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渴望垮掉——迟来的文化遗产:凯鲁亚克的《垮掉的一代》

《在路上》:小说,仅用20天完成,1957年正式发表。出版后,美国售出了亿万条牛仔裤和百万台煮咖啡机,无数“搭车族”效仿书中主人公,加入“驴友”行列。

《垮掉的一代》:剧本,在1957年秋天的某个晚上完成。当剧本完成后,凯鲁亚克的作品代理人斯特林·洛德说凯鲁亚克曾把这个剧本交给好几个制作人,可都被退了回来,而凯鲁亚克甚至把这个剧本交给当时的影帝马龙·白兰度,希望他来出演,可最终仍遭到对方的回绝。由于剧本屡次被退回,凯鲁亚克一怒之下把剧本扔进仓库,一搁将近50年。

家里有一本凯鲁亚克的《在路上》,那是特意到书店买来的,觉得那不是小说,更愿意把它读成散文。但读到《垮掉的一代》,纯粹是个偶遇,更非50周年这个特殊数字而刻意接触。图书馆里看到凯鲁亚克新的老作品,很薄,又是对话式剧本,觉得正好可以打发空闲时间,读毕,一气呵成。作《序》的女作家说,这“是一本好书,是沙发座垫下藏的宝贝”。是不是有这样的意思:一是随手可阅,方便,比如我正好打发了空闲时间;二是舒适安逸,一如躺在沙发上的那种自在,剧本不会给读者太多太高尚的主题。

剧本的故事发生在曼哈顿街区一个乞丐与酒鬼光顾的场所,一群与主流道德逆道而驰的社会青年,下棋、煮咖啡、喝酒、谈论赛马与女人,胡言乱语。这是二战后美国社会背景下的年轻人中出现的反常现象。不过正是这种离经叛道的反常现象,产生了让摇滚乐成为美国主流艺术等社会变化。剧中的米洛是个酒鬼加赛马迷,每时每刻都攥着赛马成绩表,经常惦记着“漂亮的小屁股,软软的神魂颠倒的”小妞。从他参与赛马的激情中,我们看见一个不考虑明天生活的人,乐衷于无根据地的生活。但是他们又藐视一切,第三幕中关于“神圣”的讨论,甚至以信仰开玩笑,是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怀疑与嘲弄。这类小人物聚集在一起所创造的新的生活观念(也许他们自己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给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带来了全新的感觉,与内心喷涌的原动力。应该说,那是战后美国忧伤气氛中升起的乐观勇气。

凯鲁亚克对社会的全新理解,断断续续传播到国内。中国化后的凯鲁亚克式精神,更多还是积极因素,思想长时间被禁锢中国社会与中国年轻人,正需要有清新的文化来吹拂。其中我们不乏看到“垮掉的一代”精神中积极的一面:反映在诗歌上,有后朦胧诗派风格;反映在音乐上,有崔健的摇滚;反映在小说上,有先锋派的,比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等。还有,许多朦胧青年渴求的喝着《橄榄树》,像三毛一样背包走游世界。这些,我们更多要感激《在路上》。50年后,当凯鲁亚克的母亲亲手把儿子扔在仓库的剧本打印出来的时候,想必已经很少有人再感动了。类似《在路上》的那种青春旅行,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已被现实屏蔽掉很多,如果还有人在翻阅凯鲁亚克经典的话,更多人也只是纸上流浪,梦中情怀。我们往好的多想一点,《垮掉的一代》虽是个小剧本,也算是一份迟来的爱,对那些渴求行走的人们权作精神的慰藉品。

2007年9月13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渴望垮掉——迟来的文化遗产:凯鲁亚克的《垮掉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