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没发文章,朋友问我是不是偷懒了?
其实这几个月,除了躲新冠,我一直在埋头学习儿童教育。
先后读完了2本实体书,12本电子书,还报名参加了培训,并取得幼小衔接培训师认证。
明明有需要的时候,上网百度就有答案,为什么还要费力读书学习?
与微信、抖音上偶尔遇到的“知识”相比,读书能更好地展现知识和方法的全貌,便于权衡不同方法的利弊和运用情景,帮助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并洞悉现象背后的本质与规律,让育儿之路不折腾、不慌张、有的放矢。
说到底,是希望用一点点知识和技巧,为亲子陪伴之路“加持”,让彼此的爱,可以内化成强大且充满勃勃生机的生命力。
这算是我的育儿理想,也可以说是我陪伴孩子,与之携手成长的一种方式。
当然,除了母爱之外,我读书学习也和创建这个公众号的初衷有关:
我身边有许多妈妈,为孩子的养育和学习焦虑不已,报班、查资料或挥金如土。
也有身为“老一辈教育者”的爷爷奶奶,怕自己的经验不够用、不合适,经常端着手机勤奋学习。
于是,我开始写文章做分享,希望通过记录育儿路上的点滴,与大家交流陪伴孩子成长的感悟。同时,借助网络平台,找到和我一样“摸着石头过河”的父母长辈,让大家探索育儿的过程不再孤单。
今天,我想通过《窗边的小豆豆》,与大家分享“儿童教育到底是什么?”的思考。
2.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部在全球享有极高声誉的作品,作者黑彻柳子讲述了二战期间,她在日本一所私立小学——“巴学园”中的学习和生活。
小豆豆是一个调皮捣蛋,总是扰乱课堂秩序的“差生”。因此被多次请家长,最后被勒令退学。
为了让孩子有学上,妈妈费了很大劲,帮她转学到名叫“巴学园”的小学。
这是一所奇怪的学校:大门是用大树做成的;教室和图书室是废弃的电车车厢;大大小小的孩子在一起上课,而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身有残疾的孩子也能在运动会上得第一;孩子们每天都想早早到学校,到最后一刻才愿回家。
创办这所学校的小林校长认为:所有孩子天生优秀和善良,但是他们容易受到环境和成年人的影响。所以要尽早发掘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能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巴学园”用特殊的课程和活动设置,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爱好得到发挥。
每天,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完成课程:喜欢读书的孩子可以读书,喜欢画画的同学画画,喜欢物理的孩子可以做实验;学生们想外出散布,老师也会带着大家边走边看边学习。整个学习氛围轻松而愉快。逐渐的,老师就能掌握每个孩子的兴趣 、个性、特长。
学校的教学活动鼓励所有孩子摈弃“差异”,平等相待,消除自卑心理。即使身有残疾的孩子,也能大胆自如的参加游泳课,并在运动会中拿到奖项。当然,这些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结果。
小林校长曾说:“对于今后的孩子们来说,现在就培养他们具有在别人面前把自己的想法清楚而自由地、毫不害羞到表达出来的能力,这是绝对必要的。”
因此,每当发生问题时,校长先生都会认真地听每一个孩子的解释,即使孩子是在找借口,或滔滔不绝,他也会耐心地听下去。
有一次,小豆豆为了捡回掉进厕所的钱包,掏了一上午的粪坑,错过了上课。但小林校长了解完情况后,并没有责怪她,只提醒她弄完后把场地打扫干净。小豆豆最终没能如愿找回钱包,但以此为戒,从此改掉了上厕所的不良习惯。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小豆豆是幸运的。她在需要阳光和探索的童年,遇到了“巴学园”。
小林校长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孩子所想,让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内心深处中最阳光、最温暖、最活泼的部分得到生发。
3.
除了好老师,小豆豆的转变与家长的做法也不无关系。
在小豆豆被退学后,妈妈为了不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如人、产生自卑,把退学的秘密保守了20年。小豆豆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
有一次,小豆豆放学回家的路上,听到一个朝鲜难民的孩子用充满敌意和歧视话语对她们喊话,妈妈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非常同情那个孩子,并且告诉小豆豆:不管是来自哪里的孩子,都是一样的,都可以变得优秀。
可见,妈妈也和小林校长一样,看到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未来的无限的可能。她给予孩子温柔的包容,耐心的等待,并用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拥有一颗善良、阳光、积极的心。
这份乐观积极的心态,在战火烧到家园后,帮助他们一家渡过了难关。
4.
这本充满童趣的《窗边的小豆豆》,我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读完了,此后却会时时想起它,尤其是独树一帜的“巴学园”以及小豆豆的童年学校生活。这些都让我十分神往。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甚至有些纵容的教育方法,却能培养出自信、阳光的孩子。那么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谁需要教育?被教育的人到底需要什么?
教育是学习知识本身?完成学校和考试设定的任务? 还是让被教育者拥有不断成长、追寻幸福的能力呢?
我想,这个问题不仅仅只理论层面的讨论,它也关系到家庭和学校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定位与方法选择。找到答案,或许能从根本上帮助我们,解决儿童教育问题上的焦虑、亲子冲突以及各种磕磕绊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