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许嵩,大脑立马会浮现出两个字“牛逼”。在2009年时自己就一人包办和明确了从作词作曲编曲演唱制作的全能型的未来音乐发展的奠基道路。
要知道2009年还是彩铃时代,很多人听歌都是去网吧或者下载到MP3,MP4里,听歌的成本整体还是比较高的,能独立完成专辑制作的人当时能说得上和许嵩相对比的也就只有周杰伦。
不同的是许嵩作词功底扎实,源于对中国文化的海量积累学习,凭借小时家庭的音乐熏陶,与对古典音乐的厚爱,埋下了未来音乐可塑性的强大种子,从此许嵩这个音乐人在各大流媒体平台排行榜稳居前十。
有这么一句话“出名要趁早”但是对于许嵩而言,压根就不想出名,而选择了趁早,显然今天看来,他确实趁早对了,他用他所学所听所看所遇的种种际遇打造出了许氏中国风,许式人文主义风,许氏哲学思辨风等。
凡许嵩出手音乐作品,隔个半年一年再听,依然历历在目,这可能是他吃透了,想要让作品穿越时空就必须让作品具有艺术特质的能力,具备穿越时间,抵达永远之功效。这对于一般玩音乐的人来说,不会想那么复杂和长远,要么为钱要么为利,而对于许嵩来说,他的确具备了高瞻远瞩能力。
早年他的腾讯微博曾有一个动态“想要让人们把你记得久一点,不要作,要靠作品说话”今天再看这句话,他没有食言,而且还超出预期效果,时间证明你没有看错。
深挖其作品,才知道一些秘密,能让一首歌曲好听,且没有时效性,这在细节上要付出作一首歌相比十首歌的高压方式,词曲演唱都要兼备,太浅显易懂的听者会腻,太过于深奥的听者会切,如何做到平衡,在作曲编曲和唱作上突破,这可以从《乌鸦》《雨幕》《忆黄山》《天知道》中有迹可循,那就是“离调。”许嵩自己选择放弃流行路线,专注于个人表达和音乐本身。凡是个人表达,都难免有很强的个性化,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
《超市》:
灵动轻盈的曲风, 迷人的律动,像是Bosa Nova和弗拉门戈的结合。另外这首歌用的不是流行音乐常见的调式,所以旋律的听感也不那么流行,特别是副歌第一次听还是有点奇怪。配器的话很喜欢后半段小号和古典吉他(或许是弗拉门戈吉他),特别特别舒服。小号在流行歌里算是一种色彩乐器了,自带一种复古的味道。他之前在小七的《九月清晨》也用过。古典吉他这玩意儿在《明智之举》和《幻听》中开始出现,近两年用的更多一些。
首先是超市的前奏部分的吉他谱,这首歌特别的跳跃感来自于这三点
切分节奏。第二拍和第三拍都有切分音,也就是中间长两边短,并且中间那个音是重音。这种节奏打破了平时的 强弱强弱 的规律,变成了 弱强弱 ,相当于打破了平时对节奏的预期,产生一种跳跃的感觉。
制音。在第三拍和第四拍第一下都是制音,这意味着前一个音会响一下之后突然停掉,没有延音,就好像这个地方一下突然跳起来中断了。
反拍切和弦。一般的歌曲(如有何不可)都是在每个小节的第一拍或者第三拍切和弦,但是超市切和弦的地方却在第二拍和第三拍的最后一个音,这相当于也打破了听众预期的听感,就会产生很特别的效果。
可以对照着《有何不可》来看,《有何不可》就没有这三种技巧(或许你看不懂谱子,但是大致一扫都能看出来两者复杂度完全不一样),节奏和和弦都非常平常单调(就是很套路),所以给人的听感很舒畅,缺乏变化。这种舒畅感会更符合大家日常的听感预期,所以相比《超市》受众面会更广。但是舒畅久了容易感到乏味,所以也需要从更复杂的曲子里寻找新鲜感和听觉刺激。
《乌鸦》:
第一次听,刚听到前奏的钢琴半音阶上行,还有弦乐,就能感受到浓烈的古典味,后来果然全曲大量古典风格,包括间奏也是,整体引入了大量管弦乐,甚至还有长笛巴松双簧管。当时还挺惊喜,上张专布鲁斯摇滚,这张就玩上古典了,并且我还一度以为全专都会是古典味,不过后来证实并不然。主歌部分疯狂离调,和弦进行也非常罕见,和一般流行歌很不一样,所以第一次听到会觉得有点怪。以第一句“怀揣汹涌喷薄的热情”,和弦进行(转化为C调)是C Cm #C/B Bdim7,除了第一个大三和弦C以外其他都是离调的和弦,并且色彩都比较暗淡。尤其是从大三和弦C到小三和弦Cm,可以专门去听一下,“怀”的时候还是C,那一下听感还比较明亮,而“涌”的时候就开始变为Cm,后面的地方就有点暗淡了,至于后边的#C/B Bdim7的味道就更“奇怪”了,属于流行音乐中几乎不会出现的和弦。这样的色彩交替在一首歌里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音乐很多时候就是在各种色彩之间变来变去,一会儿明亮,一会紧张。如果你曾经用吉他或者钢琴弹过许嵩早期的歌曲,你发现他之前是完全不会用到这些和弦的,早年的歌几乎全是调内三和弦七和弦,并且和声进行几乎就是leading bass、卡农进行、4536251这些套路,甚至不同的歌可以用相同的吉他伴奏,我猜测他早年写歌也是在固定的和声套路里面哼唱旋律的方法写出来的,到后边水平提高了才开始有意识的脱离这些套路,不过副作用就是出现了一些过于牵强的离调。
副的话歌就回到卡农进行+4536的套路了,听感上很流行很大众,和主歌鲜明对比,我还看到有人专门批评他副歌又落入俗套了。但我感觉他很可能是为了照顾流行度而故意这么搞的。事实证明也很有效,似乎前两天《乌鸦》还上了某音的热搜了。
《隔代》:
很有民谣味很温暖的一首歌,第一段主歌部分纯吉他伴奏,但后边编曲上又丰富了很多,这一点倒是完爆大多数国产民谣。初听专辑的时候最喜欢的一首,不过后边就爱上别的了,因为我还是更喜欢律动感强的歌。这首歌最打动人的还是它塑造的那种很温暖很怀旧的氛围,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后半段大提琴加入,更为这种氛围极大的加分,因为大提琴的那种带点低沉的音色本来就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最后一分钟几乎就是电吉他的solo,大提琴铺底,可太好听了,有点让人想到柳成荫,不过两者风格完全不同。隔代里的大提琴很厚重,就像是一个老人娓娓道来。另外这首也是离调比较少的,再加上题材很有共鸣,整体是符合大众审美的,我总感觉未来某一天会更火。
《假摔》:
贯穿全区的riff,哒哒哒,从头到尾以不同的形式和乐器出现,尤其是3分40秒之后的情绪爆发,和声的交错,还有最后的长音。很喜欢这首歌的编曲,律动感也很强烈,还有一些“口技”,为曲子增添了特别色彩,可以看出制作上是用心的。
《野人》:
钢琴为主的伴奏。“为你高歌”,这四个词对应的曲很惊艳,第一次听到我就自然而然脑补出了后面的旋律,结果许嵩又放飞自我了,后面马上又跟了一段奇怪的旋律,然后还自称“一条蜿蜒隐秘的副歌”,完全出乎意料。至今为止我都没有感受到这个旋律的高明之处,感觉有点太刻意了。2:44后的间奏极其美丽,钢琴和弦乐都很古典,真的牛逼。后面加上了合唱团的和声,整个声音更具有层次感。
《庞贝》:
开头和间奏都是爱尔兰笛,很悠远浪漫的感觉,甚至我看到很多人想到了泰坦尼克号。这首的话算是这张专辑里面最“流行”的一首,听感比较接近主流,所以喜欢的人应该也不少。整体氛围塑造的很好,它在专辑里的作用和地位可以类比上张里的《明智之举》《如约而至》。
《科幻》:
好温柔好安静的感觉,这种科幻浪漫风格也是第一次涉猎。运用到的电子音效有那种宇宙的华丽感和宏大感。开头的人声也经过了一些处理,显得很空旷。副歌的离调感觉比较突兀,“你说--爱”,然后马上降了半音。
《三尺》:
继《我们的恋爱是对生命的严重浪费》之后的第二首摇滚(其实这首还比较像朋克)。一开头竖琴和弦乐演奏了一段不和谐音程,本来还有一点哥特音乐的既视感,结果没想到马上失真电吉他就响起来了,这个设计挺有意思,这两者对比很强烈。而且许嵩的曲子里很少用到失真开的比较大的电吉他,这种效果一般在摇滚、金属、朋克中出现。不过上次《放肆》倒是失真挺强的,是摇滚和中国风的结合。副歌部分比较洗脑,无限蹦蹦蹦。
《万古》:
从4:04开始背景出现人声的吟唱,营造出一种神圣壮丽的感觉,之后4:37s开始同时出现古筝和管风琴。这里的古筝强弱交替的快速刮奏非常传神,如同进入了某种时空隧道,周围的景象在飞速从眼前划过,转眼走过万古。这个古筝完爆上次老古董里的古筝,老古董里用的古筝真的没有什么亮点。单纯把民乐引入流行音乐并不是什么创新,更重要的是发挥其特色,而不是音色。管风琴的话,特别特别像星际穿越里的管风琴,这种乐器本来就是在教堂里用的,所以自带一种神圣伟大的感觉,非常适合关于宇宙、时间等等话题,强烈建议大家去听听星际穿越的《Cornfield Chase》,会更好地体会到这一点。最后这一段是非常让人享受到,几分钟都是铺垫,最后的升华和爆发一下子就把情绪拔到最高点。看到很多人认为这首曲子是充数的,敷衍了事,我觉得这就太片面了,音乐的外延还是很广泛的,不能因为里面没有“演唱”就把它打死。仔细听听所谓的“背景音乐”,其实是它很棒的,不要让注意力被念白吸引了。像这种音乐里面带大段独白的并不少见,比如Daft Punk的《Giorgio by Moroder》就是被奉为神作的,不过风格很不同,感兴趣可以去听听。
接下来细细回味离调:
离调可以理解为转调的一种特殊形式,但要注意区分它和转调的关系。离调具体是指音乐作品中出现了某一临时变化音或临时带变音的和弦而引起了调性色彩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只作了短暂停留之后又回到了原来的调性上,这样的调性变化就称作离调。离调可以用在音乐的开始、乐曲进行中或转调之前。离调由于其编排及演绎的高难度,多适用于弦乐器、管乐器及民族乐器的独奏桥段,可增强音乐的感染力,突出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并不适用于人声。
与转调的区别
离调就是暂时的离开一下原调调性,既不在新调上作巩固,也不作发展,而转调是离开原调之后在新调上巩固、发展、结束。
运用
离调可以运用在乐句的内部,以丰富音乐语汇,扩展和声进行。虽短暂地离开主调触及别的调性,但只是经过性质,称作经过性离调。
离调也可以发生在乐句终止处,用以加强终止和弦的地位,或者终止于副属和弦上,其后都立刻返回本调,可称作终止性离调
以某一离调片段为原型,通过模进形式形成一连串的离调,称之为离调模进。
和声
这是新古典主义音乐、新浪漫主义音乐、现代主义音乐的用法,即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作曲家所采用的概念。实用时只需简单地将音符极度半音化,再返回主调。
总结,为什么后来很多人觉得许嵩的歌不好听了,是因为他的作品已经具备了穿越时间的能力且歌词有大量的信息量,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人不可能静下心去琢磨去思考,而选择去切下一首。
回望许嵩中国风作品,其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
许嵩音乐作品中用到的典故:
《曼陀山庄》:
王语嫣(望湖畔,雨漫,烟横)
一帘疏雨:出自宋代诗人汪藻《漫兴二首其二》“晨起翛然曳杖行,一帘疏雨作秋清。”
梦沉书远:出自宋朝词人周邦彦所著
《过秦楼•大石》〝叹年华一瞬,人今干里,梦沉书远。”
解连环:出自《战国策.齐策六》
〝秦始皇兴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日:齐多智,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翠臣,翠臣 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日:谨以解矣!”后以“解连环”比喻解決难题。
《大千世界》:
语出“景德传灯录”
“风马牛齐聚”典出《左传·僖公四年》
《昨夜书》:
“普天之下”出自《诗经·小雅·北山》
《放肆》:
“施一苇渡江功”出自达摩祖师渡江
《温泉》:
源自悲伤小说《起风了》
《江湖》:
“敬属江上雨”苏轼《前赤壁赋》
《最佳歌手》:
“柳絮抚着那条街,像大雪一样的热烈”
《世说新语·咏雪》
《雅俗共赏》:
“满纸荒唐言”出自《红楼梦》
《弹指一挥间》:
“云遮秋雁”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七夕》:
李白《月下独酌》
《惊鸿一面》:
“晓风,残月”典出柳永名词《雨霖铃》
《亲情式的爱情》: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以下一段采访,是《雨幕》发布后:
从新歌《兩幕》到最近一张专辑《寻宝游
戏》,再到之前的 《不如吃茶去》,无论曲风是否是“中国风”,我个人作为听众总能从中接收到某种禅意。在你早期写的文章中也会经常出现“出离〞、“无常”这些佛学术语。佛学对你的歌词创作中有着怎样的影响?
许嵩:禅意是很多的古诗词创作里都有所体现的,举个例子,很久以前我微博引用过的苏轼的《观潮》 就是这样。有许多诗词里的禅意,可能都无关作者的宗教信仰,而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提炼后自然而然的哲思流露(不过苏东坡应该是爱佛、爱参禅的)。当代有不少诗人词人觉得下笔不蕴含点人生哲学就拿不出手了,我个人觉得倒也不必吧,写作不必硬拗深度,深有深的魅力,浅也有浅的感染力。我既写《大千世界》,也写《有何不可》。
刚刚提到中国风,这是你音乐作品里不容忽视的一种类型。你的中国风创作为什么会广受欢迎,有没有什么创作心得可以分享?
许嵩:所谓的“中国风"是指什么,如果就是指"歌词具有文言文的表达特色”、〝旋律以中国五声音阶为主”、“编曲加入民族乐器”……那么这些是很表面的很容易实现的:爱读古诗词古书的文学爱好者就能写所谓中国风歌词,能写通常流行歌曲就能写五声,再选几样民乐器往编曲里一加,完事了。中国风音乐的美感和精髓绝不在于这些形式。
先抛开具体细节不谈,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是,国风作品得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措辞是文言还是白话或是文白结合都可以,但要做到词为心声言之有物,有自己的遣词造句特色那当然更好;作曲是五音还是十二个音全用上了都可以,但要恰到好处的表达作者情绪,蕴含中国韵味。其实不论中国风还是什么曲风的创作,都需要避免格式化套路化,否则就会制造出看似合乎规格、风格纯正,但缺乏创造性的流水线产品。死板复制的工艺品还是仅此一件的艺术品,其中的区别就在于此。
大千世界微尘里,八万行识片语间。当代乐坛里,你恰好完美的在雅俗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不听热闹,慢慢听门道,欣赏你绝世的才气也敬慕你孤胆的傲气。
所有的相见,见天地,见众生,见你。都是为了见自己,见到那个勇敢快乐的自己,承蒙时光洗礼,2022我还在听你。
乌鸦,您辛苦了!
您不是隐者,您心里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