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通谱”应是对涵盖立谱的姓氏或某个支派世系的全面反映。就王氏世系而言,有两部谱可称为“通谱”的。一部是王锺等所编纂的《三沙王氏统谱》,或称《三沙王氏全谱》;另一部就是王庸敬所纂修的《王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了。要对王氏世系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整理,该《通谱》就是必须研读的主要谱牒。
一、一生经历
王庸敬,字圣传,号简候。浙江慈溪人,生于嘉庆甲戌六月十八日,卒于同治戊辰十二月十八日,享年55岁。三槐堂西沙支后裔,追述其先世,先祖王有信(宗正寺丞、王佑七世孙)始居临安;有信生龙图阁学士如京;如京生明州制属伦;伦生元提领文渊,始由临安迁居慈溪唐堰桥(即三凤王氏);由文渊五传至孝子钰,以先茔故再迁邑南黄山。祖父王朝栋;父王肃雍、国学生、候选州同知。
庸敬13岁时丧母,踊哭泣如成人,二年后又父亲去世,由继母俞氏抚养,对继母很孝顺,使俞氏“矢志抚孤守节”。自此庸敬操持家政,并刻苦读书,23岁时补邑诸生,但经数次乡试均落第,便决心不再参加科举,在邑南太平桥举办云华堂,专为民间操办善事,规模很大,影响深远。此间,以例贡捐州同知衔加一级,并诰授奉政大夫、晋授朝议大夫。
不久,因太平天国战事,云华堂被毁,又移居黄山庙的萃星阁,正当他决心重建云华堂以恢复原有规模时,有一件意外的事情使他全身心转入纂修宗谱事业。这就是他的族人正在纂修本家族谱,因始祖王如京的官讳似乎不能确证,有人建议从谱中删除,引起了庸敬的重视。他仔细研究了几篇古序言,坚持认为不能删除,又亲自外出远近搜访,借得余姚、萧山诸谱归来,就在他自家的“万绿轩”设谱局,正式接下了纂修族谱事宜,广邀族人讨论校对,从本支始迁祖王如京(亿四公)追朔渊源,认太子晋为受姓始祖,重新集成族谱为两集——乾坤谱。本家族谱自咸丰丙辰年开始,咸丰庚申年十一月修成,此时又宣布从明年开始修《王氏通谱》。
为修此《通谱》,除收集二十四史外,又购各郡邑省志300多部,并亲自外出采访绍兴、温州、杭州,外省如太仓、上海、无锡。更远者不能顾及,就写信给人请求代访。正当他全心投入,一心着述之时,清军与太平天国义军在浙东地区反复拉锯,战事非常激烈。许多人纷纷辍业流亡,而他却独自关闭窗户在家着述,不知户外有兵革战事,专心事其志趣。有一次去镇海采访谱事,在邱村行至小新坝,遇到兵匪追逐,差一点被俘,幸免于难,他说这是老祖宗的保护。太平义军撤离后,城乡尸骨遍野,他又组织人掩埋尸骨,在黄山庙设粥救济饥民。他所做的义举善事诉说不尽,最重要的是两次着谱。
正当《王氏通谱》文稿基本全部完成时,庸敬因积劳成疾,于同治七年十二月不幸去世。他先后共娶过6个夫人,元配裘氏、继配秦氏,妾鲍氏、俞氏、顾氏、袁氏。除顾氏、袁氏外,其余四位夫人均先于他去世。他生过五个儿子和六个女儿。五个儿子是:长子仁溥,早世;次子仁恩,监生、五品衔;三子仁元,禀生;四子仕昭,也早世,赠登仕佐郎;幼子仁政,监生。
二、《通谱》出版
王庸敬化费半生心血纂修的《王氏通谱》共106卷,生前未能亲自付印出版。临死前将夫人顾氏与三个儿子叫到床前,对他们说:“通谱一书,是我的全部精力所在,现可以刻版付印而又未能实现。你辈能继我志,他日能够刻印出版,我就死也暝目了。”众兄弟们哭泣表示一定立志实现。当时因仁恩刚21岁在宁波学做生意,仁元年仅13岁,突然遇此变故,确实还不能从命。只好珍藏书稿,每年夏天拿出来晒一次,存放在他父亲自己建造的“万绿轩”内。
光绪癸未年,仁恩客胶州,及至丁亥年,开始努力筹集资金,并嘱咐弟仁元着手核对谱稿。于是仁元将父亲遗稿认真一一参校,有时还要采访核实补充。经八年努力,终于将106卷的《通谱》用活字版排印100套。
其实王庸敬除了纂修106卷的《通谱》外,还着述了《王氏志》11种,即:选举志、徵荐志、鼎甲志、封建志、宰辅志、妃驸志、忠义志、仙释志、碑园志、丘墓志、艺文志等,又称《王氏十一志》,本人认为可相当于《王氏通志》,其卷帙规模与《通谱》相当,均已经缮写清楚,收藏于家。仁恩、仁元、仁政三兄弟刻印出版的仅仅是他父亲遗稿的一半左右。所以在仁元所作的《后序》中写道:“父亲遗稿中尚有王氏十一志,其卷帙规模与通谱相当,改日再行续刊。但此愿望能否实现,我不敢冒然担保。”事实上,果然后来未能见到《王氏十一志》的出版。这十一志遗稿的下落至今还是个谜。也怪不得《通谱》中只有卷首第一卷的开头才有5篇序言、墓表及传记的文章,即三子仁元的《后序》;仁恩、仁元、仁政三兄弟联名写的《徵“王氏通谱”序言启》;以及庸政生前好友所写的2篇墓表和1篇传记。这5篇在卷首第一卷中只有很小的篇幅,全谱其余篇幅全部都是世系图。
三、通谱内容
《通谱》将王氏全部世系分为五大派,即:太原派、琅琊派、三槐派、别派、零派,又有卷首二卷作为总纲。所以可以把通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一)卷首二卷(2 册)。其中卷一包括庸敬儿子们和生前好友写的序言、墓表及庸敬传记,其余是引用书目和渊源图(上古、毕姓王、妫姓五、子姓王、姬姓王、已姓王等源流图)。
卷二为以太子晋为始祖的太原、琅琊世系总图。
(二)太原王氏通谱16卷(10册),以王霸为始祖。
(三)琅琊王氏通谱34卷(28册),以王崧(吉长子)为始祖。
(四)三槐王氏通谱13卷附1卷(14册?现缺卷十三?实13册),以王言为始祖。
(五)别派王氏通谱20卷(13册)(内容为毕姓、妫姓、子姓、除太子外的姬姓、已姓、虏姓、赐姓、冒姓等世系)。
(六)零派王氏通谱20卷(15册)。如有的世系不知所自出,即无法归入上述派世系,或十余世,或三、四世,则每派各列一图,行首只表明某地世系附略,以光绪年间分省而编(内容为直隶、奉天、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迁徙世系)。共计106卷、82册。
在各派世系编排方法上有以下特点:(1)有确知为某某后裔而无世次可考者,随附在某某后行首,但写明某某后裔某地世系;(2)若仅知系出某某派而未详为某某后者,总附每派之末;(3)有说出近人谱牒而未见古书者,例为存疑。
四、评价分析
《王氏通谱》106卷,82册,5077张(每张为2页),与《三沙王氏统谱》(122册、8437张)相比,在王氏宗谱中规模屈居第二。但是如果加上尚未刊印的《王氏十一志》就不仅是王氏宗谱中规模第一,而且在中华各姓氏的宗谱也将名列前茅了,并且本《通谱》还有着《三沙王氏统谱》所没有的特点和优越之处。
《王氏通谱》的优越之处可归纳以下:
世系源流最广,函盖整个王氏源流。从六个部分五个世系看包括王氏的全部源渊与最广泛的世系。
取材广泛,除了二十四史外购买了各种郡邑省志300多部和子、集、艺、诗经等资料近300部。在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广泛搜集了家谱资料,为丰富《通谱》资料提供了厚实的基础。
论证严密,研究加工程度高。《三沙王氏统谱》是各地支谱送来以后,将序言、传记、艺文等分类列入,各支谱的“世系图表”则是随到随刻,只粗分东、中、西三沙支派,在同一支派内只按先来后到顺序刻入,没有按照世系顺序入编,属于“粗加工”。而《王氏通谱》只按世系传承入编,仅知某某后裔但又不知具体世系的,也紧靠在某某世系之后,可称为“精加工”。对于志书与家谱说法有矛盾的,进行分析,有的以志书为准,有的以谱为主,有的作为疑问按“存疑”处理。
《王氏通谱》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各支世系名称是以该支始祖的官职之名称呼,有几个官职名的取其一,没有官职的才取始祖的谱名来命名。尤其是官职名称呼的给查阅与研究增加许多难度。
断头的、零碎的支系较多,由于取材于各地方志,难于论证上接源流,鉴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所限,出现了许多断头、零碎的支系。但是这些支系为当今寻根问祖提供了许多重要线索,而且有的支系在当今时代通过努力也许可以连通。
作为“通谱”而言,采访的范围小了一些,采用家谱的范围与数量还是少了些。他亲自采访的范围局限在江浙沪,引用的家谱大多还是浙东地区的。而且此次《通谱》的纂修毕竟只是王庸敬个人与他全家庭的努力范围,难于适应编纂整个中华王氏通谱的需要。因此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受到较大的影响。例如三槐王氏的上朔源流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详见本文的最后部分(即下一个部分)。
五、三槐世系上朔源流质疑
在本《通谱》中将三槐王氏列入琅琊世系,原因是将三槐始祖王言列为后唐宰相王博之子,因受蓝田之祸,家族受牵连,王言为滑州黎阳县令。而一般史书中大多记载王博为琅琊世系。所以,将王言列入琅琊世系,主要是他引用的资料是史书,并无新的证据。
有关三槐世系的上朔源渊归属的争议在《中华王氏家谱研究通讯》第11期上有专文阐述,这是目前史学与谱牒学界的争议问题,我们目前暂不急于论证与统一。只是说明王庸敬对此的依据是引自“史书”,他当时没有找到有的《三槐王氏宗谱》是自述上朔列入太原派系的,所以未加论证就断定此结论了。因为在《通谱》里经常可见到:当有史书与谱牒说法不同时,往往会加以评论,有时认同“史书”说法,有时认同“家谱”说法,有时作为“存疑”处理。例如他在“三槐王氏通谱”卷四中阐述69世彦达的身世时说出了史书与家谱的说法不同,而且他认为此处应相信家谱资料的说法,他说许多史馆的资料也是相互抄袭,确实会有抄错或抄漏之处,因此他呼吁“信史不如信谱”。
看来他当时主要借鉴萧山一谱和余姚一谱,而这两谱是将三槐王氏列入琅琊世系的,因此未提出异议。实际上差不多与纂修《王氏通谱》的同时,苏南的王锺等也正在编《三沙王氏统谱》(历时二十年,光绪五年编成),载有丰富的资料称三槐王氏是在太原王氏派下。笔者最近查阅的浙江东阳的《上潢王氏宗谱》和《湖沧王氏宗谱》、《萧山车里王氏宗谱》等也都是把自己列入太原派系之下。这也证明王庸敬出于历史条件的限止,收集的资料还是不够全面。因此,《通谱》尚存在不完善之处。
虽然《通谱》有上述不完善之处,但毕竟这是王氏宗谱中最广泛、最全面的一部通谱,在研究中华王氏文化与家谱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部必须阅览、查阅和研究的主要谱牒。 (作者:王听兰)
王氏通谱一二卷首二卷附二卷
[正 题 名] :王氏通谱
[责 任 者] :王庸敬(纂修)王庸敬(纂修)
[堂 号] :槐政堂
[撰修时间] :清光绪二十年(1894)
[摘 要] :王氏祖系有出姬、己、子、妫、芈姓之别,又有少数民族、外国、赐姓、冒姓、复姓王氏等特殊情况。姬姓王氏有出周灵王太子晋和周文王幼子毕公高之分。太子晋十八传曰秦武城侯离,西汉王霸、王吉出其后。霸七传曰昶,昶之后坦之,以其世居太原,称太原王氏,河东、乌丸、中山、河汾等皆其望。吉七传曰览、祥,以其世居琅邪,世称琅琊王氏,东晋王导等出其后,会稽、建康等地皆其望。王导又二十二世而令言,五代后唐人,三槐王氏一世祖,至北宋,王佑、王质等名人显宦辈出,其族赫然。佑七世孙信,行万五,建炎时南迁浙江。信又五传而文渊,始自杭州迁慈谿唐堰桥。文渊又八传曰钰,再迁邑之黄山,是谱即该族所修。纂修者据宗子法立五大派,内太原、琅琊、三槐为正派,外国所出王氏、外姓所出王氏、少数民族所出王氏及赐姓、冒姓、复姓王氏为别派。毕公高为小宗,以防与太子晋正派相混,亦割属别派。最后以不知其所自出之王氏立为零派。内容则取衷苏老泉详本支而他族仅书名的原则,独详于三槐。卷首一序、传记等,卷首二渊源图、太原琅琊王氏世系总图;下分: 太原王氏通谱十六卷、琅琊王氏通谱三十四卷、三槐王氏通谱十二卷附支谱一卷槐政堂王氏一线图一卷、别派王氏通谱二十卷、零派王氏通谱二十卷。书名据版心、书名页题。
[版 本] :木活字本
[数 量] :八十二册
馆藏地
馆藏机构(收藏者) 地址 全文
吉林大学图书馆 吉林省 长春市 南关区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校园中心
美国犹他家谱学会
国家图书馆 北京市 海淀区 中关村南大街33号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北京市 海淀区 中关村南路27号中央民族大学内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市 海淀区 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
奉化市文物保护所 浙江省 宁波市 奉化市 体育场路56号
上海图书馆 上海市 徐汇区 淮海中路1555号 DOI为STJP013222(索书号:817)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北京市 东城区 建国门内大街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