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之驼铃古道(一)

京西古道之驼铃古道(一)

说起京西古道,必须要知道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内九是指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外七是指东城墙上的七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标志是瓮城上有一块刻着水纹的石头,位于北京内城的西边,是外地通往京畿的重要通道,规模较大。北京城里地下水含碱度很高,水质比较硬,喝起来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在明朝、清朝时期,皇宫内使用的饮用水,一律从玉泉山上拉下来。每天凌晨,大队水车从内城出发,经过西直门去玉泉山取水,回来时依然走西直门。西直门被称为“水门”。

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标志是瓮城墙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车。阜成门也叫“惊门”,有“公正”的意思。西山门头沟出产的煤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门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车都从此门进城。标志“梅”与“煤”同音,老年间有“阜成梅花报春暖”的说法。 出阜成门,可通往京西地区。明朝、清朝时期,京西地区的门头沟盛产煤炭。由于北京内城的居民做饭和取暖都离不开煤炭,运送煤炭的煤车,便源源不断地经过西直门进入城内,温暖着北京内城居民的冬天。由此阜成门被称为“煤门”。

由此可以知道,京西就是出了出了阜成门或者西直门,就都是京西地区了。

通用京西古道的一条重要的通道就是通过模式口、五里坨、三家店到到玉河古道。由于这条路一个重要的运输任务就是用骆驼运行煤炭,常年驼铃声不断,所以称之“驼铃古道”。


模式口村原名“磨石口”,专出产做磨刀用的石头,古为京西重镇,西山的煤炭、木石,均由此处入京。

《光绪顺天府志·地理志》云:“(蓟县)西北三十五里,磨石口镇,千总镇焉。”

明清之时,模式口是镇级行政聚落,派千总加以镇守。村子原有围墙环绕,沿街并有三个门洞,门上为谯楼,有军士把守。现门洞均已毁,惟留部分墙基。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里描写的祥子拉着三匹骆驼走了三天三夜回到北平,起始点就是模式口。由于这一带盛产磨刀石,所在地名就是磨石口。民国时根据谐音改成模式口。

模式口一带很早就是饲养骆驼最多的地方,是古老的驿城,商贾车马云集,茶楼酒肆遍布,驼队排列迤逦,驼铃古道是货物转运站。

在模式口曾经流传着“天黑不过镇”的说法,这让我们想起了《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景阳冈,也有“天黑不过岗”的表述,那是因为环境所致,《水浒传》中,人们怕的是老虎,这里人们怕的又是什么呢?从模式口背后的山势来看,两面是高耸的峭壁,到了模式口这边道路陡然变窄,形成咽喉;而两旁植被茂密、极易藏身,经常有强盗之流借此地势兴风做浪;再加上时局动荡,清剿不利,所以行人、商贾行至此处都极为谨慎,便有了“天黑不过镇”的恐惧心里,为了保平安,商贾、旅人、行者都选择在模式口住宿,这样从客观上,也直接刺激了此地的餐饮、住宿,甚至休闲娱乐业的发展,使模式口成为驼铃古道上著名的驿城

了解模式口,一定要知道的古迹有:承恩寺、田义墓(太监墓)、法海寺和过街楼村中内外文物古迹众多,其中闻名于世的有法海寺、田义墓、龙泉寺、永济寺、冰川遗迹陈列馆、北京市第一块植树纪念碑等。

承恩寺位于北京西部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上,远看并不特别显眼,却因为“三不”“三高”和“五绝”,被称为北京最神秘的寺庙之一。

承恩寺却坚守奇怪的“三不原则”,即不开庙门,不受香火,不做道场。

承恩寺还有“三高”规格。一是工程级别高,它是由国家“第一署”的“一把手”亲自督建的皇家重点工程;二是住持级别高,普通寺庙的住持通常由类似现在佛教协会的民间组织选派,承恩寺的第一任住持宗永,却是温祥从大功德寺直接调来,同时任命他为主管宗教事务的僧录司的左觉义,这相当于由组织部直接派国家宗教管理局副局长兼任寺庙住持,这级别,实在是高。之后有史可查的住持,背景也大多深不可测;三是地位高,明武宗朱厚照亲赐“敕赐承恩寺”匾额,他还特别下旨,告诫当地政府、驻军和周边百姓人等,“不得干预承恩寺内外大小一切事物”。这道圣旨的复印件现在保存在首都博物馆二层的北京历史展厅内。

承恩寺从外表看,和大多数寺庙一样巍峨壮观,那到底有什么神秘的呢?原来承恩寺建寺后明清两代均保持了“三不”,不受香火,不作道场,不开庙。承恩寺有五绝:一为壁画,一为碉楼,一为钟鼓楼,一为人字柏,一为上马石。建寺500年不开门,谢绝一切人等。想烧香的别来,门你都进不去;想请和尚做个法事,对不起,这个庙里的和尚不伺候

宦官墓改名石刻文物园,参观不受限制。一家旧庙辟为“模式口历史文化民俗陈列馆”(古道斯存)。

“过街楼”是一个相对真实的遗址。


法海寺位于石景山区翠微山南麓模式口村北,敕赐额“法海禅寺”,距今已有 560 多年的历史。其中大雄宝殿内现存明代工笔重彩壁画、寺前的“四柏一孔”桥、曼陀罗藻井、千年白皮松及梵文经咒佛种被称为法海寺“五绝”。当然,这“五绝”中最令人赞叹的当属其中的壁画。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四柏一孔”桥,它是在寺外,是进入寺院的必经之地。小石桥是香道的三岔口,就在小石桥的四角各生长着一棵古柏,古柏的根都生长在小石桥的石缝中,成为一奇观,由法海寺文物保管所第一任馆长孙培元先生命名为“四柏一孔桥”。四柏一孔桥为由模式口去法海寺必经之地。四柏一孔桥位于法海寺护法金刚殿前100米处,将南北连成一线。桥长5米,宽3米,石板桥面,没有栏板,更无桥墩,桥面拱起,俗称“罗锅儿桥”。桥东、西两侧对称地长有柏树,每边2棵,共4棵,好像是四大天王守护着寺院,人们叫它们“四大天王柏”。


新中国建立后,为方便车辆通行,改建为平桥。1999年5月,区政府拨专款2万元重修四柏一孔桥。 2006年,经石景山区人民政府批准,四柏一孔桥被列入石景山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完成的模式口大街修缮一新,两侧房屋恢复清末民国风格,也再现“骆驼巡街”的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京西古道之驼铃古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