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 孙子兵法》-第一章 计篇第一-摘录

第一章 计篇第一

《孙子兵法》的价值观

人们常常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并列,甚至并为一本书,叫《<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不过,《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三十六计的“计”,是奇谋巧计,阴谋诡计;《孙子兵法》的计,不是用计,不是奇谋巧计,而是计算的计,是讲计算,不是讲计谋。

为什么说把“计”理解为奇谋巧计,是价值观问题?因为那是人性的弱点,贪巧求速,总想设个奇谋巧计就搞定了。这恰恰是孙子反对的。《孙子兵法》不是讲奇计得胜的书,是讲实力决胜的书。

孙子的“计”,是基本面,不是操作面。是最拙的,不是最巧的,“计”,是计算实力对比,对比计算的科目有五项,叫“五事七计”。

五事,是道、天、地、将、法。七计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就是比较敌我双方的政治、天时、地利、人才和法治。

所以孙子的计,相当于咱们现代管理学讲的SWOT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优(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

通过计算定胜负,胜了才打,这就叫胜算。没有胜算,那就不要兴师动众。这就是孙子的核心思想:先胜后战。我称之为“赢了再打”。

中国历史上谁最会用计呢?一说计就想到诸葛亮。不过诸葛亮的计,恰恰是奇谋巧计的计,不是“五事七计”的计。用孙子的“五事七计”去衡量,诸葛亮就不及格了。道、天、地、将、法,他哪一条SWOT分析能胜过魏国?但他为了一个梦想,一个情结,兴师动众,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劳民伤财,尸横遍野。他要做的事,是唯有冒险,以侥幸才能成功的事,偏他又是天下第一谨慎之人,不打无把握之仗,一看不行就撤兵。那当初又何必发兵呢?

而真正的战略,真正的胜战,看上去往往平淡无奇,是没有故事的

孙子的敬畏心

孙子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战而胜之法;不是战而后胜之法,是先胜而后战之法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敬畏心,仅对手握重兵的军事家有警示意义吗?非也,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意义。

比如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说一举一动都是“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一个举措下去的时候,短期可能看不出什么影响,但只要你错了,它总会反映出来惩罚你。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这一份敬畏心、责任心,认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是对自己,对家庭,对公司,对客户,对他人,对社会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那可挽救多少财产和生命!

孙子的优劣势分析法:“五事七计”之五事

比较哪些科目呢?就这五个科目:道、天、地、将、法。

”,是恩信使民,你的人民听不听你的。你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还是无道昏君。所以道是比较双方的政治,比较双方君主的领导力

”,是上顺天时,“”是下知地利。同样一件事,有时机才千得成,时机不对就不能干。

“将”,是委任贤能。比较了政治、君主天时、地利,再比较双方的军队统帅,看谁的将帅厉害。所以战争中常常需要间谍去贿赂敌国宠臣,使离间计,让他去国君那儿说坏话,把能打仗的那位将军召回,换一个笨蛋来,我们才动手。

最后是“法”,这个“法”,不是国内的法治,是军法。国内法治属于道,在最前面。

上下同欲者胜

孙子的道,定义非常明确,“令民与上同意也”,让人民与君上,士兵与大将,意见一致,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下同欲者胜”。

上下同心同德同欲,是战争的国内政治基础,在于人民支不支持战争。全国人民支持你,你才打;不支持,就不要轻举妄动。

所以这里甚至不是战争的正义性,就是人民支不支持。比如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如果道是战争的正义性,那当然是日本无道。但是,如果从“民与上同意”这个标准来说,日本军国主义的宣传,已经让日本全国人民都狂热地支持战争,“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生死都置之度外,所以最后登峰造极弄出神风特攻队来。

把道列在第一条,也就能明白,在战争中,宣传机器和战争机器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林彪说,枪杆子、笔杆子,夺取政权靠这两杄子,巩固政权也靠这两杆子,就是这道理。

天时,就是军事气象学

兵家讲天,应说有三层含义。
一,是天下大势,顺天应人;
二,是所谓夜观星相,望云望气,龟灼占卜;
三,是寒暑四时,天气预报,利用气象条件作战。

第一层是大形势、大战略,举兵前已经定了。
第三层如吴起兵法讲的疾风、大寒、盛夏、炎热之类,因其利害而制宜,利用气象为武器作战。比如火攻要靠风,这就要靠天。
第二层说得最多,但都是宣传给别人听,“以惑下愚”,自己从来不信,如姜太公所言:“智者不法,愚者拘之

兵家的天,是军事气象学。至于观星望云、望气、占卜、烧乌龟背,那是宣传工作,为政主事者从未迷信过。

行军必是无人之境,交火必是有利地形

置之死地则兵士必战,置之生地则容易逃散

行军呢,打仗关键靠行军,行军是战斗的一部分,甚至是比交火战斗更重要的部分。很多人认为交火了,开炮了才是“打起来了”,实际上,开炮的时候,胜负已定了。行军,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出现正确的兵力,这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这就是运动战。说粟裕最能打仗,其实就是他最能行军,说他最能行军,是他在地形上下的工夫比谁都深都透。一个淮海战役,他的部队在战区穿来插去,行军必是无人之境,交火必是有利地形、优势兵力。靠地形和行军,他能把一支部队用成十支部队。他的战刀总是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神出鬼没,从天而降。

不仅强调行军是战斗的一部分,宿营也是战斗的一部分,要按战斗的规划来选择宿营地。宿营既是战斗地形问题,也是士气问题,战斗力问题。拿破仑说,战场上流再多血,也没有宿营地不卫生对军队的打击更大。可见对于战斗而言,交火开打只是最后见分晓的那一步,主要功夫全在诗外。我们的工作不也是一样吗?

心里装着对方的利益,并让对方知道

原文
将者,智、信、仁、勇、严

这是孙子对“将”的人格排序,他把“智”排在了第一位,而“勇”则屈居第四。孙子是强调智将而非勇将。因为孙子的价值观,是先胜后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首先是强调用智。人们常说智勇双全,孙子则在智勇之间,又加上了。怎么解呢?

申包胥说:“不智,则不能知民之极,无以诠度天下之众寡。”了解自己的力量极限,衡量天下大势,谋计于庙堂,变通于战场,都要靠智。

什么是“信”呢?
杜牧注得准确:“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信,就是赏罚分明,每个人都非常清楚,犯什么错受什么刑,立什么功受什么赏。

秦灭六国,就靠一个“信”字。这个信,不是对六国之信,而是对秦人、秦军之信,就是完全以军功封爵。什么叫取敌人“首级”,就是取敌一首,升爵一级!从词语上把赏罚标准植入了,一颗人头不叫一颗人头,叫一级爵位。秦国人谁不奋勇争先呢?

商鞅变法,就是从立信开始,所谓立木取信,在都城南门竖一根木头,贴一张告示,谁把这根木头背到北门,赏十两金子。没人信。提到五十两!有人试一试,真得了五十两黄金。从此政府说啥,人民都信。

西点军校有一条对领导力的要求——

心里装着对方的利益,并有能力让对方清楚这一点

“爱人悯物”,四个字很本质,要爱人,还要悯物。爱惜公物也是仁,用什么东西不爱惜,随意浪费,也是不仁。你加班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不关电脑,不关空调,甚至忘了关灯,这也是不悯物,不仁。

仁,还要勤劳。申包胥说:“不仁,则不能与三军共饥劳之殃。”领导者不能跟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也是不仁。

“勇”,杜牧注解说:“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

勇,就是决谋合战,当机立断,勇往直前。逡(qun)巡,是迟疑,退让。兵家说某人“好谋无断”,老是在谋划,就是决断不了,为什么?没有勇!这个在实际工作中也常见。我们有时候说某人“定不了事儿”,他瞻前顾后,迟疑不决,跟他的人都着急,这就是没有勇。

没有勇,一是决断不了;二是好不容易决定了,执行又不坚决,老想缩回来,最后真把自己缩没了。无论做什么事,要有牺牲精神,向死而生。虽然我们的立意是先胜而后战,但世上从来没有百分百必胜之事,没有勇,就做不成事。

“严”,杜牧注解说:“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

认为自己有靠山的人,在变革整顿,或打仗出师的时候,最容易被拉出来祭旗,因为整肃这种万众瞩目、地位显赫,对国家又没有实际价值的人,既能立威,又对国家没损失。所以做人,靠什么不要靠靠山。你的靠山跟别的山稍微磕碰一下,你就粉身碎骨。你以为你是山的一部分,但一阵风就会把你刮下山崖。如果靠山倒了,那更可怕,靠在那山上的人全被活埋。所以君子行中道,靠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价值安身立命,遵纪、守法、知止。找靠山,是小人之心,也就只能是小人的命

作为将领,是否身先士卒倒在其次。因为你往往是在后面指挥,不是在前面冲杀。最重要的甚至也不是计谋高超指挥若定,而是分配公平,谁有什么功劳你都清楚,都能准确衡量赏罚,则个个放心,人人奋勇,都给你卖命。

所以做领导的,不要只关注事,要关注人。不要事情办好了就万事大吉了,要对在办这事的过程中,你手下每个人发挥了什么作用都非常清楚,并能作出奖惩,你的事才能越办越好。

项羽是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刘邦就是只管论功行赏、论过处罚。作为领导者来说,站在后面把每个人的功劳过错看得分明,并赏罚准确,比身先士卒,要重要得多得多。

曾国藩说,以“廉明”二字为基础,“智信仁勇严”可以积累而得。没有“廉明”的基础,自己不能服众,赏罚又不准确,“智信仁勇严”也是空的。

为将者的大半工作,是制定军法

一个组织架构,技术含量就太高了就像搞企业,一个公司大了,管理跟不上,就一定会崩溃。业务发展速度快了,组织架构就经常整不明白,到处都是些莫名其妙的编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搞一次组织变革,搞成功了,活力迸发,搞不成功,就又趴下了。

“道、天、地”,是大略;“将”和“法”,则是雄才,能组织、动员、驾御、推动。

我们看成功的企业家,都是雄才大略兼备而雄才又比大略重要。因为大略可以问别人,可以请顾问,而雄才只能在自己身上。只有雄才,没有大略,也可成为大企业家。只有大略,没有雄才,在古代就做谋士幕僚,在今天就开咨询公司吧。

历代开国者,都是雄才君主和大略谋士的黄金搭档,如刘备与诸葛亮,朱元璋与刘伯温,刘邦与萧何。

所谓“道”,就是软实力

刘邦问韩信,你怎么不跟项羽跟我呢?韩信说,项羽对人民残酷,对部下不舍得封赏,大印刻好了,在手里摸来搓去,边角都磨圆了,还不舍得拿出去,恨不得再收起来。主公您就不一样了,对民众约法三章,对手下封赏放权。

刘邦的“道”,是对手下,激励机制上有道;对民众,政治上有道。在政治上,他更是甩开项羽几条街。刘邦最先攻下秦国,他财宝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没有住秦国宫殿,而是封存府库,还军霸上,给秦地人民约法三章,法令就三条:“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其他秦国严刑峻法,一概废除。所以秦地人民爱戴他,爱得不得了。在以后楚汉相争的岁月中,他始终得到关中大后方的全力支持。

项羽呢,他赶走刘邦后,引兵屠戮咸阳,之前投降的秦王子婴,刘邦没有杀,项羽把他杀了,财宝美女装车运走,还一把火烧了秦国公室,大火烧了三个月才熄灭。那地方已经平定了,还杀人干什么呢?就是为了抢人家的子女金帛。所以项羽一开始,就不懂得要天下,他就是要财宝,要美女

项羽抢了秦国的财宝美女,把秦国一封为三,封了三个人在秦国称王,这就是今天还说陕西是“三秦大地”的由来。他封了哪三个人呢?就是三位投降他的秦将: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人有什么事迹呢?他们带了二十万秦军投降项羽,项羽把二十万秦兵全部活埋,只留了他们三个。所以秦国人对这三个出卖了二十万家乡子弟,自己取得荣华富贵的家伙,是恨之入骨。项羽封在秦国的人,应该承担带领秦国军民,把刘邦挡在汉中的战略重任,他们怎么能胜任呢?

历史再往上,第一个有道的是商汤。他盖房子挖到一具无名尸骨,庄重地礼葬了。天下人都知道了,纷纷传说:商汤对死人都那么尊重,何况活人?他看见农民捕鸟,四面围网,就下令只能围一面,不要赶尽杀绝,留三面生路。
天下人又传说:商汤对动物都那么好,何况对人!这样当他开始征伐,伐东边之国,西边的人民就有意见了:怎么不打我们啊?!伐西边之国,东边的人民又有意见了,人人盼着他来统治。

《见识》5-27.职业中的帝道、王道与霸道

商鞅游说秦孝公一共进行了三次,《史记》中是这样描述的:商鞅西入秦后,通过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孝公。第一次商鞅讲尧舜禹汤的大道,讲了半天,秦孝公听得睡着了。会面结束之后,孝公向景监发了火,说你推荐的是什么人啊,太自大,让景监请商鞅离开。商鞅听到景监的反馈后不气馁,让景监再给他一次机会,于是5天后景监又给他安排了第二次见面。这一次商鞅讲(周)文王、武王的王道,秦孝公听得有了点儿兴趣,说这个人可以在一起聊聊天,但是依然没有打算起用商鞅

景监把孝公的意思回复给商鞅后,商鞅说:“我已经知道该怎么游说他了,请再给我一次机会。”第三次,商鞅以霸道游说孝公,和孝公聊了五霸之事,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身子不断向前倾,差点跌例。这之后,孝公又一连几天请教商鞅,并最终决定任用商鞅来实施变法。

景监知道后,就问商鞅:“既然你知道大王的心思是富国强兵,称霸诸侯,为什么前两次还要和他谈帝道、王道?”商鞅说:“我是怕如果他真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我一开始就说那些低层面的事情,把他看低了。”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商鞅为秦国制定了功利性很强的法律,这些法律作为政治和军事工具,在短期内功效明显。但是商鞅清楚它的负面后果,商鞅说:“这样一来(急功近利),国运终究不可能超过商朝和周朝。”最后的结果也不出商鞅的预料,暴秦在统一中国后20年就灭亡了,更可悲的是,孝公的宗室也遭灭族。如果孝公知道他的子孙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不知道是否会后悔选择了采用霸道治国的道路。

可以讲,秦孝公和后来的君主们从一开始在立意上就有问题,商鞅三次分别用了帝道、王道和霸道游说他。显然,秦孝公对它们的态度截然不同,最后采用了一种速效却危险的策略,最终让秦国走到了死胡同。今天,秦孝公虽然死了,但是有他这样想法的人依然在社会上占大多数一追求速效的霸道,而不是长远的王道和帝道。

拿破仑一生花精力最大、最引以为豪的是他的《拿破仑法典》,而不是哪一场战役的胜利。

他在临终前,不无感慨地说道:“我一生40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拿破仑的成就在于,他在一开始就把立意定在确立一个资本主义的现代国家上,而不只是军功和征服,或者说他追求的是帝道而不是霸道。

我们常常把那些能够在职场上不断提升的人称为“有后劲儿”。那么有后劲儿的人和那些很快在职场上遇到天花板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别是,有后劲儿的人有着更广的视野,而这种视野常常来自良好的博雅教育。在美国,一工作就收入比较高的是那些工科学院的毕业生,而像哈佛大学或者普林斯顿大学这样顶级名校的毕业生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收入相对要少很多。因为他们所接受的那些人文教育、博雅教育不是直接的工作技能。但是,如果再看一下10年后大家的收入就会发现,名牌大学出来的那些有着良好人文教育背景的人,后来者居上,而且社会地位提高更快,也就是说他们更容易突破天花板。其实,这些人在大学里追求的是类似于帝道和王道的大道(至于具体的数字对比,大家可以翻看《大学之路》)。相反,那些学习了一个好专业的人,不过是掌握了一些霸道而已。

人必须掌握一些专业之外的知识,只有这样,人的眼界才可以开阔,才能更好地和别人合作,才能调动更多的资源。毕竟今天早已不是一个人可以关起门来搞定所有事情的时代。

“五事七计”,而后知胜负。知胜负,而后举兵决战

王子(《孙子兵法》早期注家)注说:“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这是讲赏罚要适度,滥赏无度,大家拿了还不感激你;滥罚无度呢,人人愤恨,你也没有威信。

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

不能等待,有巨大的性格缺陷。总觉得要战斗才是英雄男子汉,不懂得等待是战斗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李靖说:“对,打仗就像下棋,一着失误,满盘皆输,捞都捞不回来。”

一战而定是真名将

原文
能而示之不能。

张预曰:“实强而示之弱,实勇而示之怯李牧败匈奴,孙膑斩庞涓之是也

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将领。另外三位是白起、廉颇、王翦。

李牧驻守于代郡、雁门郡,以防匈奴。李牧优待兵士,严格训练,频繁侦察,但军令就一条:不许出战!胆敢出战者一律斩首。

这免战牌一挂就是好几年。由于李牧把全部人缩入营垒,坚壁清野,匈奴来袭扰也都无功而返。
李牧几年不战,不光匈奴受不了,他自己的士兵都受不了,赵王也受不了了,认为李牧胆怯,把他撤换。

新将一改李牧坚壁清野的策略,频频出击,结果败多胜少,损失极大。赵王不得已请李牧官复原职,但李牧称病不出。赵王无奈,答应不再干涉他的军事策略。

李牧回去后,又是几年不出战。但他可没闲着,练兵抓得很紧,比打仗还忙。经过数年的经营,李牧的边防军兵精马壮,军队士气高涨,士兵憋足了劲,宁可不要赏赐也情愿与匈奴决一死战。而匈奴则松懈了。

李牧决定决战。精选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勇于冲锋陷阵的步兵五万人、善射的弓兵十万人,出兵。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先派大批牧民驱赶牲畜放牧。匈奴遣小股人马进行劫掠,李牧佯装战败,故意将几千人丢弃给匈奴。获得小胜后的匈奴开始轻敌,单于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广布奇兵,从左右两翼包抄匈奴,一举击破匈奴十万骑兵。李牧乘胜攻灭襜(chan)褴,击破东胡,降服林胡,匈奴单于落荒而逃。此后十余年,匈奴再也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做任何事都是这个道理,不该动作时什么也不做,做一次就解决问题。多少事,都误在频频动作。为什么频频动作,无非是一种焦虑情绪。李牧不出战,损失了什么呢?什么损失也没有,但兵士们焦虑了,匈奴焦虑了,赵王焦虑了,他动作了,把李牧撤换了。其实他给李牧的任务就是边防。这边防根本没出问题,他有什么意见呢?他就是要点什么,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

小心你的“焦虑性动作”,那是最能毁你的

真正最重要的工作有两项:一是准备,二是等待

准备是自己的事,积蓄实力,操练兵马,鼓舞士气。等待,是等待敌人犯错,等待时机出现。敌人如果不犯错我们就很难赢。兵法的诡道,如李世民言,多方以误,就是想方设法引诱对方失误。“能而示之不能”,是其中一个方法,也是最主要的,使用最频繁,而且屡试不爽的方法。

计策都很简单,就那几个,关键是戏怎么演

原文
用而示之不用

刘邦征匈奴,开始时一路节节胜利,大家都有些志得意满。刘邦便想发起总攻,把匈奴老巢端了。派了十几拨使臣去刺探虚实,回来都说匈奴人马都没了,可以攻击。又派了娄敬去。娄敬回来说不能打。问他为什么。他说两国交战,都是相互耀武扬威。我到匈奴所见,全是羸马弱兵、老弱病残,显然是刻意演戏给我看,引诱我们去。

刘邦本来战意已决,听娄敬之言,大怒,把娄敬下狱,说乱我军心!我得胜回来再收拾你。

刘邦倾巢出动,结果在白登中了单于埋伏匈奴哪里没人!四十万大军把刘邦围个严严实实。匈奴哪里没马!东南西北的部队,马的颜色全部统一,东边全是白马,西边全是黑马,北边全是红马。要知道刘邦登基的时候,仪仗队都找不齐一样颜色的白马来拉车!

汉军被困了七天七夜,数次激战突围也突不出来,冻饿交加,士卒手指被冻掉的十之二三。

刘邦知道中计,找他专负责阴谋诡计间谍策反的陈平商量。陈平设了个计策,去行贿单于的阏氏(yan zhi,匈奴皇后),说:“汉王斩白蛇起义,不是凡人,有神助。这样打下去,对匈奴未必是福是祸,但对您肯定是祸。”阏氏问:“我有何祸?”答:“匈奴人不习惯南方生活,夺了汉地也没用,跟汉人作战,所图无非是女子金帛。汉人美女极多,男人有钱就变坏,单于得了金帛,又得了美女,他就不亲热您了。金帛我们直接给您,您别让单于得了美女。”

阏氏一听,这才是本质啊!老公的事业再大,于我何用?关键老公要为我所用啊!便在枕边向单于鼓吹“汉王神助论”,不能把事做绝了。

刘邦的光环本来就强大,光环就是权力,单于也颇为不踏实,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再加上约好的两路盟军没按时到,担心他们是不是被刘邦策反了。要说这可能性很大,毕竟他老婆都被策反了。于是单于决定见好就收,议和收钱,让开一条路,放刘邦回去了。

可见这计策都很简单,根本用不了三十六计,有三计六计就够套用了。但执行就很重要,演戏的人要能挠到对方痒处。看戏的人呢,就像足球比赛罚点球,守门员看那射门的,不管他什么假动作,反正不是射左边就是射右边,这就是你能作出的判断。至于这回是左是右,你永远不知道。所以这回中计,不等于下回不中同样的计。匈奴的羸马弱兵,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装的,就像射门的左右,刘邦综合判断认为是真的,这不能说他中计。如果使臣看到的是强兵壮马,他反而可能认为是装的,还是要打。

至于阏氏和单于的决策,则更是理性选择。你也不能说单于上了刘邦的当。

成败无定,领导者要自己负决策责任

曾国藩专门说过领导者要独立承担决策责任的问题。因为成败无定,不光是定计的问题。

他举了五个案例,前三个都是一个课题:削藩。

汉朝晁错建议削藩,结果六国叛乱,要“诛晁错,清君侧”。景帝慌忙把晁错杀了。吴王照样反,但最后景帝胜利了,削藩成功。

明朝齐泰、黄子澄建议建文帝削藩,燕王反,也是要求诛齐、黄,建文帝也是把齐、黄二人杀了。燕王当然也不会收兵,最后燕王成功,建文帝削藩失败。

清朝米思翰建议康熙帝削藩。吴三桂反,康熙帝没有诛米思翰,最后平定了吴三桂,削藩成功。

这三件事,背景、形势,都差不多,处理各有参差,结果也不同。所以处大事,决大疑,要熟思是非,不要拘于往事成败,不可迁就一时之利害,更不可归罪于谋臣。

唐朝末年,唐昭宗愤于皇室不尊,意图讨伐军阀李茂贞,要宰相杜能主兵。杜能苦谏坚拒,说:“他日我受晁错之诛也不能弭六国之祸!”昭宗不允。

结果战事一开,朝廷打不过李茂贞,李茂贞上表请诛杜能,杜能跟昭宗说:“我可是有言在先啊!”昭宗这时候没了英雄气概,只能哭鼻子,说:“与卿决矣!”先下诏贬杜能为梧州刺史,接着就赐他自尽了。

所以这杜能,比晁错、齐泰、黄子澄都冤!

曾国藩骂唐昭宗强迫杜能在前,又翻脸诛之于后,其作为正是一个亡国之君。他也检讨自己。他说:“我在军打仗的时候,有时听了幕僚一个定计,之后败挫。我或许并没有归咎于他。但是见面的时候,却难免露出脸色来,还是我自己不懂道理,修为不够。”

踢球每一步都有假动作,但那不是赢球的本质

原文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这叫“战略欺骗”,核心就是“使敌无备也”,让他没防备。因为他若有防备,我就没胜算;他若没防备,而我把全部力量投掷过去,他就垮了。

著名案例是韩信木罂渡江。

楚汉相争,刘邦形势不太好,魏王豹就想转会。他以母亲生病为由向刘邦请假回家,然后就投了项羽。刘邦派韩信去打,在临晋与魏王豹隔河相拒。韩信只搜得一百多条船,在江边一字排开,每天作势要渡河。魏王豹严阵以待。

韩信则偷偷安排人采买制作木罂(ying),就是一种腹大口小的装水的木罐或瓦罐。带大部队转到夏阳,用木罂扎成筏,从夏阳渡河袭安邑,打了魏王豹一个侧翼,最后俘虏了魏王豹。

魏王豹听说韩信在夏阳登陆时惊问:“夏阳没船啊!他哪来的船?”这是他没有以“替代品”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没有船,不等于没有渡河工具。
韩信这是“远而示之近”,要从远处进攻,就在近处演戏。

“近而示之远”的案例也有,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吴与越夹水相距,越派士卒分别于上下游,相距五里,夜里鸣鼓而进,吴只得两边分兵去救。而实际越人之所以要晚上演戏,就是因为派去的鼓多人少,是虚张声势。等吴人分兵去了,越军主力从正面渡河,直取吴中军,大败吴国。

这是虚张声势、声东击西之计,双方都明白,但是声势也不一定是虚张的,声东也不一定击西,也可能真的击东。就像罚点球,守门员知道,你肯定要用假动作晃我,而那假动作,又可能是真动作,是你假装是假动作。那么这真真假假,到底谁能赢呢?对于射门的人来说,要射得稳、准、狠,如果自己打飞了,人家怎么守你也进不了。对于守门员来说,反应要快,还得有些运气。而且守门员也可以用假动作去骗射门的。

成大事者有三戒,戒贪是第一

原文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霸天下的人有三戒:戒贪,戒忿,戒急。贪心,就会失去越多;忿怒,就容易有难;急躁,就会摔跟头。审查利害大小而图之,哪需要贪呢?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衡量彼己,哪需要生对方的气呢?斟酌事情的缓急,从容计划安排,哪需要急躁呢?您能持这三条戒,霸业就近了。

下判断、做事业,要把握两条:趋利避害趋利和避害的权重,应该至少是相当的,五十对五十。但是,往往都成了七比三,甚至九比一。为什么,因为利往往在明处,在眼前,让人激动;而害在暗处,在远处,让人心生侥幸。我们经常看到人,去做一些利益极小,而隐患极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那利马上可以得到。而那害,那明明白白的害,他却不可救药地认为“不一定”。

不贪心,就不会上当。所有的骗局,都是从“贪”字入手。这骗局,可不是别人来骗你说工地上挖到宝,是你自己会骗自己

不能胜利,就要能等待

原文
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认为行动才有机会。却忘了事物的另一面:行动必有代价。就像那句常说的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第二个观念,胜可知而不可为。探查敌我,便知道有没有胜算。如果没有胜算,你想上了战场再强取其胜,那是不可为。因为敌人也是身经百战,不是我们喊几句口号就能打败了。更何况号人家也没比我们少喊。

第三个观念,不要百战百胜,要一战而定。打过来打过去,没什么结果,还要接着打,白白流血,浪费钱粮。那是为将之罪。要看准时机,稳准狠一战而定,解决问题。

典型战例是吕蒙取关羽。

关羽在荆州,兵势强盛,百战百胜,甚至收降了魏军猛将于禁,北方多处反叛曹操的民间武装都响应他,受他遥控。关羽威震华夏,以至于曹操都想迁都以避其锋芒。司马懿献计,东吴必不愿关羽得志,于是联络东吴,共同对付关羽。

刘备的荆州本是跟孙权借的,借了赖着不还,双方谈判,各分了一半。所以东吴在此事上心里是不平衡的。偏偏此时关羽骄傲自大,无所顾忌,因新得于禁三万人马,粮草不够,竟恃强抢了东吴粮仓。新仇旧恨,孙权就下了决心。

孙刘是联盟,关羽在荆州,本来只是对魏作战,此时一心要取魏樊城。但他也并未放松对东吴的警惕,怕东吴大将吕蒙抄他后路,所以留了大量备兵留守荆州。

所以对此时如日中天的关羽,曹操是恨不得强而避之,吕蒙则是实而备之。吕蒙要取荆州,须得让他撤去荆州守备,让荆州由实变虚。

关羽有调动荆州兵马的需求,因为他要取樊城,北方前线缺人。荆州的部队是留下防吕蒙的。吕蒙于是想了一招:装病。

吕蒙装病倒是容易,因为人人都知道他本来多病,而且还真在此战之后病死了。吕蒙称病回建业,换来陆逊镇守陆口。

陆逊此时,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他一到,就以超级粉丝的身份,给关羽写了一封表达无限仰慕的信,向偶像报到:“能和您的防区接临,这是我一生的荣幸,希望关叔叔多多关心爱护年轻人,我绝不敢,也不会与您为敌

关羽放了心,就把荆州兵马调到樊城前线去了。这边吕蒙即刻率大军杀回来,取了荆州,抄了关羽后路。到此战结束,关羽被俘斩首。

刘备之败,实败于关羽荆州一失,就决定了刘备在统一天下的竞争中已经出局。因为荆州才是他逐鹿中原的门票。之后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在蜀北汉中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万山丛中,他哪里杀得出来?运粮还得靠木牛流马的神话。至于关羽之死直接导致张飞、刘备的相继死去,三兄弟时代结束,也是令人扼腕。

关羽是典型的百战百胜,一败而亡。《孙子兵法》说,真正的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因为善战者不打那么多仗,只打容易的仗,不打跌宕起伏的仗,没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故事都是讲给老百姓听的,关羽则恰恰和孙子的胜将标准相反,他威名赫赫,在民间是集道德、智慧、武功于一身的千古第一人,而在专业人士看来,关羽实误国之臣也

忘了本谋,是每个人常犯的毛病

原文
怒而挠之。

对刚烈易怒的敌将,激怒他,给他施以冲动的魔法,他为解一时之恨,逞志快意,就会不顾本谋,本来要干的、最重要的事也不顾了,一定要马上解恨。结果恨没解,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典型战例,是楚汉相争时汉兵击曹咎的“汜水之战”。

项羽在成皋与刘邦对峙,谁也拿不下谁。刘邦就打了项羽一个后腰,派遣卢绾、刘贾率领两万多人渡过白马津,协助建成侯彭越袭击楚军的后方梁地,攻下十多座城池,切断楚军的补给线。

项羽被迫亲自率领军队,分兵去攻彭越,委任曹咎守成皋,临行前仔细叮嘱:“谨守成皋,则汉军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将军。”

项羽走后,曹咎遵照项羽的命令坚守不出,刘邦就施了“怒而挠之”之计,在成皋城边专门筑了一个高台,每日在台上骂喊羞辱楚军,一连骂了五六天,楚军受不了了,曹咎也沉不住气了忘了他在这儿的“本谋”是干什么的,要出城教训教训这帮混蛋!曹咎率军出战,渡汜水,渡到一半时,汉军来了个标准战术,半渡而击,楚军大败,成皋失陷,战局平衡打破。

曹咎自知将命丧于此,又愧见项羽,于是在河边自刎而死。

由于关羽丢了荆州,蜀汉只能从北线汉中的崇山峻岭出发去伐曹魏,他的问题是粮食运不上去,为什么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每次都半途而废,核心原因是没粮。每次差不多一个月时间,过了一个月还没打赢,就得撤兵,否则回去路上吃的粮食都不够。所以诸葛亮必须速战,最好是野战。曹魏也知道了规律,熬你一个月,就把你饿回去了我不战则必胜,战则不一定,所以不出战,已成为曹魏君臣上下高度一致的策略。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双方在五丈原对峙,司马懿照例高挂免战牌。诸葛亮百般挑战不得,也施了“怒而挠之”之计,给司马懿送去女人衣服侮辱他。

司马懿根本不上当,还是不出战。结果诸葛亮心力交瘁,病逝军中,蜀汉的北伐事业就结束了。

司马懿这是很强的“本谋意识”,始终不忘自己的根本目的、基本策略。

忘了本谋,这是我们每个人常犯的毛病,不仅仅是因为愤怒,任何的干扰都会令我们越来越远离本质的目的,而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追求枝节,而忘了本质

所以佛经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谋和初心,是我们每天、每事,要对照检核的,要拒绝冲动,拒绝诱惑,排除干扰,坚持本谋,不忘初心。

示弱不是羞耻,争什么不要争气,特别是不要争一时之气

原文
卑而骄之。

典型战例是冒顿(modu)袭东胡。

秦末,匈奴冒顿单于初立。东胡强,派使者来说,你父亲头曼在时那匹千里马不错,给我行不?

冒顿问群臣,给不给?群臣都说东胡无礼,先君的千里马是我们的国宝,怎么无缘无故给他?

冒顿说,与邻为善,还爱惜一匹马么,给他!

过一阵子,东胡使者又来了,说你老婆那么多,送一个给我吧。

群臣皆怒,说东胡无道,竟然找我们单于要阏氏!发兵打他!

冒顿说,与邻为善,还舍不得一女子么,给他!

又过一阵子,东胡使者又来了,说你们有弃地千里,你们也没用,送给我吧。

冒顿又问群臣。大家看单于连老婆都可以送人,也不知道这回该说给还是不给。于是只能含含糊糊地说,给也行,不给也行。

冒顿大怒,说土地是国本,国本能给人吗?把说给的人全部斩首,发兵攻打东胡。东胡轻视冒顿,根本没有防备,冒顿就灭了东胡。并一口气西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指内蒙古河套地区),北侵燕、代,一举收复了秦朝时蒙恬侵夺的匈奴土地。后来围汉高祖刘邦于白登,之后议和约为兄弟的,就是这位冒顿单于。

刘邦死后,冒顿又开始打汉朝的主意。

刚死去阏氏的冒顿单于遣使者送来一封言辞极为不敬的国书给吕后,上面写道:“孤偾之君,…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他说我老婆死了,你老公没了,不如咱俩成亲如何?

吕后当然大怒,群臣激愤,樊哙说:“我愿意带着十万精兵,横扫匈奴。”

中郎将季布喝道:“樊哙可斩也!当初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还被困于平城,今哙如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这是当面欺君!”

吕后决策,还是继续和亲政策,不与冒顿作战。给冒顿回信说:“感谢单于还惦记着我们哪。不过我们这儿有什么可以招待单于您呢?想来只有雄关万山、兵马甲士可供一观吧。单于一定想来游玩,诗书雅颂都没啥意思,只有将士们陪您‘游猎’。我年老气衰,发齿脱落,但是要打猎,还是乐意跟大家一起娱乐娱乐!”

冒顿本是试探一下,看刘邦死了,汉朝是否有机会攻取,故意发书刺激一下,看吕后大局在握,也就作罢,赔礼修好。

疲劳战

原文
佚而劳之。

典型战例是春秋时吴楚之战。

吴伐楚,公子光问计于伍子胥。伍子胥说:“可以把军队分成三师。先以一师出击,他肯定尽众而出,我们则马上撤退。等他也撤退了,再换一师上去。

他出来,我再撤退。就这样反复调动他,多方以误之,让他疲于奔命,然后我们三师尽出,一举克之。”公子光依计而行,结果楚军统帅子重“一岁而七奔命”,一年给折腾了七回。吴军最终发动总攻,攻陷了楚国都城郢。

怎么办,就要胸中有全局,是你调动敌人,不是敌人调动你

对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保护好自己,不轻易出战。如李牧防匈奴,坚壁清野,城门一关,任你如何挑衅,我没准备好,我就不出战。一年没准备好,就一年不战。十年没准备好,就十年不战。哪天准备好了,时机到了,就一战而定。

对敌人呢,就像李世民说的,观古今兵法,就一句话:“多方以误之。”想方设法引他失误。

大家读的都是同一本兵法,都会背,但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原因在于判断,你判断不了现在发生的是什么情况。是判断不了敌情吗?表面上是对敌情没判断,本质上是对自己没判断。你只要对自己判断清楚了,任他什么敌情,你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为什么会中“离间计”?

原文
亲而离之。

离间廉颇,任用赵括

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廉颇打了几次败仗,于是坚守不出。秦国派间谍到赵国散布流言,说廉颇容易对付,秦军怕的是赵括。赵王果然上当,不顾蔺相如和赵括之母的劝阻,由赵括替下廉颇,最终造成长平被坑四十万卒的悲剧。

赵王为什么会上这个当?是因为他对廉颇打败仗和之后不出战,已经非常不满,正找不到机会换他,秦国间谍的工作,实际上是帮了他的忙,还替他想好了替换人选。

离间项羽的能臣

楚汉相争,刘邦被项羽困在荥阳一年之久,断绝了外援和粮草通道。陈平献计说,项王的能臣,不过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几人,如能施离间计,除去这几人,项王就好对付了。

刘邦给了陈平四万斤黄金,买通楚军的一些将领,散布谣言说:“在项王的部下里,范亚父和钟离昧的功劳最大,但却不能裂土称王。他们已经和汉王约定好了,共同消灭项羽,分占项羽的国土。”这些话传到霸王的耳朵里,使他起了疑心,果然对钟离昧产生了怀疑,以后有重大的事情也就不再跟钟离昧商量了。他甚至怀疑范增私通汉王,对他很不客气。

陈平为彻底除去范增,还演了一场戏。有一天,项羽派使者到刘邦营中,陈平让侍者准备好十分精致的餐具,好酒好肉好招待,问:“亚父范增有什么吩咐?”使者不解地问道:“我是项王使者,不是亚父使者。”陈平说:“我们以为你是亚父使者呢!”即刻变脸,撤去上等酒席,随后把使者领至另一间简陋客房,改用粗茶淡饭招待,陈平则拂袖而去。使者没想到会受此羞辱,大为气愤。

使者回到楚营后将情况告诉了项羽,项羽更加确信范增私通汉王了。这时,范增向项羽建议应该加紧攻城,但是项羽却一反常态,拒不听从。范增也知道了外面说他暗通汉王的谣言,知道项羽中了离间计,便告老还乡。项羽毫不挽留,让他走了。

陈平那么挫劣的表演,项羽怎么也会中计?还是因为他本来就多疑。而间谍散布的流言大部分是事实。比如范增、钟离昧功劳最大,却不能封王。项羽本来就不舍得给人封赏,韩信说他给人封王封侯,大印刻好了,还抓在手上摩来挲去,不舍得给人,恨不得再收回去。他自己心里有鬼,谣言又正好挠到他痒处,不由得他不信。

范增有没有问题呢?也有问题。鸿门宴上,项羽没听他的,把刘邦放走了。他冲着项庄大骂:“竖子不足与之谋!”实际上,人人都知道他是骂项羽。范增什么智慧都有,就是没有和项羽相处的智慧,而这恰恰是他欲得志于天下最需要的基本素质。他为什么会这样呢?还是人性的弱点:亲人间的恩恩怨怨。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要想不中离间计,还是靠领导者自己的人格和胸怀

要保持紧张,不可懈怠

原文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原文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中国历史上,保密的极致案例是谁呢,还是前面说的那位向吕后求婚的冒顿单于。冒顿当初要干的秘密事是什么呢是谋反,是弑父自立。

冒顿本来是太子,但他的父亲爱上了别的阏氏(这里指爱妃),就想立小儿子即位。于是先和月氏结盟,再把冒顿派到月氏做人质,之后又发兵攻打月氏,目的就是借月氏之手把冒顿杀掉。

但是冒顿居然偷了一匹宝马逃了回来。父亲爱他勇敢,打消了杀他的念头。他却知道了父亲的阴谋,下了弑父杀弟杀继母之决心。

谋反这样的大事,一个人是干不来的,必须有入伙的同谋,必须跟人商量。而失败的风险就在这儿。你去跟人商量,就把人逼上了绝路,他要么死心塌地跟你玩命,要么立即出卖你,绝没有置身事外的选择。戊戌变法时,谭嗣同去找袁世凯,就把袁世凯逼到了慈禧太后阵营。

冒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跟任何人商量,一个人把谋反这大事干成的。

他的办法,是给部下“驯练”一个条件反射。您没看错,是“驯”,不是“训”,是驯兽的驯。没有道理,就是条件反射。我给条件,你做出反射。

这个条件反射的机制是什么呢,冒顿制作一种鸣镝(di),就是响箭。给他的部下规定,他的响箭射向哪,所有人必须立刻射向哪。犹豫晚射者斩!

这么练了一阵子,有一天他突然把响箭射向自己最喜爱的一匹马。部下有人担心是不是命令搞错了,迟疑未射,他立即将没射的斩首。大家才知道这是玩真的。

又一天,他突然把响箭射向他最宠爱的阏氏。又有部下迟疑了。迟疑的又被他斩首。

第三次,他把响箭射向父亲头曼单于的马,这次没有人动脑筋思考了,全部乱箭齐发。冒顿知道条件反射“驯练”完成,可以动手了。

在一次和父亲一起打猎的时候,他突然将响箭射向父亲。他的所有部下,在没有任何知晓和犹豫的情况下,就全部参与了谋反这样灭门的大事,所有的箭全部射向头曼单于。冒顿谋反成功成了匈奴历史上第一位最强盛的单于。汉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都是为了避他的锋芒。

三十六计技术含量很低,但一听就让人兴奋;“五事七计”技术含量很高,但一听就让人打瞌睡

但是做任何事业,奇谋巧计都不是本质。刘邦赢了项羽,每一步都有奇谋诡道,但本质还是“五事七计”的全面领先,从入关秋毫无犯,“约法三章”开始,刘邦在政治上就已经甩开项羽几条街。

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就投奔刘邦,在丞相萧何的推荐下,刘邦拜他为大将,刘邦问韩信有什么高见。韩信把刘邦与项羽进行一番对比,说刘邦的军队与项羽的军队不同,对百姓的利益秋毫无犯,可以得天下。

中国历史上奇谋诡道第一人,诸葛亮,他的故事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怎么打也赢不了。因为他的庙算、“五事七计”根本都没有胜算。所以我非常同意司马懿骂他逆天而行。“天”是什么,就是“五事七计”。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杉讲透 孙子兵法》-第一章 计篇第一-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