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城南,那些旧事——读《林海音传•从城南走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晓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酌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读完《林海音传》最后一个字,页码在368定格。思绪飞转,李叔同填词编曲的《送别》回荡耳畔,那熟悉的旋律,贯穿在电影《城南旧事》里,贯穿在小英子的童年里,以及我的记忆里。之前,关于林海音,也仅仅是停留在她的《城南旧事》和故事里的小英子。这一切的改变,直到看到这本由其二女儿夏祖丽撰写的《林海音传》。

合上《林海音传》,目光停留在封面上,久久,久久。封面上,晚年的林海音端坐在书桌旁,右手握着的笔,停留在耳边,她嘴角上扬,目光深邃,这大概是她工作中偶尔的一瞬。

这是一位友人从北京“正阳书局”寄来的旧书,一起寄来的还有一方砚台,那浓浓的墨香,使得房间里凭添了许多书卷的味道。

此时的窗外,夜幕降临,远远近近的灯火已经亮起,家住西安,也是城南,也有很多旧事。厨房外的阳台,是元宵之夜挂起红灯笼。那天挂完,特意下了楼,拍了照片。如今,西安满城都是彩灯飞扬,但心里喜欢的,却是窗外这两盏,光是柔的,红是暖的,望上去,不辣眼睛,就像《城南旧事》里,小英子娓娓道来的故事,纯真、质朴、含蓄。

写《城南旧事》时,回到故乡台湾的林海音已经42岁,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去讲故事,大概没有人会超过林海音,这也是小英子,为什么受人喜欢的原因吧。小说写的是20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住着小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故事循着小英子7岁到13岁间发展,以小英子一双好奇的眼睛,观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人说小英子就是林海音,关于这一点,林海音没有意见,但她表示文中所写的都是别人的故事,她和她的家人不过是陪衬而已。她只要读者,分享她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就好。

林海音创造了小英子,小英子也成就了林海音。

有专家表示,在老舍写了《四世同堂》,以及曹禺写了《北京人》之后,《城南旧事》恰好填补了中间的空白,故事里面的疯子、老妈子、小英子都是老舍与曹禺想写而没写的人物。

1983年,吴贻弓导演把《城南旧事》拍成了电影,感动了无数观众,林海音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台湾作家。80年代初,两岸没有往来,直到电影在国际上不断获奖,在大陆轰动后,林海音才知道她的作品被拍成电影。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也向林海音呼吁,在她方便时或委托亲友去领取稿费,如今这笔稿费仍保留在上影厂。90年代初,林海音才见到了导演吴贻弓,她说,电影拍出了原著里“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的味道,很是满意。

前几日,看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意犹未尽,晚上下班回家,忍不住重温了一下电影《城南旧事》,直到后半夜才沉沉地睡去。那时的张丰毅是那么年轻,演小英子的沈洁,那双大眼睛是那么清纯明亮。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1918年出生在日本,那时父亲林焕文和母亲黄爱珍去日本谋生。3岁随父母返回故乡台湾,当时,台湾还是日本殖民地,民众生活十分艰辛,5岁时,一家三口辗转来到北京,定居南城,这一住就是25年。30岁,与丈夫夏承楹(笔名何凡)、三个子女等家人返回故乡台湾。林海音再次重返第二故乡北京是71岁,改变了的是容颜,不变的依旧是一口纯正的京腔。熟悉她的人,都喜欢她好听的京腔和她爽朗的笑声。

父亲焕文去世那年,林海音刚刚13岁。她说,她的童年在那一刻结束。作为家里的老大,她和母亲一同撑起一个家,她有主见有担当,家里的弟弟妹妹都把她这个大姐当成家长,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了几十年。

读完《林海音传》,感触颇多,在83年的人生历程里,林海音以其旺盛的经历,完美诠释着以下角色。

作家:林海音从31岁开始在报上发表文章,之后,陆续出版散文集《冬青树》、长篇小说《晓云》、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包括“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落了”、“冬阳•童年•骆驼队”)、儿童读物《金桥》等作品。与其丈夫夏承楹一起,被誉为台湾文坛的半壁江山。

编辑:1937年,19岁的林海音正式担任《世界日报》记者,主跑妇女新闻,在此结识夏承楹,后组建家庭。27岁,重回《世界日报》,主编妇女版,31岁主编《国语日报•周末版》,35岁受聘担任《联合报》副刊主编,39岁创办《文星》杂志,49岁创办《纯文学月刊》,担任发行人及主编。在此期间,发现并扶持了大量文学新人。

出版人:50岁,林海音成立纯文学出版社,直到77岁由她亲手结束,27年间,共出版了四百余本书,为文坛留下了一批品质优异的作品。办杂志也好,做出版也好,林海音始终坚持的都是纯文学。

美食家,家庭主妇,贤妻良母,也是林海音身上特有的标签。

林海音好吃,也享受吃,这充分体现在她富贵丰盈的体态上,以及她对美食的专研上。她说过,有时她想到下个星期要吃什么,整个星期她都会盼着。她喜欢逛菜市场,买各种食材,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厨房。一双巧手,做得了羹汤,写得了好文章,剪裁得了孩子们的衣裳。她一生勤奋,爱家恋家,相夫教子,丈夫何凡一辈子没进过厨房,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美满的婚姻,成为当年台湾文坛的佳话,家里四个子女也都个个成才。事实证明,鱼和熊掌,在林海音这里是可以兼得的。在众多的身份中,她最喜欢的是:生活者林海音。

林海音家的客厅,被文友誉为是永不熄灯的客厅。客人包括,台湾本省作家,外省作家,大陆作家,国外作家。每次邀人吃饭,林海音都会花很多心思去构想,她亲自下厨烹制美食,让大家和自己都尽兴。到夏家做客,客人谈得快乐,吃得快乐。每次林海音都会为朋友拍照留念,三四天后,客人就会收到照片,林海音还在照片后注明时间、地点。奇怪的是大家脸上的皱纹都不见了,因此大家封林海音一个“无皱纹摄影家”的外号。夏家的客厅,令林海音夫妇朋友遍布天下。

林海音,一个年幼丧父,没有父兄指导,只有高中学历的人,一生做的事都能和社会的脉动结合,一个要照顾四个孩子的家庭主妇,能在写作,编辑,出版,以及生活上走出这样一个大格局,过了这样精彩的一生,靠得是她的聪慧,勤奋,责任和骨气。

一般的人物传记,都是由旁人来写,这本由二女儿夏祖丽撰写的《林海音传》,因为母女两人共同生活与工作数十年,相知甚深,读来亲切真实,不同于其他传记。

如果说遗憾的地方,也有。林海音何凡夫妇的四个孩子成年后,都定居国外,晚年的林海音想来是孤独的。书中说,年迈的林海音,常常给孩子打电话,通话时间之长,让女儿的邻居总担心,电话费会让林奶奶破产。

《林海音传》是一本有朝一日,还会重读的好书。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那些城南,那些旧事,都在心底,那首《送别》也常在耳畔。

永远的小英子,永远的林海音。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城南,那些旧事——读《林海音传•从城南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