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同学群的命运

      微信里的几个同学群,慢慢变得越来越尴尬。从前退过几个同学群,留下几个不好意思退的,最后也渐渐地变成了死群。

图片发自App

        其中我还是初中同学群的群主。尽管我隔三差五就往群里发送几个好玩好看的视频,以图活跃气氛,担负起群主的责任,可群里依然一片沉寂,甚至连发四五个视频也无人理会,得不到众同学的一条回应。他们都沉默着,而沉默是最大的轻视和不屑。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照这样的情形下去,爆发的可能性是没有了,走向不了了之的消亡是可以预料到的命运。

        其他几个像高中同学群,大学同学群,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是形同虚设,有时会十几天没有人在里面闹点动静。它就像一个过气的乌托邦,当时建造的时候兴致勃勃,充满理想,但很快就被人们厌弃了。就比如一件穿旧了衣服,因为不再具有遮风挡雨和装饰体面的价值,被人搁置而遭到永远的遗弃。

作为初中同学群的群主,一开始我还有些尴尬,以为是自己的不尽心尽力造成了这种局面,颇有自责和惶恐之意。但发现其他群也是大同小异,心才稍稍有些安定,也渐渐明白了,同学群走向没落,乃是一种规律使然,非人力可以穿凿,非主观意愿可以挽狂澜于不倒。

图片发自App


        当初青涩少年时,大家同窗而读。那时年幼,没有世界观,没有人生观,没有价值观,没有婚恋观,没有金钱观……只有点小性格,小脾气。大家同读一本书,同上一堂课,无高低之分,无贵贱之别,能彼此认可,相互融合。有点小打小闹,也无刻骨仇恨。那时天真地以为天长地久,友谊长存,最喜欢念叨“一辈同学三辈亲”,颇有点山盟海誓的意思。但毕业后各奔东西,认识了不同的人,做了不同的事,有了不同的经历,遭遇了不同的磨难。天长日久,形成了不同的三观。再相遇,话已说不到一块,事也想不到一块,见识有了高低之分,人有了贵贱之别,赖着同学的情分彼此客气,但情趣已相去甚远。一个群,三观不合,有何话题可深谈?无话可谈则无趣,无趣则无聊,无聊则懒得搭理。

      当初建群的理想,被现实撞得碎了一地。

      同学中当然有关系好的。关系好的一直好着,不用建群,没有微信,甚至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的时候就好着;关系原来就疏远的,别说加了微信,建了群,就是做了邻居,也可能形同陌路。

        同学情,真的不在于工具,不在于手段,而在于彼此的认可和心的沟通。我说的话不招人待见,却是实情。现实是残酷的,包括同学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信同学群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