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看到诸多解释,我实在感到悲观到绝望,我一直认为老子先生的语言虽然简练,但是从来不拐弯抹角,可是为什么解释出来的诸多含义那么的让人不忍直视!

我有一段时间不写这些了,因为觉得蹩脚厉害的地方都写的差不多了,没想到刚才看到这个简单的东西被普遍解释的乱七八糟,既不守语言本身的意思,更没有逻辑的支撑!

他处的解释我不叙述了,直接陈述我的理解吧吧!

“上德若谷”是什么意思?老子写到大德不德,谷是什么?是低洼之处,是普通人认为的不德之处!

“大白若辱”更简单了!我们都知道耻辱与洗白这两个词吧,组合起来后的样子就怕小学生都明白!就是说真正的无瑕疵在普通人那里并不是被觉得是干净的!这与上一句是一个句式,与后面的也一样!也算我们长干好事却被误会!

“广德若不足”就是说德行很广大,但是在普通人看来却不怎么样!这些都是普通人的认识与有道有德之人的认识存在差别的原因!

“建德若偷”这个词得解释一下,建德是什么?你解释成建立在世上的德之显像也可以,俩字“实践”!或者解释成修德都行,不过我个人认为前者准确,后者是我胡扯玩的,毕竟这章不是谈修身养性的!为什么说建德若偷呢!其实“偷”与“建”是相对的!建是有所成的实践,“偷”就是减少所希望的那个所成的行为动作!偷的解释可以去查阅偷字的解释去,一目了然,如此解释合理的很!!

最后一个就是“质真若渝”了!也是与之前的同种句式,“真”的特点与“渝”相对应!“渝”是改变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坚贞不渝,如今的小学生都山盟海誓了,不需要我解释!其实一想都知道,“真”就是不变的东西,也是我们爱情最该有的样子,真爱就不可能变!

为什么还说真的像改变的呢?这涉及到我们文化的特点,我们讲究天人合一,有一个万变不离的东西,那就是真!然而这个真却幻化出各种各样的现象,但是这诸多现象都是以这个真为根本的用!所以普通人看不明白一个人的真心,就说你变了,你不爱我了,只是所有的变化都是顺应特定环境的爱你罢了!

真如果不化万千就没的用,真化出万千就有普通人认为的变了,这是对事物认识没深度的表现!

所以说这几句都是一样的句式,都是最简单的解释,谨以此篇抛砖引玉,望各位临观、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