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诗经·豳风·七月》(三)

“一之日觱(bī)发(bō)”——十一月(冬月)寒风呼啸,发出“毕波毕波”的声音。“觱发”,双声连绵字(双声即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大风吹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象声词。

“二之日栗烈”,——十二月寒风冰凉刺骨。“栗烈”,双声连绵字,现代汉语说“凛冽”,形容寒气彻骨。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衣”与“褐”是指两种不同的衣服。“褐”,粗麻粗毛编织的衣服,是贫苦人穿的衣服。“衣”与“褐”并列,应该是指“褐”以外的品质好的衣服。“无衣无褐”,就是说,好衣服没有,粗布衣服也没有。什么衣服也没有,在这凛冽的冬天,“何以卒岁?”——靠什么渡过这一年呢?

“何以”,“何”这个疑问代词做了介词“以”的前宾语。“何以”即“以何”,“拿什么”、“靠什么”的意思。“卒”,终了。“岁”,年。

“三之日于耜(sì),四之日举趾。”这两句说的是夏历(农历)一月、二月要干什么。

“于耜”,修理农具。“于”,为,修理的意思。一月里修理农具。

“举趾”,“趾”就是脚,举脚,抬脚下地,开始耕地。二月里就要下地耕种了。

“同我妇子,馌(yè)彼南亩。”

《说文解字》:“同,合会也。”意思是会合在一起。“妇子”,妇与子,女人和小孩。

《尔雅·释诂》:“饁,镶馈也。”北宋刑昺《尔雅注疏》:“野馈曰饁。”就是送饭到田野里。

“南亩”,泛指田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南亩”。

“我妇子”,是我家的女人和孩子,还是我、女人和孩子呢?就要看这个唱歌谣的人是谁了。如果唱歌的人是在田里耕作的农人,“我妇子”极有可能是前者;如果唱歌的人是送饭到田地的农人,“我妇子”则可能是后者。南宋理学家朱熹说,“我”是家长自称。那这“家长”是耕田的还是送饭的?

“同我妇子,馌(yè)彼南亩。”——有两种解释:我的女人和孩子会合在一起,送饭到那农田里;我同女人和孩子,送饭到那农田里。

“田畯(jùn)至喜。”农官来到田间,(看到劳动的景象),很高兴。

田畯:职掌农事的官名,又称农正或田大夫。“至”来到田间。“喜”,高兴。

这一段从七月开始说。七月里要入秋了,所谓“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七月流火),过了八月,天就凉了,九月要开始做过冬的衣服了(九月授衣),一个月之后,就是寒冬腊月了,十一月北风呼啸(一之日觱发),十二月天寒地冻、寒气彻骨(二之日栗烈)。这样的寒冷,什么衣服都没有的话(无衣无褐),怎么熬得过这个冬天呢?(何以卒岁?)。

冬天还没有过去,正月也不能闲着,一月要去修理农具(三之日于耜),好在早春二月的时候下田耕种(四之日举趾)。

农人耕田的耕田,送饭的送饭,都在田间会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监管农事的农官来到田间,看到我们努力耕田,心理就高兴了(田畯至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诗经·豳风·七月》(三))