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会心联盟的伙伴大家好,我是方哲萱,非常高兴以这样的方式与你在网络相会。这是我的第一次在会心联盟的平台上做微课,实际上,我为准备这一系列的十堂课考虑了很久。因为有很多朋友都希望听到更多关于读经教育的内容,所以我也想了很多的主题,比如理想的教育教育的理想,比如如何培养大才,比如读经教育中常见的十大问题解析,等等。
直到上次与我的搭档钧岚老师共同开课时,遇到的一个小问题,让我决定了课程的方向。那一次,钧岚老师提出一个观念,就是,生命是轻而易举的,
立刻有学员提出,生命不是很艰难的吗?
的确,孔子说,君子先难而后获,君子经历过苦难才能有收获,但是孔子同时也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想要仁,仁就来了,又是多么轻而易举。
说艰难,是在现实的层面上讲,而说简易呢,是在超越层面上谈,是一种从上笼罩下来的心法,是一种智慧的洞见。
这是一件事物的一体两面,怎么说都对,但唯有完全清晰了他的义理分际,才不会在现实中混漫了二者。
我的老师王财贵教授曾引用朱熹的话来解释类似的问题。朱熹说,同体一太极,物物一太极。所谓“同体一太极”,就是宇宙整体来说是一个太极,所谓物物一太极,就是万事万物呢,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太极。他说,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真正的儒者,要既了悟同体的一太极,又要关切物物的各太极。也可以说,如果了悟同体一太极的人,他必定不会疏忽了物物一太极。用现代的白话,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必定不会拒绝知识」。更进一步讲,一个真正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人,他必定不会排斥西方文化。
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想,一个真正知道生命是轻而易举的人,他一定不会害怕当下每一步的艰难,因为他知道这艰难必定过去,最终的大道一定是坦途。
学会上下前后左右的全面思考,清晰的认识到什么是本末主次轻重缓急,是我认识王财贵教授十多年来最大的收获。我想把这十多年的所得在这一次课程中与大家分享。
十多年的所得要总结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所幸,2014年,我的许多师友,共同集结了这一套《65文集》,所谓65文集,主要是表示教授从45岁到65岁推广读经教育20年之记录;并且在这套书中,除了比较为人所知的演讲辑录以外,还有讲学录(含文礼书院筹备与成立纪录、教授在大学时的讲学、对外学程与对内员工培训等)、答疑(含微博及网路问答纪录)、教授之学术论文、随笔与关于教育的文章等,共6个主题,每辑5本,故名「6、5」。内容可谓十分全面、精彩、详尽。
这其中很多文稿是我在认识王教授最初的三年中亲手所录,我认为那三年整理文稿的经历,是我非常重要的人生经历。王教授曾说,如果想思考清明,最简单的方法,就跟着思考清明的人多思考几遍。我在那三年里,就是这样跟着思考清明的人不断的思考。王教授在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的讲座里,提出他所倡导的读经教育有五个特质,第一个特质是理论的深刻性。他解释说,读经理论的背后,是孔孟的理想、康德的哲学以及天台判教的精神。
我想,如果单纯的讲读经理论,还不如直接推荐去看王教授的《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而我在推广读经教育的十多年中,虽然这个理念本身很多人都支持,但实际会遇到很多不解、摇摆、焦虑,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并没有明白读经理论背后的,更深的哲学义理的支撑。
《65文集》的内容很丰富,其大多数还是关乎于读经教育的理论和问答,但是我最希望,可以通过这十节课对于《65文集》的导读,不仅是让大家对读经教育有一个基本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自己可以解答一切问题的方式。
然后我们可以拥有一种心态,《中庸》上说的,“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你所行所言“本诸身”,本于你自己的内心,“征诸庶民”,广泛征求人民的意见,这还只是在现代的,还要“考诸三王”,中庸时代的三王就是夏商周,他们这些有品德智慧的人,跟你的所思所想是不是一致,“而不谬”,没有错误,跟三王的见解一样,可见这个见解就有相当的可靠。而且还要“质诸鬼神而无疑”,连鬼神都不质疑,这就是从人通于众生,通于六道,“百世以俟圣人,一世三十年,百世三千年,三千年来等待以后的圣人,而不惑”而没有疑惑,所以我现在的所作所为,和千秋万代以后的圣人的所作所为都一样,像这样的学问,理念,行为,才是我们所提倡的。
王财贵教授的老师牟宗三曾这样解释什么是智慧,他说,智慧,乃是生命的光照。而一个人是否有智慧,要预备三种心境:
第一,现实的照顾必须忘记,名利的牵挂必须不在意。
第二,要不为规矩所缚,要呈露单纯心灵。第三,要常有天地苍芒人生陌怅之宇宙悲怀。
我深深知道,在网络上讲课,要人拥有这种智慧的心境,是比较困难的,我也曾想讲得更有趣,更落地,更干货,但是,以我讲了这么多年课的经验,那些都不如让人拥有智慧更实在,因为只有当生命里有了智慧的光照,人生才能真有方向。我的心愿是,会心联盟的师友们,都能把握人生的方向,笃实前行,永不退转。
好,开场话就到这里,期待明天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