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进学习的坑里两年多,我正在努力爬出来

2017年的时候,转业在家待业一年,开始关注个人成长和学习提高。

但是两年多过去了,自己成长进步很小,特别是与一起参加社群学习的同学相比,进步非常非常慢。

问题出在哪里呢?听了大白老师的课,幡然醒悟。

原来是掉进学习的坑里,现在都还没有爬出来。

01

第1个坑,把学习当成表演

2017年,开始读一些喜欢的书,写一些读书心得和践行清单。

写出来后,感觉自己很厉害很牛逼,然后把它分享到微博和朋友圈。

看到朋友点赞,更激发我的自恋,哇,我太厉害了,我太牛逼了。

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表演,好像觉得自己写出来,就觉得自己是这样的人,把自己放在高高的位置供起来。

那时候,分享自己读了多少本书,写了多少文章,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把学习当成炫耀的资本。

但实际上,读完书,写完文章,相关内容就与自己无关了。

没有将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日复一日的坚持践行。

所以,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就是这种状态。

02

第2个坑,凭着惯性学习

比如看书,最开始看的时候记笔记,抄名言警句,偶尔还记和背。

但其实,这些都是学生时代应试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一点不实用,或者说效率不高。

笔记做的再多,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没有改变,相当于没有学习。

再比如,猫叔的《一年顶十年》有很多好的做法,当时看了觉得真好、真厉害,我以后也要这样践行。

然后把好的做法打印出来,贴在显眼位置或者设置屏幕保护。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的做法,有兴趣践行两天,后面就忘了,没有持续再践行。

这种惯性的学习和惯性的思考,自己一直没有察觉。

所以,好像一直在学,但一直没有进步,也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问题。

03

第3个坑,把任务当成目标

原来我也经常做计划做规划,把每天每周每月都安排得满满的。

每天干了什么事儿,工作日志记得满满一页。

下班的时候,看着全是打上钩的清单,觉得自己好厉害。

但回过头来看,很多时候,都属于瞎忙,很多事情都是不必要的。

把自己做事情的多少当成是实现了目标,其实这最多算是任务,很多任务和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点儿不相关。

做了很多紧急不重要的事儿,重要不紧急的事儿做的很少,或者是根本没有做,这是导致没有进步的根本原因。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根据这个目标来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学习哪些东西,要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需要长期坚持,对这些思考太少。

所以呢,当看见好课程,觉得今后可能用得上,就赶紧买下。

事情多的时候,觉得每件事情好像都挺重要,每件事都努力去完成。

但是放在长远,放在自己的人生目标上来看,很多东西是不必去学的,很多事情是没有必要去做的。

针对以上三个坑,今年下半年,我想努力做好这么三件事儿,尽快从坑里爬出来。

第一,制定人生大目标。

到底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想做一名努力改变政府公信力的基层好干部,还是想做一名基层干部成长教练,还是做一名努力往上爬、坐到一定位置的政府官员?

不同的目标,对应不同的人生策略。

自己的人生目标需要再次明确。

我擅长什么,我最想干什么,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找到几个圈的交集。

这个目标,是下半年我最重要的、最重大的工作,必须在6月底之前完成。

第二,每天认真复盘。

听很多人讲过复盘,包括古典老师、剽悍一只猫、鱼哥,等等。看到很多书也讲了,复盘非常重要。

但实际上,自己的复盘只是记流水账,没有深刻的去反思总结。

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自己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每天这个回顾非常少,经常的回顾就是总结自己的成绩,觉得自己很厉害很厉害。

这个复盘,我计划每天做一次,每周一个大的复盘,周复盘每周日发布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馈,我将持续改进。

第三,养成三个微习惯。

我自己也是有一些习惯,比如,读书,跑步,但坚持不够好。

从大白老师那里,有一点我觉得说的特别好,就是要让习惯形成条件反射。

我现在日更两个月,但是中间断了可能有10天,为什么呢?

有时候觉得自己太累了,太困了,事情太多了,今天就不写了。结果一天不写,导致很多天都落下了。

每当自己很累很困、没有素材写东西的时候,应该建立一套条件反射机制,让自己回到书桌前,敲起键盘。

除了写作的微习惯外,下半年,我还要建立和强化另外两个习惯:一是运动,二是处理不良情绪。

最后的话

跳出低勤奋陷阱,

最关键的是,要有目标、要有行动、要有方法。

愿你尽早走出人生泥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掉进学习的坑里两年多,我正在努力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