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清朝毁了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诞生源于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太子朱标,但朱标逝于继位之前,于是皇位就传给皇长孙朱允炆。朱允炆听信黄子澄的建议轻易削藩,引发藩王不满,公元1403年,燕王朱棣发动了长达4年的“靖难之役”,大军攻入南京,朱允炆焚毁南京紫禁城,此后,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朱棣就变成了明成祖。夺位战争,名不正言不顺,杀戮过多,使得天下文人对朱棣不满,史上有名的灭十族就发生在此时。明成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建言朱棣:南京城破方孝孺必不肯降,但请不要杀他,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燕王朱棣应允。

       明成祖要拟即位诏书,命人将其召来,方孝孺当众嚎啕,朱棣很感动,走下殿来跟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来了。”方反问:“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国赖长君。”方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方投笔于地说:“死即死,诏不可草。”成祖暗压怒火说:“即死,独不顾九族乎?”方孝孺怒声道:“便十族奈我何?,明成祖大怒,下令处死方孝孺十族共计873人。何为十族,“父族(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儿一族)、母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妈一族)、妻族(岳父一族、岳母一族),第十族是门生朋友”。因为方孝孺的事情,所以天下文人特别不满。朱棣意识到安抚文人的重要,也就是使这些人有事做,他们就没空说自己了,还得感谢自己,于是 就下令编纂古今未有只巨著。天下文化人都为此千秋大事,献计献策。    

 

《永乐大典》堪称世界之最,又姚广孝,解缙等人主持编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体积,一卷长约半米,宽约30厘米,是一般书的两倍。

第二,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

第三,数量,全套《永乐大典》原书共22937卷。凡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

        但是在嘉靖三十六年,《永乐大典》险些被毁于大火,于是嘉靖皇帝下令重新抄录,由此《永乐大典》便有一正一副两个版本。奇怪的是,副本抄成之际,正本便莫名其妙地人间蒸发了。

           后来副本流传到清朝,流失、被盗十分严重。乾隆为了展示自己是千古未有之帝王,下令和珅为总编纂纪晓岚为副编纂,修《四库全书》但是就是在特别修著《四库全书》时,《永乐大典》被官员大量盗窃。而且清朝实行文字狱,并且大量篡改焚毁对自己不利的书籍言论 《永乐大典》遭到严重破坏,光绪二十年时,仅剩八百余册。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侵略者对《永乐大典》肆意抢掠,甚至用它们代替砖块构筑工事,大量毁于战火。并且当时的洋人,随便10两银子就可以买一卷《永乐大典》,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莫高窟那用啤酒就可以换走我们的古籍一样令人悲哀,如今留存于世的不到4%,算的上我中华文学史上最惨重的灾难。要想守住自己的文化,我们就要有一个伟大的祖国,我们要想有一个伟大的祖国,我们就必须学习优秀的文化,把我们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我们的祖国才会强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清朝毁了的《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