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一个家庭的启示

上次回家,表叔向我哭诉——儿子不孝。

 为了照顾老人家的情绪,我故作唏嘘扼腕,着实费了一番苦功夫才算安慰了他。

表叔从去年开始,身体一直不好,上个月刚做的肾囊肿手术。就在住院的那几日,发生了一件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早上护士给表叔量体温,结果十分钟过后,体温计不见了。 “简直就是没用?”站在一旁的表兄把手机狠狠地摔在地上,脸几近扭曲,空气像是被煮沸了,让人窒息。 病房里的人脸上都是惊愕的表情,不明白一个体温计为什么可以惹这么大的火。表婶没言语,头也不回,自顾拧着干透的毛巾。本来表叔还有三天就要出院,这次却足足呆了两个星期。

 我听完这件事,整个人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中,因为印象中的表兄温文尔雅,一副书生意气,不敢相信竟然做出这种事,我开始为表叔一家人的将来捏了一把汗。

情况不出所料,父子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前几天表兄过生日,又上演一出闹剧。 表兄有一儿一女,女儿十二岁,叫小慧,小的刚满两岁,叫小智。小慧放学后到家里来吃蛋糕,表兄刚刚点起蜡烛准备许愿,小儿子就隔着衣服小解了一下,尿顺着裤腿滴到了地板上,站在一旁的小慧见此情形,拿起书包,大声喊了一声:“脏,传染病。”随即摔门而去。 表兄整个人如哑巴一般,嘴里那口气半天没吐出来。(原来,有次表姐带孩子来串门,表兄也这么喊过,这些小慧全都看在眼里。)

 一个摔手机,一个摔门,父女俩摔出了同样的“风格”。

这次,我由焦虑变成了恐慌。

表叔的家事无疑让人痛心疾首,一个小小的体温计,一个小小的婴儿,祖孙三代的情感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彻底倾覆,本来和睦的家庭急转直下,让人来不及反应就分崩离析。家里人念叨,都是医院那次闹的,才让这个家越来越乱。可我倒认为:医院那次只是个导火索,积怨早已渗到了骨子里。

 何来积怨,我是想不透的,表兄言辞最激烈的时候这样说:大学是我考上的,工作是我找到的,媳妇是我谈来的,他干什么了? 听到这,我不禁想问:既然表兄这样神通广大,是不是自己把自己养大的?如果真的觉得无所不能,别的不说,单看小慧,她的确到了表兄的真传。

 其实,类似表叔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我本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看过听过的闹剧也多。打架打到街上,骂街骂到房上的事比比皆是,而这样的事情往往沦为别人的笑柄。

为何养育之恩如此脆薄如纸,二十几年的劬劳之恩变得一文不值,温馨时刻的其乐融融变得令人窒息,是什么让亲情演变成众目睽睽之下的恶语相向? 难道不是感情的失联?德行的偏废?教育的疏忽?

父母是人生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钱学森先生崇尚不教而教,从不空洞说教,只摆道理,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其子钱永刚对父亲感恩戴德,同样用身体力行感召后人。

我的家族很大,祖母生了六个儿子,但早早离世,重担便落到了祖父的肩膀上,在六十六岁那年,祖父得了脑溢血,瘫痪卧床。父亲哥六人轮番照料老人,擦背,翻身,换洗,祖父身上没有长过一寸褥疮,几年后安详辞世。这几年里,没有一句争吵,没有一点怨言,父辈们感念祖父养教之恩,坚守孝道,为我们后辈树立了典范。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用行动教育人,别人就会服从;用语言来教育人,别人就会争辩。孩子年小尚可言传,待其成熟,又怎能空谈说教,这个时候便凸显出身教的价值了,所以教育孩子也是在对个人德行的检验,每天在孩子面前做出坏的表率,孩子又怎能不效仿,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家庭感情破裂,道德失守。

父母从不拿表叔的家事来说教,想来应是怕我产生压力,我不止一次想要谈论此事,表达看法,但都被他们制止,父母告诉我:不去说,心里清楚,知道怎么做就行。

言犹在耳,大道至简。父亲将祖父的“教鞭”传授给我,如何执掌,是我一生的备课内容。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女儿,她喜欢用明亮清澈的眼睛看着我,也喜欢用纤小稚嫩的小手拉着我,从床角走到门前,从门前走到路中央……

你可能感兴趣的:(身教——一个家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