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造价值,增长传递价值。

增长的核心,在于传递价值。而传递价值的本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这一理念,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所提出,意思是在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协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

具体可拆解为交易前中后三阶段:

交易前期,主要有搜寻、缔约、 保障等成本;

交易中期,主要有谈判协商、解决纠纷与争执、相互取信等成本;

交易后期,主要是违约成本。

以销售漏斗为例,本质就是在研究如何简化从引流到成交的环节,并提高每个环节本身的转化率,而每个环节的转化率由什么决定?撇开产品之外,那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易成本”。

百度图片

增长研习社李云龙老师,将用户的生命周期分为八项环节:认知、接触、使用、首单、复购、习惯、分享、流失。任何一个用户的生命周期,超不出这八项环节,以其中的“首单”为例。

首单达成的难点在于,消除顾虑,而用户的顾虑又分两种:价格顾虑与信任顾虑。

好了,那具体有哪些方式方法来消除用户的两类顾虑呢?这就得请出刘润老师所著的《每个人的商学院》。

《每个人的商学院》

在本书的第一章,用户心理中。 

便列举了十七类用户心理。例如,让用户舍得为你商品花钱的心理账户;通过小额前期投入影响用户后续决策的沉没成本;调整“得失感”,消除购买阻力的损失规避;绕过先入为主,验证客观概率的概率偏见;添些“小确幸”,为营销方案增添吸引力的确定效应等等...


在消除价格顾虑中,可设法从用户最有钱的心理账户里花钱,来减少对于价格的敏感线与敏感程度。

例如,同样是保健品,若将保健品当成保健品来卖,动用的就是用户的“健康投入”账户,若是将保健品当成礼品来卖,动用的就是“情感维系”的账户,若拿来送礼给领导或客户的话,可能也成了“个人发展”的账户。

又例如,若买巧克力是调动「生活必须」账户,其价值感自然较低,例如士力架。相反,若买巧克力是调动「情感维系」账户,其价值感自然较高,例如德芙。

不同的账户,所愿意支付的金额各不相同。心理账户的本质,就是改变商品本身在用户心智中的认知,换言之,错的可能不是商品,而是你所调动的心理账户不对。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创造价值,增长传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