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儒家眼中的知与行。

​知行合一。

—— 《传习录》

知与行,分不开。

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明代心学开创者王阳明说:

“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清 焦秉贞《王阳明先生真像》


为学之道,向来以儒家着墨最多,《大学》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本篇,我们就以这八目,来看看儒家的“知与行”。

何谓“格物致知”?

关于这点,宋明时代讨论得最是热闹。

宋代理学开创者程颐、程颢两兄弟认为,格物就是穷理,穷究事物道理,使自己的心知通达天理。一物有一物之理,就像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君臣父子之间也是一样,都有理的存在。

应该今天“格”一件,明天又“格”一件,时间久了,自然会有豁然贯通的时候。

元 刘敏叔 《三夫子相》(程颢,程颐,朱熹)


王阳明从小便一心想成为圣贤,学到“穷理”之说后,笃信不疑,便去“格”亭前的竹子。一格就是七天七夜,然而不但没格出竹子的理,还因为过度劳神苦思生了一场大病。

失败之后,王阳明非常失落,一度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但他并没有放弃理想。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坎坷人生路后,终于在龙场悟道,开创阳明心学。

元 顾安 《竹石图》


悟道以后的王阳明说:

“致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良知。心即理,心中没有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假外求。用此心事父便是孝,交友便是信,治民便是仁。

致知就像是树根,而格物就像是枝叶,要先有根,然后才有枝叶。”

双方的理解恰恰相反,一个从物到心,一个从心到物。但客观来说,两者的行为结果却是一样。

在《大学》的原文中,虽然没有明确解释什么是“格物致知”,却提到了“知本”。

孔子说:“审理诉讼,我和别人差不多。但我想要的却是使诉讼不再发生。”

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狡辩,大畏民志,做事情从根本之处着手,这就叫“知本”。

清 《孔子圣迹图·赦父子讼》同治十三年孔宪兰刻本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


何谓“诚意”?

“诚意”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君子必“慎独”,一人独处之时,更要谨慎不苟。

《淮南子》上有句话就说得非常好:“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元 赵孟頫 《竹石幽兰图》


何谓“正心”?

“正心”就是端正己心。如果你有所愤怒、有所恐惧、有所偏好,那么你的心必然也会有所偏颇。

用《论语》上的话来讲,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主观臆断,不绝对看事情,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明 仇英 《帝王道统万年图》(赵匡胤)宋太祖令洞开诸门,谓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见之。”


何谓“修身”?

心不正则身不修。人往往会过分偏爱自己所喜欢的,过分厌恶自己所厌恶的,这样做必然有失公允,所以又说,身不修则家不齐。

“正心、修身、齐家”三者一脉相承,喜爱一个人而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而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世上少有。

此外,孟子在讲述修身之道时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形成的,不能有一刻忘记行义之心,亦不能拔苗助长。

如果反躬自问觉得理直,“虽千万人,吾往矣”。

元 赵孟頮 《双松平远图》(局部)


何谓“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庭是国家的缩影,“孝”可以用来事君,“悌”可以用来事长,“慈”可以用来使众。能经营好家庭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能治理好国家的人才能让天下太平。

这里便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恕道。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

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推己及人之恕道更进一步的延伸——家国同构。

明 焦竑 《养正图解·不卖的卢》李云鹏绘 万历22年吴怀让刊本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儒家眼中的知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