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观论

在我这个年纪出来做茶的人当中,我遇到的许多人当中,好像我对茶的兴趣有点发二的神经组合,不是因为着迷,而是因为贪,贪茶,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跟茶扯上关系,不管是什么都可以…………

目前我了解的茶文化真的很热闹,真知灼见与人云亦云,同时又有很多卖家给出的理念,还有一些茶的讲座和读物,以及遍地开花的各种培训班,似是而非的观点比比皆是,而我对茶知识又是那种非常饥渴难耐状态,所以有些弯路走了走,有些南墙撞了一撞,回过头来还是慢慢探索,不能肯定自己的观点全部正确,做人做事给自己留点退路嘛,以下就是自己对茶经中的一些思考,仅供大家参考。

陆羽茶经是一部茶学经典,它整片书中大概七千多字,真的都是干货,我一般说话也是字字见血,想学茶的我建议都是以茶经第一本书,这本书分卷方法虽然看似很乱,其实真的很有内究。

首先我今天想说的就是茶经一之源,看着说是茶叶起源,实际说的却是制茶的源头,识茶种茶和辨茶。茶树的外貌特征花果根,而且还有哪里适合种植茶树,那种土壤利对茶树的生长有利,以及茶树种植和茶叶采摘鲜叶等。

二之具,起初一看以为是讲的茶具,盖碗,茶壶,品茗杯等冲泡茶叶的东西,但是实际上写的茶具是制作茶所用的工具,我们现代做茶人谁能说出各种制茶的工具,并且谁又能清楚的了解制茶每个环节的难点和关键点呢,但是很多年前的陆羽就很了解,这个我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可能觉得有点夸张,我是做评茶员的,就比如美食家想评价一道菜的时候就一定会了解做菜的材料和制作流程,才能做到言之有道,是刀工问题还是火候掌握不到位,还是那种调料问题,如果做不到做菜都不了解,怎么有资格评价菜呢,回到茶上面也是一个道理,如果我连做青和杀青都搞不明白,我怎么会泡好一杯好茶,怎么会评判一种茶,不知道发酵是什么意思,怎么知道茶中青草气从哪里来?

四之器写的茶器方面,古往今来,人们对茶器的钟爱不亚于茶,陆羽是参透了茶器的核心价值,茶器是茶叶生产和品饮的桥梁纽带作用,好的制茶工艺也要有恰当的茶器才能显露,再好的茶叶也需要有茶器才能表现,茶器就是一个显露功夫的舞台,茶器将茶汤忠于原味,有时候有所升华的点睛作用,所以不用单单从美观,造型名家那些角度考虑茶器。

还有一章节写的是九之略,说的是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下,怎么省略复杂的器具和方法饮茶,这个和我们现在社会说的减法生活又相互匹配,当时那个年代陆羽真的太厉害,牛人一个。

图片来自于自在•茶


茶其实就是前期的生产领域后期的文化领域,和作为纽带的茶器领域,构成了茶文化。

茶最强大的作用就是茶汤给人带来的感受,我现在最大的习就是茶汤,能泡上一杯好茶,喝懂一盏茶汤,脱离茶汤而说茶聊茶,就好像脱离宗教谈信仰。

茶没有那么多概念,也没有那么神秘,茶有包容性,它可以包容万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茶汤,所以请先别布置茶桌,也不必添置高价茶具,也不必打坐修茶,先慢慢来……

给别人的茶汤,要冲泡得当,

别人给的茶汤,要品饮明白,

想喝一杯茶,茶器大可不讲究,

懂一杯茶,才会泡出一杯好的茶汤,

身的愉悦,由茶汤负责,

心的愉悦,由茶文化负责,

不苦不涩不是茶,只苦只涩不是好茶。

时间在变,空间在变,唯一不变的也还是只有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大雅还是大俗,以平常心对待,习茶路不是一天可以完成,愿自己能得如我想,习茶归来还是青年。

以上只是看完茶经里一小部分的自我认知,因自己局限性关系,只为大家茶余饭后的消遣,愿能够保持初心做我们当下的自己。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茶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