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自由的实力,却有着爱马仕自由的消费,欲望与幸福

21年11月底的时候,零层级在北京组织的一场活动,当期的一个主题为:“你如何理解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那个下午伙伴们讨论了很多,也正是那时生发了我写下本文的欲望。

或许除作家外不会有人将写作的发心归为欲望,但这不是本文的关键,重点是那天的活动,让笔者深刻意识到:欲望与幸福间无比密切。

眼界改变欲望

前几天我妈离京回了老家,我问她回去好不好,她带着幽默粉刺的口吻说: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真好,过不了多久身体胖的像猪,脑子空了又空。

我是佩服她的,50+的年龄来到北京,自己找了工作,并且充满激情的忙活着。

10个月多来她幸福指数增加了,由宗室人脉的合作模式切换到基层市场化合作模式,让她感受到城市的开放与包容。

可是也有不少迹象表明,近期她的幸福指数是下降的,收入增速落后于欲望增速,大概率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这里也不缺席。

稳定的收入,吃喝玩乐,应该是每座安逸小城的标配。50年来一直生活在那里的人,基因早已习惯那个状态,外界的种种新事物,他们没见过,也未曾感受过,他们的欲望值一直变化不大。

零几年由《遥远的救世主》改编的电视剧《天道》,一直在坊间盛传,原本在古城开着格子间唱片店的刘冰,从井底被拉上井沿感受了外面的世界,最终因受不了失去宝车、被女人使唤、坠崖式下落的生活体验,自杀了。

而这一切的源头是因为环境的改变、眼界的拓宽,它们都是欲望膨胀的原动力。

笔者很多时候并不赞同:世界那么大,要多走多看,因为舞台越大,欲望一定会越大,终有能力撑不起欲望的那一刻,届时定会祸不单行。

培养欲望管理意识

短视频一禅小和尚,有条视频说的特别好: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们欲望太多。人生本无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

欲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而在当事人毫无察觉时,生活便会逐渐陷入焦虑与痛苦。

捡到100元带来的快乐与丢掉100元带来的痛苦,二者间永远不对等,穿惯了1000元的鞋,就很少再会关注五六百的鞋,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

尤其在今天这个物质丰盈的时代,为了避免无畏的痛苦与焦虑,我们首先要培养的一种思维便是:审视欲望思维。

现在经常讲各种自由,什么车厘子自由、摩托车自由、爱马仕自由,其含义是:吃车厘子就像吃香蕉一样,每天均匀稳定的购买,丝毫不会影响你在别处的消费。

但如果你的整体营收能力是优衣库自由,脑子想着却是爱马仕自由,那你大概率逛优衣库时不会快乐,看爱马仕时也会痛苦。

建立审视自身欲望的意识,列出自己的欲望清单,根据自身实际营收能力确定自己位于哪类自由,是欲望管理的第一步。

去掉那些超出能力范围太多的欲望,喜欢摩托车带来的飒,很好有个性,不过为了追求飒,而花费全部积蓄,甚至贷款买一台10w+的车,就真的应该审视自己的欲望了。

如何提升幸福

期望越多,失望也就越多,自从开始审视自身欲望后,笔者才更深层理解了宗教的一个作用。

从欲望的角度来看,现行市面上所卖的绝大部分方法论的课程,都是在教我们满足自身的欲望。

不会理财,不要紧,这里有家庭理财课;不会沟通,不要紧,这里有沟通训练营;不会选基金,不要紧,这里有基因经理速成班。

宗教则反其道而行之,不会理财,不要紧,钱乃身外之物,对于物质世界,要做到清静无为、无欲无求。

比如有一杯白开水,你却想喝一杯星巴克,于是便滋生痛苦,此时宗教会这样教我们,我们本来就不该喝水,不应该有这个欲望,现在能喝到白水,已经超出欲望了,应该快乐。

所以,什么时候我们会幸福?就是当欲望能满足的时候,以及满足后的一小段时间。

生活在现行世界,内卷不断,那些方法论的课程当然非常的重要,且不可或缺,不过没有欲望管理,你的幸福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宗教给人安静,现实让人奔波。那么欲望管理的第二步:降低幸福成本,把能力范围内的欲望,再次调低。

此刻定会有人反驳,欲望都没了,哪有上进的动力,学那些课程还有什么用?

有用,且是大用,如果释迦摩尼没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或许佛教不会那么早出现,他在物质上无欲无求,却在精神欲望上想要普度众生,所以他必须得是沟通高手。

欲望管理的第三步:由物质欲望转变为价值欲望(精神欲望)。

关注的事物变了,心境自然就变了,对自己负责的人,要经常审视自身欲望,做好欲望管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优衣库自由的实力,却有着爱马仕自由的消费,欲望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