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精致”成了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品质。
精致的才叫生活,凑活的只能算过日子。
这种所谓的精致往往通过朋友圈、微博、INS等体现出来。
去看一场话剧一场演唱会,全程在线直播。
去星巴克点一杯焦糖玛奇朵,喝咖啡三分钟、拍照半小时,修图一下午。
去餐厅吃饭,拿出分了12期买的苹果最新款手机自拍一张,并不自觉露出自己新买的限量款包包,传到朋友圈并配文:女孩子,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
用神仙水敷面膜是精致,抢到某大牌最新款包包是精致。
下午茶要一杯喜茶搭配网红糕点,精心摆盘,仿佛时刻都在向世界宣告:生活是自己的。
生活确实是自己的。
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却不是为自己生活,活在朋友圈,为了向别人展示。
每个月工资到账,信用卡、花呗还完,剩下的这个月吃土都不够了吧。
然而为了这份精致,旅行、AJ、单反一样都不能少,毕竟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仿佛只有都用最贵的,才能体现出自己热爱生活,才能活得精致。
所有的鸡汤文也都在宣扬:女人,一定要活的精致。
而这种所谓的精致就是会打扮,懂审美,去高级餐厅用餐,化妆品包包都只用大牌的,嗯还要读几本畅销书,再看几部文艺片,就是精致女神了。
所以我说,现如今,仿佛太多人把“精致”这个词扭曲,“伪精致”充斥着这个社会。在太多人眼里所谓的精致只是一种浮于表面、散发着铜臭味的炫耀。
这是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
可是并不是说用大牌、高端、华丽堆砌出来的就是精致。
诱导大众消费的广告词将欲望包装成了评判是非的正能量,毒鸡汤让人陷入泥沼。
“不要在最好的年纪,吃的最胖,用的最差,活的最便宜。”
“你什么都嫌贵,你就会变得很便宜。”
“男人不愿意为你花钱,就是不爱你。”
………
顿时,似乎所有的价值取向都能用“贵”和“便宜”来衡量。
仿佛我不用CPB,买不起SKII,拍照没有INS风就不够精致。
可是到头来,或许你也会发现倩碧用起来也不错,食堂的饭菜增加的新菜样有妈妈的味道,排了好久队的网红店好像也不过如此。
我在某乎看到这样一个话题“活的精致是不是都是累并快乐着。”
有一个回答这样说“你的精致如果是为了展示,那肯定会累。”
可如今,太多人因为这种“伪精致”透支着信用卡、各大借贷平台,榨干了钱包,还有自己。
精致的生活,不是穿潮牌,而是你穿着干净得体;不是你外表光鲜亮丽却“乱室佳人”,而是即使你的房子是租来的,却整洁温馨。
精致对一个人来说,不是你走了多远的路,看了多少文艺片,朋友圈有多精彩,而是你是否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
其实,精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有不同的体现。
如果你是学生,精致应该是干净整洁的外表,阳光开朗的性格以及诗书对你整体气质的衬托。
如果你是上班者,精致应该是光鲜亮丽的外表、由内而外的自信以及体面的薪资。
如果你是已婚者,精致应该是对爱人体贴入微,布置简单温馨的小家,彼此尊重且自由。
精致,只是为了让生活更有味道。
李银河曾说:精致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乐的,不是痛苦的。
真正的精致是一种对高尚生活的追求,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充盈,是让心灵回归理性。
最终会成为引导我们更自律、更清醒的生活。
当我们的努力足以支撑自己的野心,钱包赶得上欲望的时候,或许会发现自己才真正的精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