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错误时,我们在想些什么

       李开复老师的《向死而生》中,有一段话让我深思。是在知道生病之后,李开复来到父亲灵前,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一次他偷钱,父亲对他的教诲。当年的小错误,他学到了谨记一生的处事方法。那么,面对孩子犯错时,我们在想些什么? 

      “父亲始终默默无语,但我可以感觉到他就在我前面,宽和地看着我,就像我小时候偷了钱,后来自己害怕,把钱丢在墙缝里,他却什么也没说,只问:‘你自己有什么感觉?’我没想到父亲会这么问,愣了一下就哭着说:‘我对自己挺失望的。’他让我哭了一会儿,才拍拍我,轻轻地说:‘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让自己失望了’。”

错误,就这样轻易被原谅了么?

 当时,正跟一个朋友讨论她家孩子的问题,我拍了这段话发过去,她说:“犯错都这样被原谅了?”这是大家普遍对犯错的看法, 那么,当看到孩子犯错时,我们在想些什么?是批评、惩罚?我们的原不原谅意义何在呢?如果不原谅能够让他改正,也许达到了目的,但这个改正是为了谁改的呢?孩子学到了什么?

 “这样做妈妈会生气,所以不能这么做。”这会成为讨好型人格,孩子的行为标尺是我们的情绪。

 “我又犯错了,我真笨,我做不好事情。”这会自怨自艾,对自己的评价过低。

   “哼,这回被你抓住了,下回坚决不让你发现。”孩子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也许不会知道他下一个错误会是什么。

 那,面对错误,我们该想些什么呢?

错误,是个好的学习机会,也许这暴露了我们疏忽的盲点,提醒了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帮助孩子。                 

孩子,你可以犯错,重要的是:如何承担起责任去解决问题、从中学到了什么。

孩子,你只需对自己负责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李开复老师的父亲提供了完美的案例。

      我想,教育与哲学是相通的,这个父亲应该是深谙传统文人的处事哲学。所以,也许他不懂现代儿童心理学,不会教育技巧,但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能够看到本质:教给孩子对自己负责,关注孩子的成长。

当发现孩子犯错的时候,这个父亲关注的是孩子的感受:“你自己有什么感觉?”,孩子,你对这件事是怎么想的。

     孩子很意外,愣了一下:“我对自己很失望。”这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他让我哭了一会儿。才拍拍我。”这是对孩子情绪的接纳,释放了情绪,才能用理性来沟通和思考。孩子,你可以哭。这时的轻拍,是个含蓄的父亲对孩子最大的温和了。那放到当下,很多父母应该是拥抱自己的孩子,来得更直接些吧。

  “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让自己失望了。”孩子,你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一个动作,两句话,始终宽和的态度。简洁又有力,几十年后,这依然让对面的孩子记忆犹新,在最困难的时候想起。   

谁都会犯错,放自己一马吧

     为什么我们会对错误如此介意呢?也许是因为期望,也许是因为深藏在我们心底的完美主义,我们希望自己做得最好,也希望孩子如此。

      有时候,不允许孩子犯错,何尝不是不允许自己犯错,对自己犯错的不谅解呢?

谁都会犯错,放自己一马吧。

       如果我们强调错误,那这永远只是一个错误,将成为孩子的一个黑点,压抑在那里。

      我妈是个特别好强的人,她希望自己做的好,也对我们姐弟要求一向严格。在成长中,我挨的批评无数,有一个小细节,我特别害怕打碎碗,因为小的时候家里碗大,拿不稳,打碎之后挨的批评太深刻了。于是,一直到成年后,手里拿着碗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哎呀,别打碎了,心里就会下意识的一紧。一直到去年春节,在厨房洗碗,一只碗没放好,滑到了地上,我心里又是一慌。在外面下象棋的父子俩跑过来,牛仔先问:妈妈,你没事儿吧。先生说:伤着你没?两个人开始拿扫把扫地。我突然眼前一阵模糊,这个当下治愈了我害怕打碎碗的心结。

       从本意上,我也不想打碎碗的,但已经打碎了如果再挨批评,就只能加重了心理负担。而这个温暖的接纳与关心,让我把注意的焦点转移到了关心自己与解决问题上,那个心中一直端着的碗就放下了。

     也许,我们都不想犯错,但谁都会犯错,如果我们意识到错在哪里,明白了犯过的错只是证明我们还欠缺那些,看到了,就是改进的开始。

 你可以犯错,重要的是要承担起责任,解决问题,是学到了什么

关注成长,关注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了着重于解决问题和学到的收获上,那面对孩子错误时,情景就不同了:

      在6岁半的孩子开始写字,把9写反了的时候,他会捂着嘴笑着去擦掉重写。

      当他在客厅转呼啦圈把花盆碰落地上的时候,我提醒他:我们该怎么办?他拿起扫把打扫干净,转身去宽敞的地方继续转圈去了。

      当他打碎了我心爱的杯子,看到我伤心的样子,开始不停地追着我问:妈妈,你心情好些了么?下回我们去超市给你选个更漂亮一些的好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对孩子错误时,我们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