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是从最初的“不忘初心”到最后的“我们都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01
到了大三,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和自己作心理持久战。
看着已经毕业的学姐学长们在朋友圈发为谋生路的各种奔波疲惫的倦容,一面聆听大家对于大学的感慨以及对我们这些“后辈”的循循教诲,一面反复诘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事才是该做的,什么样的事是该想的?
杨绛先生曾说,年轻人就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我不否认,所有不去执行的设想都是一个人自导自演的矫情,而所有的矫情最终只能为为虚无的时日文饰苍白的空缺。
所以总是忍不住回想,最初的我们所期望的自己到底应该以哪种姿态存活于世上。
02
上个周末陪学姐去面试,她说自己很后悔,要是再给她半年的时间,一定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上课好好学习专业,一定逼着自己去参加招聘宣讲,不会放纵任性浪费了这么多时间。现在的自己和身边的人相比实在太low,写简历都不知道该怎么编满,找工作又没有自己满意的,工资高的没能力去做,自己能做的一月工资才几百根本养不活自己。
我问她觉得自己现在和当初刚上大学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
她沉默半晌说,刚上大学那会儿感觉自己就是个行走的战斗机,把自己的日行程列的满满的。每天早起记100个单词,没课的时候一定要去图书馆自习,中午的空余时间用来看课外书争取做到一个月看三本书,晚上听英文阅读,然后去操场锻炼……说着说着她突然笑了,来了句“其实我当初是那么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谁又会不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没有人愿意永远都是一身狼狈灰头土脸、远望别人的光鲜亮丽背观自己和生活扯皮。
人都有不甘于落后的欲望,只是“开花结果的欲望都是苦涩的”,大多数人都是一开始怀揣欲望,途中丢了苦涩,最后只想等着结果。
03
所以说一边挣扎一边沉溺是人的常态。
明明早就决定要努力改变坚持锻炼,等到了最后却早已忘了当初的铮铮誓言,自己却依旧是当初那副难堪的样子。
最终因此背负的代价是逐渐体会到相形见绌的自卑,有求无门的绝望,无论对这个世界如何拳脚相向也得不到回应的孤独。
然后,我们毫无退让气势凛然,怨怼这个世界:是你的残忍让我变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有段时间我非常讨厌自己,想做的停留在口头,不喜欢做的全都做了个遍。我问表姐,为什么人会越来越讨厌自己。
“你知不知道《致青春》里有句话,我们最终都会变成自己厌恶的模样。”
如果我们都会变成自己厌恶的模样,那么努力本身也没多大意义。
后来看到陈虻说过的一句话:“我过着过着突然明白了,现在”就是小时候想过无数次要为之奋斗的未来啊。所以最现实的做法就是把现在的事情、眼前的事情做好。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
突然明白我们其实也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当我们为了某件事某个目标某个人拼尽全力去奋斗的今天,明天,接下来的无数个日夜,这样的姿态不会是自己厌恶的模样。
04
薛之谦有次上节目,有人问他参加各种节目活动会不会违背了音乐的初衷,他的回答大概是“我这么努力成为段子手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撑起音乐的梦想。”
这个世界不乏真正热爱事物的人,但能坚持最初所爱的寥寥无几。
后来有人说眼前的苟且是为了诗和远方,但往往当远方还没成为诗的时候,人就只剩皮包骨的苟且。
所以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不要因为维持初衷太难就活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我希望当你历经世界的悲喜仍然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如《逍遥游》里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