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上口的围观原理

我们写文章,读诗文,常常有一些微妙的感觉,有一些词句读起来有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但又说不清那个感觉从哪里来的。我们自己也可以编写顺口溜,末尾一个字押韵就可以形成一首打油诗,但常常失去了那种感觉,可能我们毕竟水平差得远。
我们给小孩取名字有时也有这种感觉,有些名字,寓意很好,但加上姓氏,组合起来,读起来不顺口。但具体哪里不顺口又说不太清,只好多想一些,一个一个读着试试看。
我时常思考着这个原理,近来发现似乎有迹可循。
有时我们发现某个词句读着拗口,像绕口令,就有一种嘴巴舌头不听使唤的感觉,这个情况就是朗朗上口的反方向了。那么朗朗上口就需要让口舌读起来舒服、顺利。
这个又主要是由前一个字的收尾口型与后一个字开头的口型决定的。前一个字音的收尾口型与后一个字的开头发音的口型如果较为接近,就会令两个字连读时有顺利的感觉。口型包括嘴唇形态、舌头位置、喉部状态等。嘴唇形态大开的发音如韵母a,gkh,微开的读音有an/en/in等韵母的末尾口型,圆开的读音有u/o等韵母的末尾口型,全闭合的读音有b/p/m等。
举个例子,历史人物的名字“刘备”。刘字的读音liu,发音结束时,嘴唇为收拢状,舌尖位置居中。而备字发音的开头是声母b,需要以嘴唇闭合为初始状态,舌尖也不需要特殊的初始位置。于是前后二者很接近,大家可以读读试一下,嘴唇毫不费力就可以在两个字中间过渡,这样两个字连着读就会很顺利。假如是另一个名字“刘奥”,第二个字开始状态是嘴唇大开,两个字中间的过渡过程比较长,读起来会显得绕口。另一种情况,“刘浪”的第二个字,舌尖需要抵住上颚,于是在两个字之间过渡时多了一步舌尖的动作,也会使过渡不够顺滑,假如前一个字的韵母为鼻音就好多了,如“成浪”。
两个字的词语、名字往往只是句子中的一个单独的韵律结构,略有拗口也许不会引人注意。如果过渡不自然的字数过多,可能就会像绕口令一样,读起来嘴部动作大,比较累。相反,如果大部分的音节过渡都是顺利的,那么整句话读起来就会有朗朗上口的感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朗朗上口的围观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