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瑞安立春习俗

关于立春的记忆,和豆有关。

立春前一晚,我妈就把红豆、白银豆、红枣和莲子等食材浸泡,然后立春一早开始熬粥。等我起床的时候,屋里已经弥漫着豆香。

很少在除了瑞安之外的地方看到白银豆,查了一下,“白银豆”和“白芸豆”不是同一类豆子。白银豆的产地在陶山镇荆谷乡山头上村,这里被称为“白银豆之乡”。白银豆(药名白扁豆)属豆类小菜豆,通常为每年5月~7月、9月上市,为一年生蔓性植物。

“豆”在瑞安方言中“大”同音,“枣”与“早”同音,似乎寓意着立春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我家就是称呼这个是“豆粥”,但查了资料,温州将立春的豆粥称为“春茶”,旧时温州人的春茶颇为考究,将柚子切开,加上白豆(或黑豆)放在茶中饮食。后来改进了,是将一些食材放在“汤罐”中煨得烂熟。煨好春茶后,温州人先敬祖先,后供家人邻居们分食,称为吃“春茶”。而所用的食材各地有异,如苍南地区用红豆、红枣、柑橘、桂花和红糖合煮,瑞安地区则用朱栾、红豆、黑豆、红枣、薏米、红糖、桂花等。温州人春茶所用的食材都是味甘之品,正适宜春季食用。

而吃“春茶”的时间是发生在“燂春”之后。

立春跨火堆的传统仪式,即是“燂春”。“燂春”是华夏民族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在民间盛行。因立春之日阳气将出地面,燃放爆竹,焚烧樟树枝可祛退阴气,宣达阳气,助阳气生发,有驱邪迎祥之意,而孩童跨火,则更蕴含着平安成长的美好祝愿。

按照民间的习俗,过了立春,孩子又长了一岁,而吃了“春茶”,在新的一年里,不仅祈盼生活红红火火,而且也能护佑孩子们健康成长,平安吉祥。

据我妈回忆,在她小时候过立春,家里也是有“燂春”这个仪式。

立春之日,家家户户先打扫庭院,然后从道坦、天井、阶沿头、中堂再至每个房间包括牛栏猪舍,各放置一堆预先备好的干燥樟树枝叶,俗称“春柴”,下放一些引火稻草。立春时刻一到,人们便一边放鞭炮,一边从外到里依次至各个房间,像接力赛似的。开始点燃稻草,将“春”迎到屋里的每个处所。烧着的“春柴”噼啪作响,散发着带有樟脑气味的烟雾,香气扑鼻,表示驱邪迎祥。儿童们则在熊熊的火堆上蹦跳蹿跃,并念着歌谣:“燂春燂毛髥,田垟好种着,猫儿燂眼光,老鼠燂摸瞠。”最后将烧后的柴灰烬从外到里,扫起来倒入灰塘,寓意将吉祥、兴旺引入家中。有的人家门上还贴上大红的“迎春接福”或“宜春”几个字。邑人的《迎春接福》诗云:“迎春接福贴门墙,几处家堂遍上香。烧遍厅堂樟树叶,拥帘香气挟新霜”。



上图是2017年2月3日,在平阳县水头镇内岙村文化礼堂的空地上,当地村民与孩童复原了传统的“燂春”民俗活动。

首先由村文化礼堂工作人员在空地上铺设并点燃一条间以樟树枝叶的稻草带,让孩子们从火堆上跳跃而过。在鞭炮燃放之后,孩子们一边兴高采烈地跳跃着跨过火堆,嘴里还唱着歌谣。

“新春来,老春去。新春新烨烨,老春贴墙壁……”


燂春仪式结束后,孩子们吃“春茶”。

乾隆《温州府志》载:“至某时立春,则烧樟叶,燃爆竹,用栾实、黑豆煮糖茗,以宣达阳气。”

清·光绪《永加县志》有记载:“家家烧樟叶,放爆竹,用栾实、黑豆煮糖茗,以定达阳气。”

清戴文俊的《燂春》诗云:“叶烧樟树趁芳辰,爆竹千声气象新。俗字一编须记取,好将疰夏对燂春”。



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立春是农耕之始,与农业生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统治阶层还是民间,都对其特别重视,于立春举行的迎春礼就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礼仪。

据瑞安县志记载:

“清以前,县官于立春前一日出郊迎春入城,并使人扮演‘芒人’,立于县官轿前,全城百姓沿街拥观,谓之迎春。”

迎春是人们抬着“春牛”和“芒神”一起由郊外入城。“春牛”是用泥土塑成,塑制时牛腹里还放进一些谷物。

“鞭春”也叫“打春”,即是鞭打“春牛”,由地方官亲自先打第一鞭,有诗云:“迎归官阁五更天,太守鞭牛劝力田。乡老入城觇水额,插禾插麦卜丰年”。意为“劝农”,表示春耕即将开始。

然后由百姓大家来打,并拾去打碎的“春牛”泥块与五谷,把泥块和水涂于自家灶上与牛棚里,据说可使六畜兴旺;将五谷放入仓里,预祝今年五谷丰登。

“芒神”民间传为主管农事的神,由人来扮演,他的行进位置和穿戴很有讲究。“芒神”或走在牛前或走在牛后或与牛平行,都表示当年节气时序的早与迟;“芒神”穿着白色或红色衣服,身上系着一根带子,头上戴着帽子或不戴帽。当“芒神”经过时,有些人会争着摸他的脸,摸到者以为吉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十四节气 - 瑞安立春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