将自己已婚的事告知了大家。这次聚会,大家都有点喝高了,尤其是张清,恭喜娟子找到了人生的伴侣,恭喜娟子早生贵子,恭喜娟子永结同心……。最后,张清醉的不省人事,送他回去的同学后来告诉娟子张清一路都在念念叨叨,一会哭一会笑。

同来的女同学悄悄的问娟子:“你们俩什么时候分手了?大家一直等喝你们的喜酒。”

“我们没从来没在一起过,因为我们是兄弟!”娟子漠然的说。

远嫁千里万的娟子平时很少回老家,也基本不在同学微信群里发言。张清的微信朋友圈永远都是一片空白,娟子发的朋友圈也从不见张清点赞、评论。保持距离,是他们现在最好的相处方式,唯有那本蓝色笔记本和搭起他们相识桥梁的纸巾被娟子藏在内心深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