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叭皮】高效能人士如何自我管理?

在快节奏的21世纪,“996”再度成为舆论的话题,富有成效的工作是知识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而有效的自我管理是高效能人士必备的能力,比如那些很厉害的人物——查理.芒格、马云、雷军等,他们都很善于自我管理。

要想成为一名高效能人士,应该如何自我管理呢?

作家李尚龙曾说过:“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

当然,也许你不会,但有一些人确实废了!

我身边曾经有一位特想要创业,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朋友。他在大学期间时常夜思日想,甚至经常想到难以入眠,内心极其的焦灼痛苦。

但他第二天醒来后,依旧会拿着家里少有的钱胡吃海喝,过着重复的生活。

试问这行动力去哪里了啊?

如今的朋友圈早起打卡很火爆,但为什么很多人打卡的时间极不稳定呢?乃至有些人是断断续续、隔三差五的在打卡,更有甚者是打卡两三天后便从此消失踪影。

这自律力到底是怎么了?

上班迟到,下班工作总是还没做完,内心很焦灼已成为常态;刷抖音、刷知乎、追剧成为常态;想做而又没做,不行动比行动更痛苦已成为常态。

于是总会有人会感慨,这时间都去哪儿了?

而不管是前面提到的查理.芒格等大咖,还是历史上的拿破仑、富兰克林、曾国藩等伟人,他们都拥有超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拿破仑从年幼的贫苦到一世枭雄的逆袭,富兰克林从四处流浪求生到取得声名卓著的荣誉,曾国藩从贪玩好色到被后人世代歌颂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善于自我管理是他们发生蜕变的重要因素。

历史上第一位论述自我管理思想的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其著作影响了无数的企业家与学者。

他在著作里讲到:“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和大多数知识工作者将需要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指对自己的目标、思想、行为、时间、情绪等表现进行的管理,注重个人自控的力量(自己), 而非传统的外在力量(领导、老师、家长等),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

比如大部分成绩普通的学生,他们的各学科分数目标、学习时间与学习方式,是被老师或家长所制定的;成绩很差的学生,要么是被放养式管理,要么是被逼迫式管理;

而那些成绩优异拔尖的学生,却是自己主动去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这种靠自我管理内在驱动,而不是外在力量约束的方式,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普通与卓越之间的差距。

有的人工作十年,但基本上都需要靠领导给自己安排工作,需要领导给自己做任务的时间节点管理,需要领导给自己制定学习与培训计划,而自己却一直处于被管理中。

有的人虽只工作了三年,但却给自己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学习与成长计划,主动的与领导沟通工作,主动的去探寻自己的长处与发展自己的长处,不断的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工作了十年,工作的效率依旧是如此低下。而有的人虽只有三年的工作经验,但却可以卓尔不群呢?

表面上看只有工作时间三年与十年的区别,而实际上是自我效能产出的差距,尽管工作十年远远多于三年的工作时间,但被管理的人的效能却是远远低于善于自我管理的高效能人士。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总感觉自己学习或工作效率低下,在不确定的社会环境里,内心感到越来越焦虑与恐慌。

但更可怕的是,这种差距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明显。以前数量不够,可以人数来凑。十个人完不成的销售业绩,可以再招聘十个销售员。

但现在呢?再招聘五十个销售人员也未必能够解决问题,但这个问题却可能被一个顶尖的营销人员给解决。

而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环境下,“专业顶尖的人”将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因为是稀缺,就具备溢价的能力。

所以,当数量越来越难以弥补质量的空缺,通过自我管理的方式,让自己走向卓越显得至关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自我管理呢?

假设你准备要成为一位高效能人士。要管理好自己的目标、思想、时间、行为、情绪等,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呢?

1

认识自我

有志者未必事竟成,天道也未必酬勤。

小张和一些肥胖的女孩一样,因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而失望不已,她花了五年的时间来减肥,结果却越减越肥。

五年前小张从大学毕业时体重高达70多公斤。她吃过各种知名与不知名的减肥产品,参加过多次的减肥训练营,并聘请了私人的减肥教练,帮她控制五个月的饮食。

曾经她有过四次体重降到了50多公斤,但没过多久却又涨回去了,现在的她80多公斤左右。

减肥成功的人很多,但有那么部分人不管无论如何努力,就是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

曾任美国心理学协会的主席马丁.赛利格曼讲:“我们不同的人格,我们的智慧和音乐才能,甚至我们的宗教信仰、我们的良知、我们的政治立场以及我们的精力都和基因有关。”

刘翔可以成为110米跨栏冠军,但不可能像姚明一样在NBA篮球上竞技;姚明可以在NBA赛场上有一席之地,但却又不能像刘翔一样在田径场上奔跑。

每个人身边总有一些爱喝鸡汤的朋友。他们时常把“勇者无惧”挂在嘴边,以此来麻痹自己去做任何想要做的事,可最终一事未成。

而那些自我认知高的人,会问自己:“我想做什么?我有什么?我能够做什么?”

同时,他们也知道,恐惧是人类的天性,真正的勇者并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有所畏惧却依然前行。

自我认知差的人则喜欢讲“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不管是什么事都报以傻子般的热情,认为“没有我做不成的事”。

然而,还真有些事就算你拼了老命也做不成。

比如一个业余炒股的人下定决心要超越股神巴菲特;一个被穷怕了的人发誓要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富豪;一个五音不全的音乐迷渴望通过自己的刻苦训练像张学友一样站在万人舞台上歌唱。

奇迹的确是可以被创造,但有些奇迹却不能被你创造。

闪电侠博尔特是2008、2012、2016年奥运会的100、200米冠军,男子100米、200米世界记录的保持者。

博尔特最开始主要是跑400米,但却不被世界所知,而他运动生涯的转折,是向教练提出要练100米。

短距离的100米与200米是属于博尔特的奇迹,但400米任凭他当时怎么训练,成绩就是无法得到突破,更不能谈打破世界纪录了。

所以,通过不断地自我提问与自我反馈来理性的认识自己,是高效能人士自我管理的开始。

2

找到自己的终点

自我提问:我人生的终点在哪里?什么是我穷其一生所要追求的?

如何才能够找到自己人生的终点?西方有三大终极的哲学问题:

我是谁?——认识自我

我从哪里来?——起点

要到哪里去?——终点

前面讲到了“认识自我”是自我管理的开始。而“我是谁?”是一种经典的自我提问的方式,通过问题来反思自己,给自己做清晰的地位。

“我是谁?”每个人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但那个答案但却是属于自己的答案。

有了这个答案,便不会因为巴菲特投资很厉害就想超越巴菲特,也不会因为比尔.盖茨很有钱而想成为他那样的有钱人,更不会因为张学友的歌声很感人而想成为他那样被万众瞩目的歌星。

在名著《西游记》里,经常会出现一个场景,当夜色降临,唐僧师徒四人会去寄宿人家,每次唐僧敲门后都会有一段自我介绍:“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取经”。

这一段话,巧妙的诠释了这三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从东土大唐而来”是唐僧的初心,“前往西天拜佛取经”是唐僧的人生目的地。唐僧从起点到终点,走的坚定而有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西游记》成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在独特的故事中蕴含了深厚朴素的道理。

“要到哪里去?”解决的是使命的问题。

我经常问自己:“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在想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之后,我又会问自己“我应该放弃什么?”

因为在战略管理里有一条很重要的策略就是要学会放弃。

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放弃一些耗费精力但却无效的社交,将有限的时间、资源聚焦到最重要的人与事上。

巴菲特的飞机师弗林曾问巴菲特:我如何才能像你一样成功呢?

巴菲特回答:“写下25个你想要的东西,圈出5个你认为最重要的,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免其余25个”。

从“认识自我”到清晰自己的“起点”,再到明确自己的“终点”,这解决的是方向的问题。

在经典营销战略书籍《定位》里,作者特劳特提到“战术的勤奋抵不过战略的懒惰”,通俗来讲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有些事并不是努力就能决定的,高效能人士也不是单靠时间堆出来的。它需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又该放弃一些什么,需要有方向、有策略的做自我管理。

3

专注于自己的长处

自我提问:我是否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有专注在自己的长处上吗?

有很多人不断地想要去突破自己的短板,但往往不仅自我突破的过程很痛苦,而且结果也很差强人意。

本人也有这样的悲痛的经历,我读高中时是体育生,体育成绩一直都比较差,无论我怎么参加训练,成绩也就那样了。

更气人的是,个别同学几乎不训练,体育成绩都比我好,而且还比我好很多。

后面我才知道运功员的天赋很重要,也就是前面讲到的基因,有些事并不是勤奋努力就能够决定的。

但同样的努力,我却在文化成绩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并且时常比班上第二名多考几十分。

前面有朋友给我讲:“现在的人都很懒,你写文章可以多一些幽默。同时,文字可以少一些,不然别人点开文章看到那么多的文字会被吓到,懒得去看。”

确实,现在是一个快餐式阅读的时代,大多数人追求的是“短、平、快”,不喜欢阅读“烧脑”的文章。

而做自媒体的鸡汤女王咪蒙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当然,鸡汤太毒的她已经消亡了。

而我知道,我自己的优势是严格自律,比如能够坚持7年五点早起;我善于学习与逻辑分析,这是为什么我一个体育生选择学理科却可以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而我劣势是:太过于严肃认真,平时除了工作、看书、写作、运动就极少做其他事,写幽默小清新类型的文章是不可能让自己做到卓尔不群的。

所以,我用扬长避短的策略给自己公众号文章做定位:专注于原创知识干货输出,为个人和组织的成长赋能。选择写逻辑推理干货类的文章,避开自己不善于写作的文章类型。

查理.芒格曾讲:“如果有一个地方我可能摔倒,那我就不会去那个地方”

那对于自己短板的地方,就真的就是不管了吗?

短板虽不会让你卓越,但短板它却可能会让你致命。比如如果你在上学期间,你有一科学科偏科,始终无法得到突破,那么它就有可能成为你中考或高考无法逾越的障碍。

如果你的性格腼腆,原本内在有丰厚的学识,但却可能因不善于表达失去一次又一次职业生涯道路上晋升的机会。

所以,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的短板。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尽量去完善,但又不聚焦着重发展。

就像性格腼腆的人,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的,但却很难做到像一些不需训练但又可以谈笑风生、侃侃而谈的人那样。

专注于自己的长处,尽量减少把不必要的时间精力浪费在不能胜任的领域上,因为从无能到平庸需要比从平庸到卓越付出多得多的努力,而这是高效能人士自我管理的重要特性。

4

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自我提问:在遇到难以抉择的问题时,我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就做出有效的决策吗?

价值观是人基于一定思维感官上对人、事、物的价值判断与取向。而明确的价值观,有助于个体或组织主观的做选择和稳定持久的发展。

连续数年,沃尔玛都蝉联世界500强第一名,而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所信奉的价值观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企业追求“求新、求变”,而他更偏向于追求不变的元素,比如他知道顾客永远都渴望买到更低价的产品。

大多数企业的做法是:“将产品以低价卖给顾客”,而沃尔玛的价值理念则是让顾客买到更多低价的产品”。

沃尔玛将“顾客就是上帝”作为了经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并做到了让自己的商品比其他同质商品低30%左右。

而作为一个组织的工作人员,组织的价值理念不为自己所接受或者和自己的价值理念产生冲突,人们内心就会感到压抑,工作效率会降低。

如果你所在企业的领导人信奉“996”的制度,认为勤奋重与一切。而你认为:“如果自己能在规定工作时间内完成任务,为什么还要996呢?”

那么,在996的氛围下,你的内心就很容易感到压抑,并且可能虽然工作时间变长了,但工作效率却下降了。这个时候,你便可以选择去一家更注重工作效率,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公司去工作。

那如何才能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呢?可以通过按优先顺序排序的方式来确认。

比如健康和财富,你觉得哪个更重要?如果财富是排在健康前面,你可能就会像很多人一样通宵达旦忽略健康不休息的工作,以此换取劳动报酬。

如果是健康排在财富前面,在选择要从事的工作上,你会倾向于首先考虑工作时长,是否要经常加夜班,而不只是工资待遇恨到就可以了。

这是一个危机多变的时代,但原则性的东西不能变。

比如沃尔玛永远把顾客当做上帝,永远让顾客买到更低价的产品。而明确的价值观则是自我管理者的原则,自我管理者需要被清晰的价值观所赋能。

5

不断地更新迭代

自我提问:我的知识、技能、经验、资源是否能够满足当下工作的需求?我是否有在不断地更新大脑存储的知识与学习新的技能?

从自我迭代再到认知升级,这个过程伴随着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与新的技巧在不断地输入。

从<我要做好每一件事>,到<我要做好最重要的事>,是一次认知上更新迭代的过程。

从<靠外在力量管理自我>,到<内在自我管理>,是一种自我效能更新迭代的过程。

从<独来独往工作>,到<团队协作>,是一次工作方式更新迭代的过程。

自我管理需要不断地更新迭代,它就像一个机器,需要维修,需要打润滑油。

比如以前的周叭皮老是喜欢和别人辩论,在看了《人性的弱点》后,知道了“在辩论中没有胜者”。在与他人观点不和时,就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再去争个你死我活。

因为如果你辩论赢了,对方内心不服你;要是你辩论输了,自己内心也很不爽。

而自我管理如果少了更新迭代,犹如你不再给自己的手机充电,不管你的是什么品牌、什么型号的手机,电量用尽后就毫无价值可言。

我们每个个体也是这样,如果停止学习新的知识与新的技能,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很难满足快速迭代的互联网职场环境。

比如:周叭皮现在做自媒体运营,互联网文案写作的方式和以往学校学习的写作方式完全不一样,这就需要学习新的写作技巧。

但同样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当下的文案写作方式又会成为过去。所以,我们需要经常自我提问审视自己。

我当下知识与技能是否能够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我未来想要在职场拥有稀缺的核心竞争力,要在我想要待的领域发光发彩,我又该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

想要做好自我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缺乏持续不断的更新迭代,就不可能做到持续有效的自我管理,也就不能成为一个高效能人士。

结语:

以上提到的关于“自我管理”的方法,为什么看似成为一名高效能人士如此简单,但却还是有大多数人难以做到呢?

因为前面提到的大多数方法,都是和人们的天性相违背

比如:“认知自己”,人们都善于指出他人的错误,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如:“专注于自己的长处”,人们更容易意识到自己不擅长什么。

再比如:“我应该放弃什么?”人们都渴望拥有更多,人性是贪婪的。

而要做好自我管理,就需要你理性的看待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停地的去思考与探索自己的长处,并忍受一些诱惑与放下一些事物,坚守自己的原则,专注于自己的长处。

自我管理是当代知识青年成为高效能人士的必备条件。假如你在做事中,缺乏以上的一些基本原则,你就很难成为一个高效能人士。不论你多么勤奋,也不论你有多少年的工作经验。

但只要你持续有效的做自我管理,重视内在的驱动力,你就很容易每一天的生活都富有成效,成为一名卓越的高效能人士。

所以,个人行动能力与自律能力的提升,时间的有效利用等,皆需依赖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叭皮的思考空间,与你共同进阶!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叭皮】高效能人士如何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