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督导收获》

董伟娟焦点网络初级五期洛阳坚持原创分享第1548天(伊川焦点团队分享444天)(2021.8.22星期日)

1.咨询的效果不是看我们有多大本事,而是看我们对来访者有多用心

2.谁是我们的谈话对象,我们就多看到谁。“我的眼里全是你”。

3.父母要多观察孩子的行为,有些问题是包裹在行为中的。比如,今天的案例,孩子读书很多,侃侃而谈。好像没什么,细想绝非如此。读那么多书,让自己躲在书里,或者说把自己关在书里,还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那就干脆把自己关在家里,关在屋里。

4.让来访者感受到我们的用心。“这图片看不清,我大概只看到一句话,是什么什么,我猜想可能孩子遇到了什么什么问题,您看是这样吗?”把我们的关心传递出去,让对方有好的感受。恰如我们上街买衣服,试了又试,最后没买,但老板的客气耐心会打动我们,我们以后还愿意来她店里逛逛。邱老师这个比喻简直不要太贴切了。

5.如果来访者整场咨询中都不说话,作为咨询师,我们也要按捺住自己那颗心,做到陪伴加等待,等待Ta开口,千万不要急于想做些什么让Ta开口。如果来访者侃侃而谈,谈的内容咨询师接不住,咨询师该怎么办?——常见的做法是,倾听、好奇、以Ta为师,问问Ta“你希望我问些什么?”“你想听我说点什么?”“我说点什么会让你感觉好点?”,然后随着Ta的节奏和方向慢慢尝试引导,扩大觉知。或用系统观提问,用焦点问句去提问。

秀云老师督导学习收获:

1,作为咨询师对于家长做不做咨询,一定要来欢迎,去不留,但对家长一定要真诚用心去感受家长的不容易,关注家长关注的点,不要一味只想家长带孩子来做心理咨询,如果家长感受不到咨询师的用心和真的关心,她们也不会做咨询的。如家长发的孩子写的图片,以及深夜和孩子聊的内容。

2,中立:  谁做咨询谁是来访者,就和谁一伙儿,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无力感,急切想孩子上学的心。

  也要去看到孩子不上学遇到了什么困难让孩子上不了学,一定很难,一定很不容易,一定有孩子的理由。

3,如果孩子懂的多,咨询师不懂,要以孩子为老师,欣赏未知好奇邀请孩子给讲讲,“怎么懂的这样多呀”,“读这样多的书?”,“你都读的什么书呀?”“你怎么挑书读的呀”?这样也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咨访关系,孩子不愿意来咨询但又能走到咨询室来这是难得的,先共情到孩子,不愿意来还来了,是什么让她走到咨询室的,找到孩子在乎的点,想通过咨询有什么期待?贴着孩子聊,孩子想聊什么就想聊着,把关系建立好,在慢慢一点点走。

6,用少而精的语言回馈,拒绝也要很温情,因为选择做不做咨询,家长也是需要时间的。就如我们上街买衣服,试了又试,最后没买,但售货员的客气耐心会打动我们,我们以后还愿意来她店里逛逛。游客型变消费型也是有可能的。

7,对于上学,不上学不能当成目标,和家长聊首先要问和孩子关系怎样,孩子的话都给家长说吗,家长能知道孩子的心声吗,能和孩子说上话吗,也许目标的转换能让亲子关系缓和建立,孩子信任家长,家长又能理解到孩子,看到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六次督导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