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问题孩子”的最大杀手

在前段时间举行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上,多位教育界专家、老师和家长展开了一场关于“消除中国家庭育儿焦虑”的教育讨论。有专家提出:父母的恐慌和焦虑导致儿童“童年恐慌”现象几十年来不断增多,家庭教育走入了学校化、知识化的误区,家庭变成了学校,家长变成了老师,背离了家庭教育的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务。

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担心孩子考不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家长的这种焦虑情绪,会导致对孩子评价的单一化,那就是:一切以学习好、成绩好为评价标准。

看一则新闻:

11月22日下午6点半,义乌市復元医院急诊科,一名妻子送丈夫来就诊,原因竟然是在监督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夫妻俩起了争执,丈夫一怒之下,竟喝了一大口农药,幸亏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

因为孩子的作业而导致情绪失控,家长要自杀?!

真不容易,家长们在一天的打拼之后,还要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因此不得不让本该幸福温馨的家庭变成冲突不断的“战场”:家长威逼利诱,不择手段的让孩子“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

“我要玩!我不爱学习!”

“算了,写不完作业还要遭老爸‘毒打’,还要被老师请家长‘喝茶’,与其这样,还是写吧...”

我们只知道让孩子写作业,有谁关注过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为什么孩子会有“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是谁扼杀了孩子学习的欲望?

我要讲一点很多中国父母不知道的常识:所有的孩子生来就认为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并且绝对不会有厌学的孩子,也绝对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孩子之间的个性和智力差异也没有关,每一个小孩都有可能成为天才,直到他们认为“我讨厌学习”。

其实,导致孩子从上  就表现出厌学状态的,就是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引起的结果!

看看我们家长的教育理念?学习就是痛苦的,吃和玩才是快乐的。家长鼓励孩子的方法就是吃和玩,把吃喝玩乐作为对孩子学习的奖励。对于幼小的儿童,怕学习伤脑子(相当于足球运动员不用脚踢球,怕把脚踢坏?),家长的态度往往是“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这种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的思想,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地传递给孩子,最终达成共识,以至于我们这个社会中有 90%的学生厌学,最终导致孩子在学业和事业上的挫折。

所以,家长们,在面对孩子学习问题而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是不是该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请做出理性的思考后,再选择要不要自杀吧!

其次,现在的家庭,比较注意物质上过度的给与,生活上会尽量的照顾孩子,尽量让孩子拥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而造就了一大批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

看一组图片:

如果我们的社会连一个青年自己独立去上大学这样简单的事情都不敢委托给他们,我们如何把国家的未来委托给他们?

难道今天已经是成年人的大学生,连自己到一个城市上大学的能力都丧失了吗?

家长们,难道孩子们真的需要这样的“关心”吗?

我理解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古人说“娇宠养逆子”,有没有想过,这样下去会造成什么结果?

您真的认为孩子们会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吗?

“穷家养娇儿”的事例还少吗?

1.10岁男孩为了炫耀自己,把父亲的丧葬费用来打赏主播。

2.十几岁的女孩为了名牌包包、名牌裙子,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以自己的肉体作为交换。

3.16岁的儿子因为父亲没给自己买iPhone7,破口大骂逼着父亲跪地认错。

4.今年网课期间一孩子打赏游戏主播,在一天内支出12万,相当于他的家庭一年的收入。

网上有一句话很扎心:

“现在不是寒门难出贵子,而是穷人家养出了太多败家子!”因为在父母们看来,只有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才能促进他的成长。而真正聪明的父母,是舍得“亏待”孩子的。

近日,最“穷”富二代郭麒麟的“抠门”私生活曝光:

房子是租的,吃饭靠满减凑单的外卖,家里电器要上淘宝购物节买,甚至连垃圾袋都舍不得换,用超市剩的购物袋代替。

郭麒麟说:“那是我一嘴一嘴说出来的钱,是我一个戏一个戏拍出来的钱,我怎么能浪费呢?”

真是勤俭节约到连普通人都自愧不如。其实,这都和郭德纲的家庭教育有关。早年,郭德纲没成名时,也是穷得响叮当。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出租屋里,又破又小,连墙壁都发霉了。时常因为没有钱付房租,被房东破口大骂。

虽然自己吃过苦、受过累,郭德纲却不会像其他父母一般,产生“补偿”心理。至始至终,他都没有对孩子过度骄纵。

即使在自己成名发家之后,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吃苦在前,享福在后”。孩子想学相声,他就把孩子扔到德云社里锻炼。不给走后门就算了,还特地给孩子立各种规矩,要求孩子2天内就得背熟台词,用尽各种方法“折腾”孩子。

生活上,更是不骄纵。在一次节目中,郭麒麟说,从小到大,父母就没给过他零花钱,自己也没好意思要,全靠春节拿到的压岁钱,艰难过日子。

果不其然,如今的郭麒麟生活作风有口皆碑,事业发展也如火如荼,饰演《庆余年》大火,常驻节目《奔跑吧兄弟》备受关注。

很多父母们总以为,自己打拼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好。但真正的好,不是物质的一昧给予,而是为孩子锻造一个更好的未来,让孩子有勇往直前、攻克难关的能力!

并且,家教原则性必须强,而且是强制性的。也就是说:布置的任务必须完成,目标必须达到。绝不能接受孩子们偷懒和逃避问题的行为,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节假日期间布置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如无法完成任务,就必须接受处罚。

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强调“家长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的行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

欧美家庭的一些受过高等教育、事业有成的现代父母早已意识到放任和纵容孩子的言行会宠坏他们,使孩子不服管教、任意妄为,甚至学坏。因此从小在严格教育下长大的孩子,让他们具有更强独立性和创造性,这同时也得益于西方家庭的教育理念:

理念一:父母与孩子以及所有的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

理念二:孩子是上帝教给父母的一份责任,家长是代替上帝来教育孩子的。

理念三:孩子不是“家长”的,而是孩子自己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都是为自己而活。

而我们的学校,从来只重视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家庭也同样,双方不约而同都忽视了思维,心理和行为等教育的养成,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人格很难完整,品质也多有欠缺,而能力更是难以令人满意,也就是成了我们惯常所说的“考试机器”。

这种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或许可以获得较高的学历,取得世俗的成功,但是他到底能否获得幸福,能否有对他人的关怀,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确实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庭教育—“问题孩子”的最大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