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四篇“ 宪问篇”,本篇比较集中的内容是对诸侯、大夫的评说,同时对德行、才干、修身等方面多有论述。

在上文品读了“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文中先是提到了有人来问孔子几个学生的为人。

有人问孔子,子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告诉对方,子产是一个有仁慈之心,且无私的人,他经常给老百姓们带来许多好处。

旁人又问,子西又是怎样的人。孔子说,子西跟子产一样。

后面又问了管仲。孔子说,管仲是一个有仁德修养的。这可是特别高的评价了。

然后用一段故事解释了下,说管仲他之前剥夺了伯氏骈邑三百户的封地,使伯氏那些人只能吃相粮,就是把好的食材都拿走了,只能吃一些很差的事物。

可是他们却至死没有怨言。说明了管仲做事的公平公正到没人敢抱怨。

后文提到孔子说,贫穷而不抱怨很难做到,而富有且能不骄傲容易。

这说出了人性的常态,人在穷的情况下总会遇到很多难关,饭都快没得吃的时候,能做到不抱怨的人确实很少。

本身就穷了,更难去保持乐观。

而富人呢,过惯了富有的生活,不必用为没钱担忧,久了对金钱也没什么概念,所以也不必骄傲和炫耀。

但孔子的希望就是大家都能够“贫而无怨,富而无骄”。

继续下章,孔子谈孟公绰。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见利思义,见危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