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故事- 我和女儿的小秘密

    昨天睡前,和孩子聊到了她小时候的一件事儿:

    幼儿园中班儿的时候,曾有一件极其困扰她的事儿,她最好的朋友朵朵,突然不跟她玩儿了,还不让另一个小朋友和她玩儿。三人组留了她小哥儿一个。她很困惑,很难过,很煎熬,那几天每天都不开心、抱怨!常常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小脸扭成一团,要多委屈有多委屈。我看着她小小的脸蛋儿上苦大仇深的表情,觉得真是好玩儿,安慰说,哎呀没事儿呀,小朵不跟咱玩儿咱就找别人玩儿呗,咱们那么可爱。不说还好,一说眼泪唰唰就下来了:不要,我就要和她玩儿~   

    那几日每日都要为这个哭一场,刚开始我还心疼的安慰下,出出主意。几次下来不知咋的,我的怒气也上来了:怎么就过不去了呢?非人家不可了吗?没小朵你还不上学了吗?

    后来发展到:人家都不把你当朋友了,你就非得往上凑吗?…… 如果不是最后女儿憋红了脸大哭着冲着我喊:“我现在不是因为小朵伤心,是因为你!!!”,都不知道自己还会说些什么?那一刻女儿痛苦的情绪深深的冲击了我,到现在还记忆深刻。本来只是失去朋友的伤心和委屈,在我的“帮助”下,现在还多了憋屈,愤怒,而自己的语言能力无法表达这些感觉,该有多难受。

    这么久了,女儿居然还记得,笑说现在提起来朵朵同学肯定觉得不好意思。

    我问她,还记得妈妈的表现吗?女儿表示完全不记得了,还贴心的肯定,妈妈是特别好的妈妈。

    我也一直认为是自己是温柔可爱、善解人意的好妈妈。可善解人意的妈妈却让深爱的宝宝那么痛苦吗?那次自我察觉之后,我尝试着参加读书会,也听了很多育儿的书。但真正意识到问题在于哪里,具体应该怎么做,还是因为拆书晋级需要,开拆《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法》这本书开始。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温暖积极的家长却未必懂得传递给儿女情商的真谛。事实上,温暖而体贴的父母往往不能有效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些不能教给孩子情商的家长们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忽视型家长(Dismissing parents):他们漠视、忽略或轻视孩子的消极情绪;

•压抑型家长(Disapproving parents):他们对孩子的消极情绪持批评的态度,经常会因为孩子表现出消极情绪而训斥或惩罚孩子;

•放任型家长(Laissez-Faire parents):他们包容孩子的情绪,和孩子一起感同身受,但不能提供必要的指导,也不能给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

    仔细回想,当时我是如何安慰孩子的呢?

--“哎呀没事儿呀,小朵不跟咱玩儿咱就找别人玩儿呗,咱们那么可爱。”  

    我对孩子的痛苦感同身受了吗? 我其实心里认为,小朋友不理算啥事儿呢,小孩子懂什么友情?客户不理才值得头疼,买不上学区房才是重要的事儿吧。其实,当时的我忽略甚至轻视孩子的消极情绪和感受,她可能会感受到:我的痛苦不值一提~ 

--“”你怎么就那么喜欢人家,非人家不可了啊?““人家都不把你当朋友了,你就非得往上凑吗?”

    因为不能继续容忍孩子的负面情绪,强迫她赶紧停下,赶快变成平日里妈妈的小可爱,不止是压抑,简直是语言暴力。孩子是否会怀疑,我的伤心难过的感受是错的吗?我的情绪是应该被斥责的吗?这是否已严重伤害她的自尊体系?


    很快从书中找到解决方法:

在接下来你将读到情绪管理训练的5个关键步骤。通过这些步骤,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就能做到共情,进而提高孩子的情商。这几个步骤包括:

•觉察到孩子的情绪;

•把情绪化的瞬间当作增进亲密感、对孩子进行指导的好机会;

•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倾听孩子的心声,认可孩子的情绪;

•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用言语为情绪贴上标签;

•划定界限,指导孩子解决问题。

    按照书中的方法,我做了一个行动规划。在接下来一周内,再发生孩子有消极情绪的时候,用情绪管理训练的五个步骤来处理。孩子很快给了我应用的机会……

    那天回家女儿没有平时那么欢脱的跳出来拥抱我,有点儿胆怯有点儿委屈的小表情,我说,咋啦?今儿很“稳重”啊?(察觉情绪)

    女儿嘴角一瘪,眼圈红了。她瞅瞅卧室:“我把姥姥给气着了.”

    “哦?“我放下包,”说来听听~”(把握机会)

    “我就是想画会儿画,姥姥一直一直一直在催我写作业,越催我就越生气,就故意当她不存在,说什么都不理…...”我认真听她吐槽,说:“其实我能懂你当时的心情。我小时候我一看课外书,你姥就催作业,说我浪费时间。你是不是觉得很烦躁,她越说越想跟她对着干?” “嗯嗯”两个病友交流了一会儿感受,完全放松了。 (倾听认可)(情绪标签)

    看到情绪平稳下来,我说:“你的情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故意气姥姥,不尊重姥姥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你知道吗?”(划定行为界限)

    她点头:“我知道。”

    “你觉得姥姥为啥一直催你完成作业呢?”(引导解决)

    “姥姥怕咱作业写不完耽误睡觉,我超过九点不睡觉她就受不了。”

    “为什么呢?”

    她:“你没看大医生节目吗?小孩儿睡晚不长个儿!”

    我:“这倒是真的“

    她:”姥姥现在一定特别生气。” 

    我:“可能还有点儿伤心。”

    “我得去哄哄姥姥”,她说,“但是我真的不喜欢被姥姥催,我有自己的安排。”

    “你有什么好办法?”

    她过去跟姥姥说:“姥姥,你怕我熬夜,心里特别着急。我还故意气你,你肯定难受了,对不起。如果我保证9点钟准时上床,你能不能让我自己安排时间呢?”

    姥姥听的差点儿哭了:“那咋不行呢!这孩子,比你妈小时候可强多了!” 

    ……


    初战告捷后,一直践行这种方法,用同理心去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感受,共享情绪,但不纵容行为,当孩子把我当作朋友,愿意与我敞开心扉,分享喜怒哀乐后,再去试着引导她想办法解决问题,就非常的顺利了。

    昨晚漫谈古往今来,起因其实是想解决近来的一个困扰:不能陪睡的不满。

    我晚上工作学习到深夜,她一直闹着要妈妈陪睡,为此孩子情绪很大,要跟我谈谈。于是搂着她,与她分享她的感受和需要,我的理解与底线。最终达成协议:电脑桌搬到她床边~ 睡前她搂着我说:谢谢妈妈,我觉得好满足~~

    今天执行,不知效果如何,待下回分解。不过不怕,我俩已经拥有了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不必言说的小秘密。

                                                   --    拆研班   十二 (大连执行分舵) 供稿

你可能感兴趣的:(A2故事- 我和女儿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