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不够,文笔来凑

        近读一些科举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感触颇多,思绪颇多。天还在,地还在,延续了1300多年,造就了10万+进士的科举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山还在,水还在,饱读四书五经,熟诵儒家经典的赶考学子们已成为过往云烟。

        幸好有文字,使得那个时代的人或事能够得以流传至今,让我们这些后人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那个时代,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了解那个时代的事,或学习或借鉴或批判,或倾情或仰慕或鄙视,或钟意或热爱或同情。

        虽然科举制度一直被诟病,但不得不说,科举培养出来文人的文笔确实了得,就算是八股文,就算是空洞无物,也能写得风生水起。即使放在当今时代条件下,也是属于文采斐然、文笔绝佳的那种。当然,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的限制,他们可能在知识上有欠缺,特别对理工科知识和国外知识十分匮乏,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文采的发挥。所以我写下了这个标题:知识不够,文笔来凑。一方面说明科举时代文人知识面相对较窄,更重要的是对他们文笔的颂扬。


        要想证明“知识不够,文笔来凑”观点,就需要论据来论证,否则就成为了赤裸裸的标题党一族了。但是道理我们已经听得够多了,甚至是有些厌烦了,那还是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吧。

       1901年,慈禧下令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中加中外政治历史。为了迎合此旨意,有一次考官出题时把法国的拿破仑塞进去了,因粗略知道拿破仑与中国的项羽一样是一位以失败而告终的猛将,便出了一道中外比较试题:《项羽拿破轮论》。项羽是尽人皆知的人物,拿破轮其实就是拿破仑。这道题对于今人来说,或许没有太大难度,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二,但是对于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的知识分子来说可是一脸懵逼。拿破轮何许人也?既然轮子都已经破了,为何还要拿起了呢?懵逼归懵逼,困惑归困惑,不知归不知,这些都不影响答题,也不影响文采的发挥。

        于是,一位考生这样写道:

        夫项羽乃拔山盖地之雄,岂有一破轮而不能拿乎?非不能也,势不必也!彼破轮为何物?其大几许?其高若干?纵或挡道,乌骓且扬蹄,项王即可,安然而过焉,何需下马将其移开,而后再前,岂非多此一举……余固以为:相羽不必拿破轮也……

        然后,他更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以《项羽拿破仑论》为题,其造诣立意,新则新矣! 然于遣词炼字, 似略欠工,何哉?盖用“拿破轮”三字者也:“拿”系白话;“破 ”文言当曰: “敝”;至若“ 仑 ” 与 “ 轮 ” 互无通假----余揣度再三,方悟先生之意,乃敌军为项军所破,其轮与车体分离,,安然不止余“ 仑 仑” 也……

        这位考生不愧是文章高手,条分缕析,字字珠玑,但还是闹了笑话,皆因他不知拿破轮为何物。为此,很多人将其作为段子来调侃。我们姑且不论故事的真实性,但确实是“知识不够,文笔来凑”的活生生写照。


        一个故事听完,让我们再来听一个小故事:

        清代一位考生在考试前外出游玩,在路边见到两棵槐树之间有一口井这样普通的景象,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把它记住了。在考场上他在检查自己的试卷时,觉得自己的知识太少,整篇文章缺乏典故,写出来会被考官嘲笑没有文化,更不会考中。便想出个鬼点子,决定杜撰几个出来。他灵机一动,来了!大笔一挥:“自两槐夹井以来……”。

        好一个“自两槐夹井以来……”。他写得如此从容,以至于批卷的考官十分紧张,怕是自己学问太少,读书不够,对这个典故毫不知晓,若向考生请教是万万不行的,只好给予佳评,作为掩饰。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对我国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考试内容越来越狭窄,禁锢士人的思想,考试的目的功利化导致人人都是为了当官发财而学,社会畸形化严重等弊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科举制对知识普及和民间读书风气的养成,起到了很大的推进和示范作用。功名利禄的引诱,光宗耀祖的期待,有时或许可以说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但更多的时候则是一种鞭策、一种动力。因此从客观效果上说,科举入仕的风尚提升了民间社会的境界,净化了民间社会的风气,基层读书人虽然难免有着浑身的酸腐味,但正是这种酸腐味加大了民间社会的书香气。


;|����"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不够,文笔来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