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为女服务生》

本书作者芭芭拉·艾伦瑞克是属于美国中产阶级的专栏作家,拥有生物学博士学位。体面的工作让她拥有不菲的年收入,健全的保险,大房子和优渥的生活。某一天,她与出版社编辑坐在豪华餐厅里用午餐,对“贫穷”这个话题发表了自己某些看法。这场谈话过后,她赋予自己一项“使命”:去亲身体验美国底层劳工的生活---- 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那样,去收集自己的数据并检验别人的(书本上的)数据,假设和验证自己的结论。

于是,她用真名,用去掉了学位和经验的简历,在佛罗里达州应聘当上大众餐馆的女服务生;在缅因州当清洁别人家房子的女佣,周末兼职老人院清洁护工;在明尼苏达州的沃尔玛大卖场里做最底层的员工。这些工作都是时薪6-7美元的合法的底层工作,仅仅比法定的最低工资高那么一点点。作者在书中详细的记录了她的工作生活,她遇到的同事们(收入跟她一样,时薪6-7美元或稍多一点), 她是如何用工资解决吃、住、行。吃什么,住在怎样的地方,每周租金多少,环境如何,尽量做到了详实。作者行文风格生动幽默,200多页的书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

作者的结论其实不难预料,正如她自己开篇所说,”像...一名老人...用计算器算好账本上的收支结果,然后再回头用笔把每一笔账目的数字算一遍,只为了确认先前的结果没错“。但是,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美国的福利制度和美国的统治阶级泼了一盆冷水,提醒其要清醒认识到底层劳工的现状:被吃喝拉撒等基本生活日常禁锢在底层,思维方式和眼界受限,阶级流动性并非如富人阶级所想的那么乐观。

美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发达国家,底层生活尚且如此,怎叫人去想象中国的情况。出生在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前夕的中国农村的我,对“底层生活”、“贫穷”的滋味当然并不陌生。现在,如果你让我像作者一样,抛弃如今舒适的生活而去体验当一把中国的劳工,我根本没有勇气。

很多年前我在日本当一个穷困的交换留学生的时候,也曾真实的当过兼职女服务生,领着时薪7美元左右的工资。那时,我有着一个巨大而崭新的体会:市场经济繁荣的国家,商品如此丰富发达,人们可以选择的商品和服务的范围几乎是跟钱成正比的。金钱因此被赋予强大的魔术一般的吸引力。有意思的是,我记得我还有一个深刻的跟本书基调不同的体会:劳动足以立命,只要有手有脚,生活总可以过得去。时薪7美元,一个月一千多出头,基本的吃住行是可以涵盖的,如果要求不太高。要改善条件,可以靠多打一份兼职,或者努力谋求升职和更好的工作。

所以,我算是也戴了一副自己的有色眼镜去看待此书中的底层劳工。我当年在日本打工的心态是非常正面的,充满希望的年轻人,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真实的底层劳工,身体健康是一枚定时炸弹,常年累月的体能消耗,极其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特别是西方穷人,以一包薯片当正餐那种),他们对抗烟酒黄赌等嗜好的能力也其实非常脆弱。你无法指责他们为何不好好存钱跳出火坑而还要把钱浪费在不良嗜好上。

摘录一些句子结束本文:

当人们越穷困,他们的行动力也通常越加受限。

这是一个悲剧性的循环,把我们更深的打入不平等之中,而且长远而言,除了这些高压管理的执行者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人从中获益。

大多数文明国家是透过较宽厚的公众服务来补偿工资不足,例如健康保险,免费或有补助的托儿服务,住房津贴,以及有效率的大众运输系统。

在我们这个高度两极化而不平等的社会里,有某种诡异的光学特性,使得经济地位高的人几乎看不到穷人。然而穷人却可以轻易地看到富人,比如在电视里或杂志封面上。富人很少看到穷人,即便他们确实在某些公共空间中瞥见到穷人,也很少明白自己看到的使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为女服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