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儒以案说诗】古韵的几个问题
从抗疫诗词的编审中发现诸多问题,今天抽空跟大家聊一下,希望引起注意,少犯、不犯低级错误。
1-格律问题
这个诗律的问题啊,始终是个问题。
当然,现在很多老师,他写的都是没有问题的!——我简单的看一下,平仄和这个用韵都基本过关。
至于说你律诗的那个上尾呀,平头啊,我也实在没这个精力来看。很多人呢,像那个七言诗、五言诗、古风、自度曲,这个我都不看他的这个声律啊,只看一个错字。
这个格律诗的声律呢,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对孤平这个知识啊,掌握不透,第二个呢,就是多音字的问题。
2-多音字问题
多音字的平仄是声随意定。
这个“冠”字呢,是冠状病毒,为什么叫冠状病毒呢?它这个病毒啊,就像古人戴的那个帽子,你说冠状怎么样啊?顶盔贯甲,冠就是名作动,它是名词作动词,把帽子戴起来,所以这个地方它是平声,大家写这个新冠病毒的时候很多啊,大都搞不清楚!
而与此相同样的还有那个缝缝补补的缝和那个缝隙的缝,它是一个字啊,大家注意一下。
3-倒装与缩写问题。
倒装,他是个特定的句子,比如这个复合名词,麒麟你就不能变成麟麒,凤凰不能变成凰凤啊,那吃饭也不能说饭吃,前面要加一个词把饭吃对吧?所以说,这个倒装,有的能倒有的不能倒啊,你比如推敲你不能敲推啊,不能吓到大家!
很多倒装呢,为了声律和凑韵而倒装啊,“因律害意”很有害的!
德尔塔,是音译外来词,固定词组,不能缩为德塔、德尔、尔塔,更不能说尔塔德!还有,人名,马克思不能说马思等。
这个地方不一定非要用这个德尔塔来代替呀,你弄弄名动词也可以呀,你把它用疫毒啊病毒啊,都可以嘛;也可以用别的来比喻,都可以,为什么非要写德尔塔呢?
这个律诗,它不是凑五言、七言这个字数,每个字都很有用的,你弄德尔塔三个字都浪费呢,对吧,不需要这样的。
4-起承转合
还有,意境不能重复啊,有的人呢,他第一句比如说扬州了,他写个维扬,第二句呢,他写个江左啊,第四句呢,广陵,这是最起码的大忌,叫什么样啊?历史中的江左也是扬州,广陵也是扬州,维扬也是一样的,何必要写这么多呢,他写的什么意思呢?所以这个地方我都尽量的改过了。
特别是出句和对句用同一类的词组啊,讲的一个东西啊,上边讲的维扬如何,下一句呢说扬州人民或是说广陵人民多彷徨,这个有什么意思呢?这句子不要这样写的。
为什么用反问句、设问句?有的是两个反问句,这些笔法都是让这个诗啊,写的更加的俏皮,让他耐读,那么跌宕起伏,让他起承转合的更加的灵活,这不是瞎用的啊!有的老师啊,他写的这个诗啊,他就是平平的四句,我给他呢,稍微动了一下,把他第三句改成反问句或者呢,把第一句改成这个设问句,一问一答,他就有意见了,说你弄错了,好像我不是这样的,我想着什么意思呢?我改自有改的我的道理,你在我这个地方刊发,我有必要让他精益求精啊,如果你,你自己可以保存原稿,你将来出诗集的时候,你可以保证你的原稿对吧。
为什么要大家学渔洋十二法?你学了、学会了,就知道我的用意是好的,是对大家有帮助的!
5-但求理解!但愿提高!
像今天编这一期啊,我、小月、李丹,我们三个人忙了整整的一个下午,我是一天,我首先呢,把这诗词要先收集起来,然后呢,把它编上去,编上去之后呢,一首一首地看这个平仄,改正之后再配图。今天呢,配的这个猫猫的图,猫呢,因为这个疫情啊,很快就要清零了,也是个喜事。刚才呢,李校长也写了这个,我们扬州啊,有很多这个。冠状病毒啊,出院了,那冠状肺炎都出院了,然后呢,这个围巾的图呢,就佩戴那钟馗呀,很吉祥,吉祥如意的图啊,大家否极泰来嘛!上封面呢,弄个猫和那个蝴蝶帽垫嘛,八九十岁,希望大家都健康长寿,都有用意的,所以每一期我都认真在做。
我现在已经弄好了,发给小月了,小月现在怎么样啊?看这格式,看哪个地方标点符号错别字等等,力求完美。所以说,一起工作真的不简单,就希望大家呢多多转发,不是发完了就扔在那个地方,然后就等着奖了啊。这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啊,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完了,谢谢大家!
【鹏友说诗】开心词人 互动交流漫话诗
【鹧鸪天】出来互动
莫要关门独自吟,群中定会有知音。
我于墙角听佳韵,指拨弦间醉俗心。
闲话古,静观今。因何藏的似洋深。
人生本是双重镜,淘尽泥沙始见金。
写诗词之人,首先必须要有爱诗词之心,抱着陶冶情操,不刻意追求结果,当你有了享受写作快感时,你作品的结果自然出来了。
感悟
酒饮三杯不算多,平生一路叹蹉跎。
朝乾夕惕人尤失,口诵心惟剑未磨。
竹户半开欢乐少,柴门深闭苦酸过。
狂如太白诗书伴,得放歌时自放歌。
作品做到语新(言他人所不能言,并非生字生词生句堆砌)句畅(转接合理,脉络清晰,别人能看懂,不东拼西凑)意深(抓住众人心理拨高,使人引起共鸣,若含哲理更好)就是好作品,个见。
写诗词作品如画棱形,前平后抑再合,两头尖,肚子大,必须在有限的字数里溶入作者更多的思想,还必须象剥玉米一样,一层一层递进。
写诗词如同建房子,首先要设计图纸(也就是构思)。然后考虑钢筋水泥搭配,钢筋用的过多,成本太高,用的少,则无支撑力。同样道理,一首诗词,全由好句构成,很难做到,也许一辈子也写不出一首,但本人认为,一首作品,最起码要有一,二句令人耳目一新的句子支撑。
作品一定要在结构上有起承转合,起承平淡些无所谓,起句一般用景语,起句过高,则后句没有提升的空间。承句必须承接起句的余韵。衬托起句。转句必须稍跳离前两句,也就是扯淡(不是扯蛋),但又不能离的太远,否则偏题了。合句是最难的,必须抓住众人心理拨高。
写诗词也如讲故事,要有起伏,要有起有落,起承转合,一味平铺则无味。高潮在最后。
你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两句平平淡淡,第三句转出,四句拨高。写出片面与全面的哲理。所以是千古绝唱。
附:经典诗话《诗法家数》选录
原创 天蝎蝴蝶 六不和尚 2019-09-23
【和尚有话说】
和尚不喜欢发诗话。诗话多是一家之言,一家之言必定有所取舍和扬弃,只要有所取舍和扬弃就一定会存在门户之见,存在门户之见眼界就会受到限制。所以对诗话,和尚一般都比较慎重。
但是读诗不可不读诗话,读诗话才能从浩如烟海的诗词世界中跳出来,抛弃感性,用理性眼光看诗词;从单个作者层面跳出来,在更高的层次去俯视和梳理。站得高就容易看得远。
但是看诗话不可拘泥,不可盲从,更不要迷信作者的一家之言。读诗话要多读,一边读诗,一边验证诗话的观点,两相参照才能理解更深。多读几遍才能领会更多。
和尚这次发布一篇比较基础实用,不带太多个人偏见的诗话,希望对诸位写诗有帮助。
诗话一定要常读常新,这一点和尚需要再强调一遍。
——作诗准绳——
立意:要高古浑厚,有气概,要沉著。忌卑弱浅陋。
炼句:要雄伟清健,有金石声。
琢对:要宁粗毋弱,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忌俗野。
写景:景中含意,事中瞰景,要细密清淡。忌庸腐雕巧。
写意:要意中带景,议论发明。
书事:大而国事,小而家事,身事,心事。
用事:陈古讽今,因彼證此,不可著迹,只使影子可也。虽死事亦当活用。
押韵:押韵稳健,则一句有精神,如柱磉欲其坚牢也。
下字:或在腰,或在膝,在足,最要精思,宜的当。
——律诗要法——
起承转合
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捲浪,势欲滔天。
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證。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證,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七言
声响,雄浑,铿锵,伟健,高远。
五言
沉静,深远,细嫩。
五言七言,语句虽殊,法律则一。起句尤难,起句先须阔占地步,要高远,不可苟且。中间两联,句法或四字截,或两字截,须要血脉贯通,音韵相应,对偶相停,上下匀称。有两句共一意者,有各意者。若上联已共意,则下联须各意,前联既咏状,后联须说人事。两联最忌同律。颈联转意要变化,须多下实字。字实则自然响亮,而句法健。其尾联要能开一步,别运生意结之,然亦有合起意者,亦妙。
诗句中有字眼,两眼者妙,三眼者非,且二联用连绵字,不可一般。中腰虚活字,亦须回避。五言字眼多在第三,或第二字,或第四字,或第五字。
字眼在第三字:
比如: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晓山。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字眼在第二字
比如: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坐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字眼在第五字
比如: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字眼在第二、五字
比如: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楚设关河险,吴吞水府宽。
杜诗法多在首联两句,上句为颔联之主,下句为颈联之主。
七言律难于五言律,七言下字较粗实,五言下字较细嫩。七言若可截作五言,便不成诗,须字字去不得方是。所以句要藏字,字要藏意,如联珠不断,方妙。
——古诗要法——
凡作古诗,体格、句法俱要苍古,且先立大意,铺叙既定,然后下笔,则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
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或兴起,或比起,或赋起。须要寓意深远,托词温厚,反覆优游,雍容不迫。或感古怀今,或怀人伤己,或潇洒閒适。写景要雅淡,推人心之至情,写感慨之微意,悲欢含蓄而不伤,美刺婉曲而不露,要有《三百篇》之遗意方是。观魏、汉古诗,蔼然有感动人处,如《古诗十九首》,皆当熟读玩味,自见其趣。
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要铺叙,要有开合,有风度,要迢递险怪,雄俊铿锵,忌庸俗软腐。须是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又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为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备此法者,惟李、杜也。
绝句
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总论——
诗体《三百篇》,流为《楚辞》,为乐府,为《古诗十九首》,为苏、李五言,为建安、黄初,此诗之祖也;《文选》刘琨、阮籍、潘、陆、左、郭、鲍、谢诸诗,渊明全集,此诗之宗也;老杜全集,诗之大成也。
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自工。或感古怀今,或伤今思古,或因事说景,或因物寄意,一篇之中,先立大意,起承转结,三致意焉,则工致矣。结体、命意、炼句、用字,此作者之四事也。体者,如作一题,须自斟酌,或骚,或选,或唐,或江西。骚不可杂以选,选不可杂以唐,唐不可杂以江西,须要首尾浑全,不可一句似骚,一句似选。
诗要铺叙正,波澜阔,用意深,琢句雅,使字当,下字响。观诗之法,亦当如此求之。
凡作诗,气象欲其浑厚,体面欲其宏阔,血脉欲其贯串,风度欲其飘逸,音韵欲其铿锵,若雕刻伤气,敷演露骨,此涵养之未至也,当益以学。
诗要首尾相应,多见人中间一联,尽有奇特,全篇凑合,如出二手,便不成家数。此一句一字,必须著意联合也,大概要「沉著痛快」、「优游不迫」而已。
长律妙在铺叙,时将一联挑转,又平平说去,如此转换数匝,却将数语收拾,妙矣!
语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如〈清庙〉之瑟,一倡三叹,而有遗音者也。
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妙。
诗结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诗中用事,僻事实用,熟事虚用。说理要简易,说意要圆活,说景要微妙。讥人不可露,使人不觉。
人所多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则自不俗。
诗有三多,读多,记多,作多。
句中要有字眼,或腰,或膝,或足,无一定之处。
作诗要正大雄壮,纯为国事。誇富耀贵伤亡悼屈一身者,诗人下品。
诗要苦思,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以为?古人苦心终身,日炼月锻,不曰「语不惊人死不休」,则曰「一生精力尽于诗」。今人未尝学诗,往往便称能诗,诗岂不学而能哉?
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如老杜诗:「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檐虚。」炼中间一字。「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炼末后一字。「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炼第二字。非炼归入字,则是儿童诗。又曰「暝色赴春愁」,又曰「无因觉往来」。非炼赴觉字便是俗诗。如刘沧诗云:「香消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是炼消入字。「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是炼空浩二字,最是妙处。
——作者介绍——
杨载
杨载(1271—1323年9月15日)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